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蜮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的认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鬼蜮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的认识
作者:
林礼明
责任编辑:
王依民
出版发行:
厦门大学出版社 电话:286128
社址:
厦门大学邮政 编码:361005
排版:
福州三星电脑排版有限公司激光照排
印刷:
福建新华印刷厂
开本:
787×1092 1/32
字数:
182千字 印张:9.5
版次:
1993年5月福建第2版
印次:
1993年5月福建第1次印刷
印数:
1—10000
ISBN
7-5615-0609-0/G·81
定价:
5.60元

我生平从未见鬼,也绝不信鬼,但鬼故事倒听过很多,鬼书又看了不少。儿时,夏夜乘凉,老是缠着大人不断地谈狐说鬼;十一二岁开始便废寝忘食地看《聊斋志异》、《子不语》、《谐铎》、《萤窗异草》……遗憾的是“鬼事”懂得虽多,却不会说“鬼话”和出“鬼点子”,因此这几十年活得挺累。
人制造了鬼,却信鬼、怕鬼。这大概和人制造了飞机、坦克、原子弹、毒瓦斯……,对它们的威力既相信又害怕一样。人总是充满自信的,对自己制造的物质或精神产品难免会“敝帚自珍”。要不“自己文章,别人妻子”又作何解释呢?当然,要说清、讲透这些道理完全可以写一篇博士学位的学术论文。我既没有这种兴趣,又缺乏专门知识,注定是不会动笔的了。因此只能作一番不伦不类的比较。
或曰:我们是世界上最相信鬼神的民族。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没有必要自我陶醉或妄自菲薄。因为比我们更相信鬼神的民族还有的是。不过中国的鬼神特别多(这与国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有关);鬼与神的界限又极为模糊,“鬼话”、“神话”究竟应如何严格区分,孤陋寡闻的我至今仍不甚了了。也许这倒可以算是中国的“特色”之一吧。
谈鬼、写鬼不绝如缕。形形色色的鬼都堂而皇之地进入形形色色的文艺作品中充当形形色色的角色。或假恶丑,或真善美。前者则属鬼的本质;后者主要在于说明人不如鬼。中国的“鬼文化”确是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如今“文化”盛行,“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装饰文化”……名目之多实在令人记不胜记。我想在“文化”的大家族中再加上“鬼文化”这个成员还不至于有伤大雅吧!
林礼明君作《鬼蜮世界》一书,让我帮他审稿,这倒真成了名符其实的“先睹为快”。书中旁征博引,对芸芸众鬼作条分缕析;却又要言不烦地加以评述,点晴之笔或褒或贬亦庄亦谐。通读之后,使我这个自幼听熟鬼故事、看烂鬼书的古稀老人,都不得不佩服作者涉猎面之广和写作态度之严肃认真。既然带“文化”的书已出过许多,还拥有不少的读者;那么就让《鬼蜮世界》作为“鬼文化”的论著付梓,我想爱看它的也一定大有人在。
礼明君请我为《鬼域世界》作序,我是不胜惶恐之至。当今有不少作者在出书时总喜欢恳请某位名家代为作序;不少名家也似乎有此“爱好”。我经常把书店中纸色发黄、折价处理的书本打开看上几眼,发现为这种滞销书作序者多是名家。可见一部书能否赢来广大的读者确与有无名家作序关系不大。正因如此,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平民百姓也就敢于放大胆子佛头著粪,胡说八道一番了。
是亦为“序”。
江枫
癸酉春于福州
东京迪斯尼乐园的“鬼屋”
(自序)
我曾有幸到日本东京迪斯尼乐园的“鬼屋”一游,目睹“鬼”之形状,耳闻“鬼”之哭笑。那情景,着实令人可怕。
进“鬼屋”前,先是走进能容一二十个人的圆形电梯室。我们看到,壁上挂有一幅欧罗巴人种的中年男性肖像。电梯门一关,灯光就熄灭了,唯有那肖像的四周发出惨淡的光。随着电梯室南上升,那残光也慢慢减弱,肖像也随着变化,从中年到老年,从丰腴到消瘦,从精神到憔悴,继而双颊和双眼眶凹陷,头颅光秃,皮肉全无,成了一具骷髅。与此同时,广播喇叭用英语和日语解说每个人从生到死以至到阴间的大致过程。
走出电梯室,就是更为阴森恐怖的“鬼屋”了。昏暗中拾级而上,突然,石径旁冒出两具无身老人头颅,向你哈哈哈地点头狂笑,一声比一声放荡。我们在惊恐中避开了他们,小径的另一旁忽又冒出数具老媪的头颅,向你嘎嘎嘎地怪笑,比哭声更难听。石径两旁就这样轮番出现怪模怪状的鬼:或有首无身,或有身无首;或披长发,或吐长舌;或巨大或细小。狰狞狎亵,哭声凄切,笑声淫荡……
游者在恐惧中摔倒了,刚爬起来,抬头又见在暗空中飘荡着的众多鬼怪,其身有长有短,其腰有粗有细,其首则五颜六色,或目大如鼓,或嘴阔如盆。有的大耳抖动,有的长长的黄牙叼着鲜血淋淋的人头,有的双鼻喷出浊水,有的尖嘴吐着红血……突然间,它们向你飘来,缠绕在你头上;顷刻间,它们又飞逝而去,留下男鬼们和女鬼们的狎戏声和吵闹声。
这就是人死后成鬼的生活环境吗?令人作呕,令人目眩心怖!可能“鬼屋”的设计者预想到观鬼者此时此地已难堪鬼子们的恫吓,在你进退忧疑之际,当代“文明”送到你面前:一人一张靠背座椅成线摆开的电梯出现在你面前,让你坐上去。电梯缓缓流动着,忽高忽低。你坐着,在“鬼屋”里兜圈子。目触耳及的,仍旧是鬼形鬼声。鬼影幢幢,鬼声凄凄。群魔乱舞,丑类横行。魑魅挡道,魍魉拦空。鬾在戏耍,魃在施令,□

在叫嚷,
在肆虐,妖怪在胡闹。“鬼屋”,人的智慧、庄严和高尚在这里已荡然无存。人制造的鬼在统治着这个世界,并且在捉弄着人。
怪不怪,走出“鬼屋”,虽然相当长时间还心有余悸,更多的却是好奇心得到满足的愉悦。我想,《西游记》(第十一回)的李世民、《聊斋志异》的刘孝廉(《三生》)、李中之、张生(《阎罗》)、华公(《丰都御史》)都曾到冥界游历一番,看到冥界的情状,这些文学作品的丰富想象(幻想)现在竟然成为“现实”。我也竟在冥界里看到各种鬼。冥界与阳界竟如此接近,咫尺之距,伸手可触。
游览“鬼屋”的人不绝如流水。人就是这样,自己制造了鬼、讨厌鬼和害怕鬼,却又需要鬼,喜欢鬼?喜欢让鬼捉弄,有的拜倒在鬼魂的脚下,匍伏着让鬼当牛马一样驱使。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者恐怕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别出心裁地营造了这个“鬼屋”(日本的迪斯尼乐园是购买美国迈阿密迪斯尼乐园的技术专利建立起来的,但日本人又加以创新,增设这个“鬼屋”),招徕观光者。果然门票收入日增一日 ............

书籍插图:
书籍《鬼蜮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的认识》 - 插图1
书籍《鬼蜮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的认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鬼蜮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的认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