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夜与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香港电影夜与雾
创意是这样炼成的
汤祯兆
浙 江 大 学 出 版 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香港电影夜与雾/汤祯兆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
ISBN 978-7-308-09645-4
Ⅰ.①香… Ⅱ.①汤… Ⅲ.①电影评论-香港 Ⅳ.①J905.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22297号
本书由作者授权出版。
浙江省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11-2012-39
香港电影夜与雾
汤祯兆 著
责任编辑 赵 琼
文字编辑 刘 逸
装帧设计 未 氓
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
(杭州天目山路148号 邮政编码310007)
(网址:http://www.zjupress.com)
排 版 北京京鲁创业科贸有限公司
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890mm×1240mm 1/32
印 张 8.625
字 数 188千
版 印 次 2012年4月第1版 2012年4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308-09645-4
定 价 32.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
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0571)88925591
目 录
序一 娱乐背后
序二 导演和影评人的若即若离
序三 无人之境
新世纪补完计划
四人青春行
兵贼难分的青春
明星梦里人
离岛青春
运动不来的青春
谭门青春
方育平如何走过新浪潮
许鞍华电视电影论——冷静的影像格调
消失了的刘镇伟
阮世生的修补缺憾情意结
桂治洪的2009接受历程
桂治洪的泄愤历程
在“后我的机器人女友”时代重省《追击八月十五》
韦家辉的自杀装置札记
乌托邦在何方
两代之间的沟通密码
“出师未捷好回乡”的逆向想像
《麦兜响当当》为何要有熊宝弟弟?
《神探》中的杜韦光芒
谁亏待了刘镇伟?
王家卫的赏味限期及其他
由《十月围城》到《锦衣卫》
如何在港产武打动作片的脉络中看《叶问2》
共犯江湖的思考——由《剑雨》到《武侠》
关于《岁月神偷》,还可以说什么?
《人间喜剧》香港味的复杂性
我们从葛优身上看到什么?
想像舒淇,讨好自己
《夺命金》的虚实交错结构
云霄现场
2007港产贺岁片的回顾
香港电影2009年回顾思考
香港电影的纯爱根源
电视演技vs电影演技
喜剧模式的反思
由《海角七号》引申的港台对照
想一想电影奖
由专业性的迷思想起类型窄化
时代活力重临
寻找在非黄金档期入场看港产片的理由
情侣吵架的电影学问
纪录片在香港
香港精神观下的金像奖年代
给他们一个机会
原地踏步的《金瓶梅》
詹瑞文的名师假象
《烈日当空》需要文隽
《音乐人生》的香港悲情
《前度》的前身
擂台的异代打法
唤醒沉睡之灵魂——郭子健刍议
由薛凯琪到张学友
以柔制刚的魔法
《因囡》的其他可能
骑劫风不可长
《墨绿嫣红》的冷然凝视
如何理解“视觉过剩”?——以黄精甫为案例分析
Cult film的前世今生——由《维多利亚壹号》或《复仇者之死》谈起“纯真cult”与“故意cult”
《一国双城》的擦边球美学
书中自有光影梦
给刘德华一个机会
危险经已在前面
成龙的复制术
《我是一个演员》的暧昧
明星书写第一人
徐克的节奏
动作片无疆界
张国荣的阴影价值
由《银幕暴力》看《黑社会》
假面的告白——王晶《少年王晶闯江湖》
后 记
序一 娱乐背后
汤祯兆写我的电影,给我两种感觉,一是一矢中的,二是恍然大悟。
我拍的多是娱乐为包装的电影,大概作者心态作祟,总会隐藏着某些弦外之音,或自己喜欢的主题,希望在娱乐观众之余,也保留着一点点信息,让肯动多余脑筋的人去发现。
阿汤的影评总是能一矢中的,指出这内藏的东西,笔锋如强心利箭,不只正中靶心,还有一定的穿透力。
创作人都有率性的一面,我手写我心,除了早定下的主题外,大部分细节并非理性安排,很多时候靠感觉,觉得应该如此便如此,我称之为“感性逻辑”,与“理性逻辑”截然不同。
阿汤的文章,可以令电影作者恍然大悟,明白自己的作品反映出怎样的一个自己。
《香港电影夜与雾》在内地出版,可以让更多内地观众对香港电影多一个层次的认识,消弭一些误解。
香港导演及编剧 陈庆嘉
序二 导演和影评人的若即若离
导演之所以是导演,其原因在于他们拥有看事物的一种角度,而一种角度难免主观,盲点亦同时存在。再者,人的精神和时间极为有限,一个导演要成功以声画传达内心感受,其实经已心力交瘁,加上“亲生骨肉永远是最好”的心态,要求导演客观审视个人作品的社会意义或电影历史的位置,几近是件不可能的任务。故此,导演需要影评人。
现今网络科技发达,谁都能轻易通过互联网发表文章,网民看毕电影,自由随性发表个人喜恶的观后感,给电影评分“打星星”,然后吸引其他网民对楼主的文章留言、赞好,容易让人误以为电影评论就是这么一回事,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个影评人。话虽如此,这些文章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对我这个拍电影的人,因为拍电影本身是为着与外界沟通,凡认真看过我电影的观众,在网上发表观后感文章,相对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更能让我清楚知道电影与观众的沟通是否如我所预期。但无论如何,他们绝非真正的影评人。
在我心目中,真正的影评人是必须对社会学、中外历史、跨艺术领域的知识有相当的修为,就算未达至这个境界,也要把所属范畴里的电影都看过来,然后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并推论出合乎逻辑及完整的论述,这是非得花上三船五车的血汗工作,可是世界从来就是屁股粘在椅子、下苦功的人少,脚踏衣香鬓影红地毯、拉关系、走捷径的人多,就算是国际大影展上也会有些糊里糊涂的人当上评委。做一个真正的影评人并非易事。
拜读汤祯兆先生的《香港电影夜与雾》,我认为他是位真正的影评人。
就说当中三篇关于我电影的文章。在关于《音乐人生》的一篇,作者清楚点出香港电影缺乏对中产阶级描写的作品,令我思考自己接下来能否多做一些这方面题材的片。看完《墨绿嫣红》的评论,汤先生帮我梳理了自己对青春这个题材的看法,同时我进一步想自已作为一个中年人去拍有关青春电影,优劣所在之处。《一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香港电影夜与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