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最好的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Contents
第一篇 话说药食同源
话说药食同源
话说饮食调理
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话说药食两用
学会药食两用,呵护美好人生
第二篇 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
植物类(花、果实、根茎、全草、皮、叶、种子、其他)
1 花类(共7种①)
① 注: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槐花、槐米分列
2 果实类(共23种)
3 叶类(共3种)
4 种子类(共19种)
5 根茎类(共13种)
6 全草类(共9种)
7 皮类(共3种②)
② 注: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橘皮、橘红分列
8 其他类(共3种)
动物类(共6种③)
③ 注: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中,乌梢蛇、蝮蛇分列
附录
1.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
2.药食两用小词条解读
3.涉及医书简介
索引
1.常见病食疗验方索引
2.身体机能保健食谱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李蔓荻 中药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发表中医药和中医养生等方面科普文章百余篇,已出版著作有《健康滋补系列丛书》(包括《素炖补100锅》、《汤补100锅》、《粥补100锅》、《月子补100锅》)、《家常饮食宜忌》、《中医是本故事书》和《中华茶饮养生大全》等。
靳婷 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临床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从事医疗、保健相关媒体编辑工作十余年,出版有《会吃的宝宝最聪明》等著作。
食物是最好的药
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
李蔓荻 靳 婷◎编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李蔓荻,靳婷编著.—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1
ISBN 978-7-80251-265-8
Ⅰ.食… Ⅱ.①李… ②靳… Ⅲ.食物疗法 Ⅳ.R24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07059号
本书版权由金城出版社独家拥有。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
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复制或抄袭本书的任何部分。
版权所有©2010金城出版社 侵权必究
食物是最好的药:细说国家卫生部推荐的87种药食两用食物
作 者 李蔓荻 靳 婷
责任编辑 王景涛 余 莹
开 本 710毫米×1000毫米 1/16
印 张 18
字 数 290千字
版 次 2010年3月第1版 2010年6月第2次印刷
印 刷 北京燕旭开拓印务有限公司
书 号 ISBN 978-7-80251-265-8
定 价 29.80元
出版发行 金城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1区37号楼 邮编:100013
发行部 (010)84254364
编辑部 (010)64222699
总编室 (010)64228516
网 址 http://www.jccb.com.cn
电子邮箱 jinchengchuban@163.com
法律顾问 陈鹰律师事务所 (010)64970501
第一篇>>话说药食同源
话说药食同源
对于生活在现今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极其丰富的社会的人们来说,古老的中医理论和方法几乎淡出视野。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崇尚和回归,传统的中医学,尤其是中医的饮食养生理论再一次焕发出它不可掩盖的光芒。人们对食物的关注,也从亘古蛮荒、茹毛饮血时代的果腹充饥,上升到当下既追求食物的色、香、味、美,更注重食之有益。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大家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修务训》上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知避就,就是懂得百草的基本性能及有毒无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因此,很多学者也把这看作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思想——“药食同源”的最早缘起。自燧人氏之后,人类学会了用火,开始进入熟食时代,烹调加工技术逐渐发展起来,食物与药物开始有了分化。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它创立了食物五味的概念、与五脏相关的理论、食物五类的划分原则以及药食配制的原则与禁忌。《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这里主要指食物。食物也和药物一样,具有辛、酸、甘、苦、咸五味,它们与五脏有着相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五谷(麦、黍、稷、稻、豆)与五畜(鸡、羊、牛、马、彘)均有其性味特点,分别与五脏功能相关,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味酸……其畜鸡,其谷麦。”中医理论认为,相应性味的畜谷对脏腑具有促进和维护作用。
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五味合于五脏,也就可能损伤、损害五脏。《素问·五脏生成篇》具体论述了“五味之所伤”:“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伤心);“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伤肺);“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伤肝);“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伤脾);“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伤肾)。由于五脏与五味的相应,又可以通过五味之间的生克制化来治疗调整病态,所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等。而五味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所谓“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运用时当扬长避短,以免贻害。《黄帝内经》还特别提到,治病要“调食和药”,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在《黄帝内经》诞生的时代,帝王宫廷中也出现了文字记载最早的医官——“食医”,《周礼·天官志》明确规定了食医的职责是调配帝王的“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可见,食医既是掌管食物的医官,也要懂得运用具有预防治疗作用的膳食为帝王调摄健康。从《周礼》强调的“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知药与食结合是当时治病养生的重要流派。《礼记》中提到的药食调配的四时运用原则,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是对“药食同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记载了一些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食物是最好的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