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
作者:袁丽丽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ISBN:978-7-5158-0132-2
作者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夏大地的商海之中浮现出来一大批“草木才子”,他们或崛起于乡土之间,或发迹于街巷之中,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帷幕。数十年间,他们开创了中国经济新的半壁江山,积累了数以千亿计的社会财富。如今,人们称这批人为“第一代企业家”。
万向集团的董事长鲁冠球就是“第一代企业家”之一。1969年,鲁冠球在禁止个人经营的年代,敢为天下先,从钱塘江畔起步,带领着6个农民成立了一个小铁匠铺。历经40余年,他凭借着敏锐的商业触觉、稳扎稳打的作风、寻求发展的闯劲,让这个昔日的铁匠铺发展成拥有100多亿元资产的跨国公司——万向集团。
40年弹指一挥间,民营企业风雨际会,多少山头立起来了,又有多少山头崩塌了。和鲁冠球同时代的商界风云人物,有许多人“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全国最为知名的厂长”步鑫生、“承包国有企业的第一人”马胜利、一度叱咤风云的牟其中、“中国首富村”大邱庄庄主禹作敏……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还在舞台上和鲁冠球同台表演了。但是鲁冠球还在,风吹雨打依然屹立,铸就了一个经营不倒的传奇。在商界,他被誉为“常青树”。即使是现在,他这棵常青树仍然值得很多人学习。近年来,德隆唐万新、红塔褚时健、健力宝李经纬、伊利郑俊怀、国美黄光裕……众多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家相继折戟沉沙,他们的教训,一方面给世人留下了警示,另一方面也彰显了鲁冠球40年“不倒”是多么的不易。
鲁冠球作为中国商界的一棵常青树,他身上记载了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凝重历史和宝贵经验。他的成功让后来人仰慕,所以走近鲁冠球、重读鲁冠球、解密鲁冠球“常青秘诀”成为本书写作的重点。
鲁冠球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对企业家来说,很高的天赋、优厚的先天条件不过是绚烂的瞬间,真正的企业家要用精准的商业触觉和战略赢得创业、经营的风雨变幻,才能缔造出屹立不倒的雄伟。总结鲁冠球长盛不衰的秘诀,可以概括为四个字。
一是“稳”。在万向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稳健。为了保持稳健的发展,鲁冠球提出了“不能随便说超越,要有实力”、“沉住气,悄悄干”、“核算成本,再看利润”、“宁愿做二股东”等经营思路。鲁冠球在重要的会议上不断地重申坚持企业发展要学会乌龟的稳健。他满怀感慨地说:“企业发展慢一点,少失误。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有科学决策,做事不要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一系列稳健的经营思路,使得万向成立至今,没有一个季度发生亏损,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速。这种稳健的发展速度是许多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二是“熬”。万向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磕磕碰碰,鲁冠球也经历了太多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但是都熬过来了。创业初期,为了生存,只能生产其他企业不愿意生产的产品,在夹缝中获得生存。发展过程中,只因是民营企业,他被无情地拒绝上市,他没有放弃,苦苦等待时机,这一等就是7年。7年后,已经头生华发的他带领着万向钱潮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
鲁冠球的成就是熬出来的,这一个“熬”字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忍”,它首先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它体现了鲁冠球的坚韧不拔、奋勇向前和开拓创新,就如同温家宝总理为其总结的十六字精神——艰苦创业、大胆创新、克难攻坚、奋勇向前。“熬”还是一种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在鲁冠球身上还体现在不要去抱怨,要耐得住寂寞,承受得起失败,认准的事情要坚持不懈,是一种扎实工作的态度。鲁冠球说:“只要你尽心、尽责、尽力去做一件事情,别人一周工作5天,而你365天都不休息,别人在过年初一,而你还在接着干,那么你一定能成功。怨天尤人没有出路,消极悲观走向死路。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地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三是“狠”。鲁冠球的“狠”,表现在企业发展中是一种果断,做事不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当机遇出现的时候,万向会像猛虎一样去抢抓机遇。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万向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的几次并购。作为“徒弟”,万向仅用42万美元收购了曾经的“师傅”舍勒公司,这个价格远远低于舍勒最初报出的196万美元;万向还以最优的价格收购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成为海外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民营企业。
“狠”还表现在产品结构中,鲁冠球坚持以实业为主,任何时候他们都要狠抓自己的主业。如今的万向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企业集团,但多年来,鲁冠球没有一刻放弃过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研究,坚持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正因为狠抓实业,以实业为依托,所以万向才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笑到最后。
四是“仁”。仁者无敌,不考虑社会责任的企业很难“常青”。鲁冠球认为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的目标不是唯利是图,企业家的终极理想应该是回报社会。鲁冠球对自己的员工“仁”,明确了“两袋投入”等用人原则。鲁冠球对社会困难群体“仁”,万向成立了慈善基金,并发起“四个一万”工程,每年万向在慈善事业上要花掉几千万。此外,万向在反哺农业等方面的做法,也体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古代帝王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于企业家来说,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也能够长盛不衰。
在走近鲁冠球,解读万向常青秘诀的过程中,我为万向这部“大书”的博大、精深而感叹不已,总觉得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也不可能窥见它的全貌。纠结中,我忽然顿悟了:万向的成功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它得益于改革开放开风气之先的“天时”,受惠于科学发展的“地利”,更来源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和”。应天时,顺地利,求人和,鲁冠球正是从中国古代先哲的经典命题出发,演绎着精彩无比的民营企业发展史。
本书意在通过对中国传奇民营企业家,被誉为“常青树”之称的鲁冠球客观的描述,展示出一个真实、鲜活的优秀企业家,并从中总结出他成功的经验,为所有有志青年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因为万向40多年的发展历史坎坎坷坷、纷繁复杂,以及它蕴含的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再加之作者本身的能力有限,只能窥见冰山之一角,文中描述不免存在纰漏,还望读者予以谅解,并多加批评指正。
在本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