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摄影:郭力昕摄影批评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阅读摄影
郭力昕摄影批评
郭力昕 著
浙版数媒
版权信息
阅读摄影:郭力昕摄影批评
郭力昕 著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2016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TCFP-N00008204-20160707
最后修订:2016年07月28日
制作:王馨冉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 址:www.bookdna.cn
BookDNA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旗下电子书出版机构,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如您发现本书内容错讹,敬请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6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
纸质版编目数据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4.8
ISBN:9787551406512
目 录
前言
具反身性意识的书写摄影——读郭力昕《阅读摄影》
写摄影议题
论新纪实摄影
论超现实摄影
论新闻摄影
论战争摄影
论地景摄影
论物件摄影
论摄影与色情
论摄影与暴力
论摄影的政治性
论「业余摄影」的美学与政治
写摄影家
阅读张照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阅读阮义忠:告别不了的滥情文化
阅读关晓荣:纪实摄影典范的昨日与今日
阅读陈敬宝:重建人的主体意义
阅读吴政璋:无脸以对台湾「美景」
阅读游本宽:「台湾新郎」在美国
阅读沈昭良:魔幻舞台与真实台湾
阅读陈顺筑:从家族影像到「迢迢路」
阅读董振良与王志伟:女性裸体如何解放
台湾摄影家的中国展示橱窗
写摄影书
黄翰荻:《台湾摄影隅照》
姚瑞中:《台湾当代摄影新潮流》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约翰·普尔兹:《摄影与人体》
约翰·伯杰:《观看的视界》
唐·麦卡林:《不合理的行为》
顾铮:《真实的背后没有真实:20世纪现代摄影实践》
李楠:《影响: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
袁冬平:《穷人》
吴静如编:《凝视驿乡Voyage 15840:移工摄影集》
当代漂泊:《底层流动\流浪的视界:游民摄影家的创作历程纪录》
附录
前言
这本摄影评论文集能以简体字版本面世,我要先感谢浙江摄影出版社编辑郑幼幼女士的盛情邀请。郑幼幼女士对推动摄影文化、论述实践和出版专业的热情,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十分敬佩。于大陆的第一份出版,能在她手中产生,我深感幸运。
同样幸运且深表感谢的,是复旦大学顾铮教授为此小书所写的序文。多年来,顾铮是我极为敬重的摄影评论家,他的知识范围与摄影著述既广且深,我望尘莫及,只能勉力学习。顾铮在序文里对此书的溢美,我惶恐之际,也只好当作对自己继续于评论工作时的一种鞭策和期许。
书中三个部分的文章,包括综论特定的摄影议题,评述台湾具有代表性的几位摄影家,以及评介两岸和西方的几本摄影论述或创作出版。这些文章编选自1998年《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出版之后,我继续发表在台湾不同报刊杂志或专书上的文字。在这期间,书中几篇文字也曾在大陆的媒体刊登过。2014年初,《中国摄影》月刊的王保国先生,将书中“论摄影议题”专辑的文字,形成该杂志的一个专栏;《秘境Photo》双月刊的鲍利辉先生,也挑选书中其他部分的文章成为专栏。他们二位的鼓励,我于此一并致谢。
也是1998年的夏天,我跟随台湾重要摄影家张照堂老师到广州,为一个全国性的新闻摄影研习营做了几场讲座,自此展开我与大陆摄影界的经常交流,并得以结识诸多在摄影创作和评论上杰出可敬的朋友,开启了我一页全新而丰富的生命体验。16年来的这个生命经验,仍朝着更为丰美的方向继续前行。自己获得丰收之后,我盼望这本小书能提供些微回馈,并期待大陆的摄影先进与诸位师友,慷慨地给予指教。
2014年5月,于台湾台北
具反身性意识的书写摄影
——读郭力昕《阅读摄影》
顾铮
此次郭力昕的《阅读摄影:郭力昕摄影批评》出版(台湾版书名为《再写摄影》,田园城市文化出版,台北,2013年10月;本书大陆版恢复了郭力昕最初所取书名“阅读摄影”),距离他上一本《书写摄影:相片的文本与文化》的问世,已经相隔十五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影像文化工作者郭力昕丝毫松懈过他对于当代摄影实践的关注。《阅读摄影》就是一部呈现郭力昕这十五年间关心当代摄影实践与发展的相对完整的批评性思考的轨迹记录。
至今犹记得拜读郭力昕的《书写摄影》这本摄影理论与评论著作时所感受到的冲击。当时两岸的中文摄影书写不能称为发达,更鲜少具有如此鲜明的问题意识、开阔的理论视野、开放的美学趣味以及饱满的文体意识的著作。此书一出版,就成为了中文摄影书写的标杆性著作。回顾那时以来的中文摄影书写,我们发现情况虽然已经大为不同,但我相信,以当下中文书写摄影的论述活动越是堪称繁盛,就越能彰显此书的历史地位与影响。而他的《阅读摄影》一书,虽然并不是郭力昕事先设定了明确的议题与考察对象之后所撰写,但经过精湛的编辑还是得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他这十五年间对于台湾以及全球各地的摄影文化与创作实践的评价与思考。
与《书写摄影》一书有所不同,《阅读摄影》由三个单元构成,分别是“写摄影议题”、“写摄影家”以及“写摄影书”。此外,还收入作者访谈英国视觉文化评论家约翰·伯杰的文字为附录。这三个部分的构成,正好对应了摄影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个重要的基本面向。“摄影议题”者,是摄影实现自身发展(在郭力昕可能以他喜欢的“进步”代之,但我要斗胆强调,相信他也同意的是,此“进步”并非一路直线、高歌猛进的线性“进步”,而是经常受挫而需不时迂回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某种发展形态)所需要不断发现与聚焦的新领域与新方向。“摄影家”者,则是各种摄影实践的主体,他们是摄影实践的极为重要的能动因素,但也并非全部,尤其是在这个众人皆曰“我能摄影,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阅读摄影:郭力昕摄影批评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