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站在主体间性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的深层互动,并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的实践路径。
本书的研究具有双重内涵: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即从什么角度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探索和回答?并力争从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统一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辩证统一出发,来研究“是什么”“为什么”,以及“何以可能”等问题,以揭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问题的研究,即面向新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在主体间性的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怎样设计,或者说应当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的交往和交往品质、政治觉悟和法律意识、道德水平和人格境界向更高层次跃进。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居峰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清华汇智文库)
ISBN 978-7-302-41980-8
Ⅰ.①高… Ⅱ.①居… Ⅲ.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Ⅳ.①G6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63290号
责任编辑:
刘志彬
封面设计:
汉风唐韵
责任校对:
宋玉莲
责任印制:
宋 林
出版发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
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
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
100084
社总
机:
010-62770175
邮 购:
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
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
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刷
者:
三河市君旺印务有限公司
装订
者:
三河市新茂装订有限公司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
170mm×230mm
印 张:
11.75
插 页:
1
字 数:
193千字
版 次:
2015年12月第1版
印 次:
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
印 数:
1~1500
定 价:
58.00元
产品编号:066801-01
前 言
Foreword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凸现出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严格来说,主体间性范畴正式成为哲学话语,肇始于胡塞尔(E. Husserl)的现象学哲学,以后开始成为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语言分析哲学、社会学一般理论关注的主题。”其中,尤以哈贝马斯(J. Habermas)在其“交往行动理论”框架下描述的主体间性最为典型。国内哲学界目前对主体间性概念的理解还很不统一。较有代表性的观点除“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外,还有“主体间性是指交往过程中所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统一性关系”“主体间性是‘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到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即‘主体—主体’关系中内在的性质”“主体间性是主体与特殊客体(主体)之间的通融性”“主体间性实际上是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主体性”等观点,基本上可概括为主体间的关系属性说、主体间的关联性、特殊主体性说。
站在主体间性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的深层互动,乃是本书的逻辑切入点。本书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的关系,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并结合高校特点和实际情况,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问题,探索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的实践路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处主体间的意义关系,通过对话与理解,得以不断提升的交往实践活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它是一种与单子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截然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是对传统的单子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与超越。基于对“主体间性”的理解,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中,和谐共处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共同作用于教育客体而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关系属性,是研究和规范一个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思想政治受教育者主体)相互作用的。
本书从理论层面集中阐释主体、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诸概念范畴,深入考察了主体间性形成的理论来源,特别是围绕马克思交往理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进行展开,并从“关系中的人”“对话与理解”“交往实践”三重维度进一步阐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途径。
针对高校,本书系统考察了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路径转向和基本特征三方面内容,从实践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尝试建构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特别是围绕目标体系、原则、条件、问题来分析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系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与教育方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交往关系”三个方面展开实践路径的探索。
本书将历史研究与现实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宏观的系统研究与微观的互动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来考察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生成和实践模式。概括地讲,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理念,立足于社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通过师师、师生、生生、职工学生主体间平等、互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