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营销_娃哈哈中国最成功的实战教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封面
目录
1.首度超过可口可乐
2.在质疑中高歌猛进
3.营销的困局
4.营销的价值
引子
1. 生逢1987:“企业家经济”年代
2.太阳神: “双子星座”的另一半
3.远离狂暴重建信用
营销档案太阳神的营销失误
营销案例娃哈哈营销策划六案
营销观点 “战略转型点”在哪里?
引子
1.与消费者零距离
2. “偏执”的广告轰炸
3.品牌延伸之辩
营销档案一20年经典广告歌曲回放
营销档案二本土品牌进化路径
营销观点中国品牌九大误区
引子
1.让营销链中的每个人都有钱赚
2.150000∶2000,营销需要多少人?
3.如何让营销更安全?
4.中国最大的“营销梦”
营销调查零售店老板为什么推介你的商品?
营销案例宝洁的“中国乡镇战略”
引子
1.一江春水向西流
2.市场份额与利润:一个都不能少
3.握紧成拳的“计划经济”
营销案例肯德基在中国如何“跑马圈地”
引子
1.沉重的国货
2.娃哈哈的“四项基本原则”
3.各得其所的“双赢”
营销案例百事可乐遭遇四川“地震”
营销档案大趋势:国际跨国公司重心移向中国
引子
1.“热烈欢迎乐百氏”
2.“奶水”战神州
3.经典的营销“消耗战”
4.一言难尽达能“缘”
营销档案一 “乐百氏”三易其主
营销档案二乐百氏为何全线受挫?
引子
1.从“可笑”到“可乐”
2.从民族大旗到跟进策略
3.农村包围城市
4.一场成熟企业的“绅士游戏”
营销档案可口可乐成功宝典
营销案例可口可乐的经销商策略
营销观点商战不是战争
引子
1.惊变
2.究竟谁穿了皇帝的新衣?
3.策划为什么?
4.解读中国企业的“第三名”现象
营销案例农夫山泉的营销困境
营销观点中国企业是经营还是操作?
引子
1.业界大变天
2.四个“火枪手”
3.“三全战役”
营销案例“幸运”的冰茶
营销观点科特勒眼中的“2005年营销”
后记
参考文献
1.首度超过可口可乐
满天星斗,一眉弯月。已经是午夜了,我们谈兴犹浓,于是一呼而起,驾车出了宾馆。
这里是浙江省与江西省交界的上饶市,一个正从沉寂走向繁华的老城。尽管子时已过,万籁俱寂,然而,市中心喷泉广场的边上还一排溜地摆着几个热气腾腾的小吃摊,那些在PUB里玩得尽兴的青年们把这里当成了一日游戏的终点。我们找个座位坐下,随意地点了一些米线和卤肉。老板娘很是热情,问我们还需要什么饮料。
“来一个大瓶可乐吧。”有人提议说。
“好嘞。”爽快的老板娘转身把一个大瓶搁在了桌上。
“老板娘,我们要可口可乐。”有人说话了。
“可口可乐?我们没有……”
“那就百事吧。”
“百事?也没有。”老板娘一边抹着桌子一边说,“我们这里只喝非常可乐。”
后来才知道,2002年,在整个江西境内,你无论走进哪个食品店买可乐,老板第一个拿出来的往往是非常可乐。我们经过十多次的试验,确定这是事实。可口可乐在江西的销量一直上不去,而百事可乐在江西还建有灌装厂,可现在它们加起来的销量还比不过非常可乐。
这是江西省独有的吗?一开始我们想一定是的。然而,随后的几个月,在山东、河北、四川以及西北诸省的一些地方,我们一次次地遭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的惊讶渐渐变成了好奇,好奇变成了一次颇有趣味的市场研究。
此刻,就在这部书稿行将完成的时候,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传来了2002年上半年的全国饮料产量统计表,各大品牌饮料的总产量均清晰在册。我们读到了这样一行数据:娃哈哈,183万吨,同比增长16.7%;可口可乐,161万吨,同比增长13.8%;百事可乐,76万吨,同比增长22.01%。
比可口可乐多22万吨!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中国饮料企业的总产量超过可口可乐,也是可口可乐第一次在全球主要消费品市场上落后于当地饮料品牌。不知道这份报告公布的时候,会不会影响可口可乐在美国股市、达能集团(娃哈哈的合资方)在欧洲股市上的股价。
1978年,当中国告别十年浩劫,刚刚打开国门的时候,可口可乐便在第一时间来到了中国,从此这罐褐色饮料便貌似谦恭实则雄心勃勃地在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扩张蔓延。而今天超过它的娃哈哈却整整晚了十年才呱呱落地,在14年后才做出第一罐饮料——而且是100毫升装的儿童果味饮料。
我们收到这份传真时,竟一时相向无言,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们一直在研究中国消费市场的运作形态与表现规律。中国的市场实在太大了,东西横跨上万里,南北温差50℃。就人口而言,它是美国的4.8倍、日本的10倍、法国的21倍。一个市场,辽阔到了像中国这样的疆域,没有了可以考量的参照,没有了可以格式化的消费群体,往往使试图征服它的人们有一种无从着手的彷徨,有时候便会失去挑战的勇气。
我们常常听经营者作这样的设想:如果每个中国人都买一件我的商品,它就卖疯了。
在过去的20年里,让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3个,恰巧娃哈哈就可能是其中的一个。
如果现在,你同时派人去东北的长白山天池、西北的阿尔泰山麓、东南的海南岛丛林、西南的青藏高原,你随便走进一间鸡毛小杂店,然后把所有的商品目录都抄下来,你会发现,重复出现的品牌不会超过3个。
恰巧娃哈哈就可能是其中的一个。
很显然,娃哈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生动、真实而多元化的营销标本。
事实上,我们追踪这家企业已经长达12年之久,当第一次接触娃哈哈的时候,它还是一家刚刚为人瞩目的校办企业。工厂在杭州市东部清泰立交桥下的一个合围式的楼里,车间不大但很清洁,门口常常排满了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运货卡车。它只有一个百来平方米的中转仓库,生产出来的产品几乎刚下生产线就被拉走了。那时,它生产的是一种“儿童营养液”,“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刚刚唱遍全中国。
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中国经历了一个激情、暴利与非理性相互包裹的创富时代。娃哈哈与所有同时代的企业一样,饱受宕荡,历经风云,由一间不起眼的校办工厂渐渐壮大成了中国最大的饮料食品企业。到2001年,它全年度销售的饮料总量超过150亿瓶,也就是说,每年全国每人平均至少要消费10瓶以上的娃哈哈饮料。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的记录。
然而,娃哈哈让人感到 ............

书籍插图:
书籍《非常营销_娃哈哈中国最成功的实战教案》 - 插图1
书籍《非常营销_娃哈哈中国最成功的实战教案》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非常营销_娃哈哈中国最成功的实战教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