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1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苏鸿 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ISBN 978-7-5675-0678-7
Ⅰ. ①高… Ⅱ. ①苏… Ⅲ. ①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Ⅳ. ①G424.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97835号
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主编 苏鸿
责任编辑 吴海红
责任校对 高士吟
装帧设计 卢晓红
出版发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200062
网址 www.ecnupress.com.cn
电话 021-60821666 行政传真021-62572105
客服电话 021-62865537 门市(邮购)电话021-62869887
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校内先锋路口
网店 http://hdsdcbs.tmall.com/
印刷者 浙江省临安市曙光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 787×1092 16开
印张 16.5
字数 361千字
版次 2013年7月第1版
印次 2013年7月第1次
书号 ISBN 978-7-5617-0678-7/G·6454
定价 29.00元
出版人 朱杰人
(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请寄回本社客服中心调换或电话021-62865537联系)
序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的研究正日益受到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因为课堂是教师最熟悉、最经常,乃至最重要的工作与生活的场域,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只有借助课堂才能真正地落实。可以说,只有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真正的、实质性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实现。由此可见,“课堂”的研究、“课堂”的变革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检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试金石。
在有关“课堂变革”、“课堂研究”的教育文献之中,“高效课堂”受到了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重视,是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重大教育课题。本书拟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主线,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剖析。
我们认为,“高效课堂”的研究首先需要在研究思路上进行拓展和创新。在本书中,我们试图从先进理念的引领、课堂系统的优化、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侧面来深入地剖析和诠释“高效课堂”。
首先,高效课堂研究应该强调先进理念的引领。我们认为,“高效课堂”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高效课堂内涵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在传统教学理论中,“高效课堂”可能会更多地指向教师讲授的高效,但是在今天强调学生主动性的时代背景下,高效课堂却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紧密相关。因此,在界定“高效课堂”时,我们需要不断地返回到时代精神之中,用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来诠释课堂,而不能禁锢于陈旧的理论视野之中,用过时的理论来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
其次,高效课堂研究应该关注课堂系统的优化。课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生成的系统,因此课堂教学的追求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最优”。我们研究高效课堂,其目的不是去构建一个普适性的、通用性的教学模式,而是引导教师们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和创生最优化的教学设计。例如,说课活动就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有个人说课与集体说课、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整体说课与专题说课,等等,每种说课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优势,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教育情境来选择性地运用。
第三,高效课堂的研究应该聚焦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主要中介,因此课堂教学研究应该落实到教师最日常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美国当代管理理论大师阿吉里斯曾经用“使用理论”和“信奉理论”两个不同的概念来区分人们的“行为”与“认识”之间的差距。阿吉里斯指出,人们口头上陈述的往往是自己的“信奉理论”,而事实上指导他行动的却是“使用理论”。举例来说,很多教师都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表示认同,但是在真实的课堂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却仍然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这就启发我们,高效课堂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观念的认识,而应该外化为教学的行为。沿着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流程,我们抽取了教师最经常的五种教学行为进行逐一的解剖,即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这五个环节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五项基本功,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基本形态。只有结合这些具体的教学环节展开剖析,高效课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主题,对教学活动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深入的诠释。其中,比较核心的一些观点和想法概括如下:
备课,在研究中预设教学的曲调。备课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预设,这种预设不仅仅凭借着教师的经验与阅历,更是基于对教学活动的科学研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自身实际等复杂的教学要素,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这个过程蕴含着教师的研究、思考与实践智慧,因此,我们把备课看作教师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备课的内容也需要不断地拓展与创新。例如关于课程标准的研读、学生需要的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学习方案的生成等都是当代备课研究应该关注的重大课题。
上课,在过程中彰显智慧的力量。上课即教学的过程,上课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与把握。在我们看来,上课的过程蕴含着教师课堂教学的复杂技能(例如讲授技能、提问技能、倾听技能、板书技能,等等),同时也彰显着教师教育实践的个性化智慧。我们经常说,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学技能反映着教学作为科学的一面,而教学智慧则展现着教学作为艺术的一面。因此,高效的上课既需要教师专业化的行动策略,也需要教师个性化的教育智慧。另外,无论是上课的行动策略,还是教育智慧,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例如,过去我们比较重视教师“教”的策略,而今天则更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比如倾听策略、点拨策略、激励策略,等等。即使是传统的讲授策略,今天也需要面临着“如何精讲”的崭新课题。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