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文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脱腔
文化不是味精
威尼斯日记
棋王·树王·孩子王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遍地风流
常识与通识
脱腔
阿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脱腔/阿城著.—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
(阿城文集)
ISBN 978-7-5399-9054-5
Ⅰ.①脱… Ⅱ.①阿… Ⅲ.①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43679号
书 名
脱腔
著 者
阿 城
责任编辑
黄孝阳 汪 旭
出版发行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社地址
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
出版社网址
http: //www.jswenyi.com
经 销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印 刷
鸿博昊天科技有限公司
开 本
880×1230毫米 1/32
印 张
11.5
字 数
220千字
版 次
2016年3月第1版 2016年8月第3次印刷
标准书号
ISBN 978-7-5399-9054-5
目录
《华夏人文地理》卷首语系列
普及是有力量的
文化的共生
独立的眼光
路的魅力
自发的人文源泉
因为与人有关
感同身受
帝王的观照
活的楚文化
关于汉字的思考
京剧与生活方式
盐的启示
阅读
苗族传统图案与上古文明
[附1]洛书河图,关联贵州的另一个文本释读
[附2]《长江日报》专访
《中国现代小说选》意大利文版序
金瓶梅词话
侠的终结
张北海《美国邮简》序
唐诺《尽头》序
朱天文《炎夏之都》序
朱天心《古都》序
小学的体温
《爽》繁体版序
[附]《爽》简体版序
海上文存
语言,社会的舞动
检阅《北京病人》
实话实说不容易
《人物》序
如果你会读出声音的话
关于钱德勒
诗与歌的不同
轻易绕不过去
刍狗年代
评审感言
征文阅读心得
附录·谈话
与查建英对谈
与陈村对谈
与登琨艳对谈
与孙良对谈
与宁财神、赵波、俞白眉对谈
与赵波对谈
答客问
古本与雕版
我最感兴趣的永远是常识
大家对我有误解
谈王朔
返回总目录
《华夏人文地理》卷首语系列
普及是有力量的
一种冠状病毒造成非典型性肺炎,成为多半年来的世界性事件。这其中的一切专业研究,从一开始就被强烈地要求向民众普及。当我们从普及的范畴有所了解之后,社会性恐慌才会有所克服。
普及是有力量的。
说到普及,像《华夏人文地理》这一类的杂志,承担的就是普及。普及是很专业的事情。
不妨举个例子。哈佛大学地质学教授史蒂芬·古尔德是学养颇广的学者,但一般人对他的熟悉,是因为他的科普专栏。说是科学普及,其实历史人文等等内容,都引人入胜地纠合在一起。他的文章合集、专书,是畅销书、长销书。另外,他是纽约洋基棒球队的球迷,所以他的文章中的棒球例子,总是精彩,准确,有趣,醒脑。
对于国内,我只有一个问号。
我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过一个小课程,其实就是和科学家们围成一圈儿坐着聊,目的是引起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用文字向一般人说得有趣、准确的兴趣。
大概念的西方的科学家,都将向一般人(包括儿童)讲述自己专业领域的事视为责任和义务,请他们来讲是很容易的事。
同时,听懂他们也是很容易的。李政道到北京,有讲演,有人以为听不懂,结果听了不但懂,而且还发生了疯狂的兴趣。而李政道只不过做了他有义务做而且高兴做的事情。
如此做,我们才能提供给读者有质量的“猎奇”。
如此做,环球的,华夏的,人文的,科学的,等等,才能由读者传播出去。若读者身为父母,也就会在孩子的情感世界里种下许多种子,难道还要我再讲什么人才、发展、希望、素质等等之类吗?不必了。
《华夏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
文化的共生
以人文地理为视角的专题,或特写,或专访以及等等文字,如果找到时尚的话题(其实常常不需要找,社会会自动提供),应该是很好写的。趋同或有意逆反,都会有不错的反应。
不过如果深看一层,则上面所说的趋同或逆反,完全不在焦点上。
近十多年来,对生物演化(演化和进化,都是evolution的中文对译,但“进化”暗中导致我们对人类自身认识和对文化的认识产生不少误区)的研究成果,除了DNA大名鼎鼎,“共生”的重要却被大多数国内的人忽略甚至不知道,于是在这里稍加介绍。
其实阅读本刊的读者或许都能够想起来,我们在初中的生物课中学过共生,最普通和能直接观察到(对不起,在杀虫剂大量使用的今天的城市中,我不敢保证)的例子是蚂蚁和蚜虫的共生关系。蚂蚁保护蚜虫,为的是蚜虫分泌的蜜,而蚜虫因此而免遭天敌瓢虫的的捕食,这是著名的双利共生。单利共生则有小鱼靠吸盘附在鲸的身上旅行寻食,而鲸无所谓受损害,还有犀与犀鸟的关系等等。我们现在不将麻雀视为四害之一,因为发现它们与我们有共生的关系。
但是深入到生物演化这一层次,我们发现从细胞到复杂生物产生,共生关系是关键之一,只不过其中的痕迹不容易发现。其中对线粒体(关心DNA知识的人应该知道线粒体,不知道没关系,我现在转告你)的研究,是比较著名的例子。
线粒体在生物细胞中负责转化氧为能量,但它独立于细胞核之外,有自己的独立基因,分裂周期和细胞也不一样,这说明它古早之前可能是一种亲氧菌,钻到寄主体内掠食,初期可能导致寄主灭亡而自己也不能存活,后来大概是“达成协议”吧,形成共生,得到双赢,直至演化到与寄主合为一体。说来有意思,生物由共生而演化了几亿年,而今天人类才有后现代的意识,也就是诸种文化因素的共生。
癌,原因之一是线粒体出现异常,细胞“退化”到非共生,不断掠夺养分,回到寄生状态,导致寄主死亡,自己也亡掉了,双输。
当我们再来观察文化的时候,就会意识到文化也有共生演化的本质,除了没有文字记载之前,能够记载下来的小区域的文化之间,凡是取共生关系的,都发展成大区域的文化。大区域的文化里,深入去辨识,无不能发现线粒体式的痕迹。就像线粒体能保留自己的DNA一样,我们讲文化的包容,太勉强了,是共生啊。
大到所谓中外文化,小到民俗风情,更不要说对城市的改造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阿城文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