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系列教材•PLC技术应用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PLC技术应用

前 言
项目一 PLC在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项目二 CX-Programmer编程软件的应用
项目三 PLC对机床控制系统的改造
项目四 信号灯控制系统
项目五 送料小车控制系统
项目六 搬运机械手控制系统
项目七 四层电梯控制系统
项目八 网络系统
项目九 亚龙YL-235型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近年来在政府推动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刺激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又为高职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然而,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建设起大量被称为“高职”的院校,却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真正的高职教育,如何凸显特色已成为困扰高职发展的重大课题。
高职发展已由规模扩充进入了内涵建设阶段。内涵建设既需要理论支持,又需要时间积淀,但积极的探索与行动总是有益于这一进程的。已形成的基本共识是,课程建设是高职内涵建设的突破口与抓手。加强高职课程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如何让高职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在传统学科知识的学习方面,高职生是难以和本科生相比的。因此,如何开发一套既适合高职生学习特点又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的课程教材,是高职课程建设面临的另一重大课题。
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能综合反映高职发展多种需求的课程体系,必须进一步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其课程内容的性质及组织框架。为此,不能仅仅止步于“高职到底培养什么类型人才”的论述,而是要从具体的岗位与知识分析入手。高职专业的定位要通过理清其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来解决,而其课程特色应通过特有的知识架构来阐明。也就是说,高职课程与学术性的大学课程相比,其特色不应仅仅体现在理论知识少一些、技能训练多一些,而是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重构其知识体系的结构。我们认为,项目课程不失为一个有价值与发展潜力的选择,其历史虽然久远,却可以被赋予新的内涵:
(1)能力观,即项目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现有高职课程基本上还是知识体系,极少体现这一目标。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不能只是口号,而是要在各个环节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课程。比如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指出预期学生“能够(会)做什么”。能力也不同于操作技能,职业能力更加强调的是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2)联系观,即要把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作为重要课程内容。职业能力的形成并非仅仅取决于获得了大量理论知识,如果这些知识是在与工作任务相脱离的条件下获得的,那么仅仅是些静态的知识,无法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只有能在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复杂联系的人,才可称为具有职业能力的人。可见,项目课程并非如通常所设想那样只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是建立在职业能力形成的联系观基础之上的。
(3)结构观,即强调对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包括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组织结构,因为知识也是影响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课程体系结构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工作体系结构,内容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组织关系,其获得的基本手段是工作分析。
(4)综合观,即综合运用相关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但项目课程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它也更关注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
(5)结果观,即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这种“完整性活动”,学生可获得有工作意义的“产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教材是课程理念的物化,也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项目课程的理念要大面积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活动,必须有教材作支持。基于这一设想,我们自2004年起,一直致力于与高职院校及教师合作,开发出能体现上述的项目课程理念、符合高职教育水准及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以期对我国高职发展作出贡献。这些教材力图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其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每个项目的学习都要求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为此,有必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可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开发新教材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验性地进行教学尝试。结果表明,尽管要全面实施项目教学在目前还存在一定困难,如教师能力、实训条件不足等,但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有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学会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只要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其中的许多问题是不难克服的。今后,我们将深化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为项目课程实施提供详细案例,同时开发教学辅助材料,以更好地促进项目课程的实施。
由于项目课程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和传统教材相比差别很大,因此其开发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为了使得这套教材更能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所有编写任务均由高职教师承担,他们为这套教材的成功出版付出了巨大努力。倍感欣慰的是,参与这个项目的高职院校对我们的工作都非常支持,他们不仅组织了大量精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开发,而且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优越条件,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要取得这些成果是难以想像的。在此,还要感谢编委会专家对这个项目的热心支持与精心指导。
实践变革总是比理论创造复杂得多。尽管我们尽了很大努力,但所开发的项目课程教材还是非常有限的。由于这是一项尝试性工作,在内容与组织方面也难免有不到之处,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但我们坚信,只要不懈努力,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一定会实现这一目标。
石伟平 徐国庆
2009年11月于华东师范大学
前 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

书籍插图:
书籍《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系列教材•PLC技术应用》 - 插图1
书籍《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系列教材•PLC技术应用》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系列教材•PLC技术应用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