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美国教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遭遇美国教育/高钢著.—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1
ISBN 978-7-304-06015-2
Ⅰ.①遭… Ⅱ.①高… Ⅲ.①教育研究—美国 Ⅳ.①G57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22498号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遭遇美国教育
高 钢 著
出版·发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电话:
营销中心010-58840200 总编室010-68182524
网址:
http://www.crtvup.com.cn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45号
邮编:
100039
经销: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
策划编辑:
翟永存
责任编辑:
翟永存
责任印制:
赵联生
责任版式:
张利萍
责任校对:
王 亚
印刷:
版本:
2013年3月第1版 2013年3月第1次印刷
开本:
170mm×240mm
印张:
9.75
字数:
127千字
书号:ISBN 978-7-304-06015-2
定价:25.00元
(如有缺页或倒装,本社负责退换)
目录
绪言
第1章 开启生命理性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1.1 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吓我一跳
1.2 我们的学生为何厌学
第2章 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开掘每个生命的潜能
2.1 美国小学的家长会
2.2 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
2.3 美国的中小学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4 从体育达标说起
第3章 原则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传授
3.1 美国学生的作业注重动手能力
3.2 培育孩子的合作精神
3.3 儿子的人生之路
第4章 让孩子们知道爱,珍视爱,学会爱
4.1 爱心,始于蜂鸟
4.2 是谁,教会了我们孩子残忍?
第5章 何谓强大:道德与品格的拷问
5.1 美国人都是活雷锋
5.2 报人丝黛茜
5.3 姚明:“只能说我们的价值观比金牌低。”
5.4 官是贪官,师为恶人
5.5 美国着重培育学生的五大能力
尾声
推荐阅读的文献和书目
绪言
朋友告诉我,六年前我写的《遭遇美国教育》在“天涯社区”被顶到前沿,成了“热帖”。那篇报告文学是六年前应《北京文学》副总编杨晓升先生之约写的,匆匆忙忙地记录了对孩子在美国学校接受教育过程的片断观察,不时发出些自言自语的感叹。当时肯定是没有想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究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
而这样的一篇可以称为散记的纪实文字,时隔6年,仍然被人们关注。我觉得或许有两个原因,一是时间过得太快,当时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们已经老了,而关注中国教育的已经是新一代人;二则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仍然在困扰着今天的国人。人们仍然希望在从对异国他乡的观察与思考中,寻求不同层面上的自我困惑的解脱之路。
我对美国基础教育颇具局限性的观察,已经是近20年的事了。20年间,中国和美国都发生着沧桑之变。两国的教育同样也发生着种种超出人们预想的改变。面对今天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面对社会呈现的日益多元的发展需求,教育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尝试,这之间,成功、失败、迂回、周折,而整个教育事业波浪起伏的运行过程仍然像以往一样,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们,影响着孩子们的家长,影响着社会各个层面的民众。
一些人会找出一千个理由,论说目前的中国教育对中国来说是最合理、最有效、最成功、最值得我们自豪的智慧产物。另外一些人也会找出同样数量的理由,说明中国教育的种种缺陷、种种弊端、种种失误、种种遗憾。
这或许正是我们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变革时代,面对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期所必然生成的纠结。理性与谬误、科学与蒙昧、正义与邪恶、创造与破坏、美好的设想与严峻的现实、真诚的愿望与虚伪的行动,这一切在生生死死的角逐与争斗之间,聚合成充满矛盾的社会运行,酿造成交织冲突的历史演进。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作为一名曾经从事过25年职业新闻工作的记者,我从来要求自己客观认知现存事物的合理缘由。所谓“合理”,其含义不是价值标准的是非和道义准则的优劣,而是事物存在的缘由,包括现象和本质、真相与假象的存在根据。这是人们实施行为选择的基本前提。
我当年写《遭遇美国教育》的本意,绝对不是唯美国人马首是瞻,也不是想让中国的教育向美国的教育看齐,照搬美国模式。我从来认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命运之路,换句话说,有它自己的命数,即哲学称为“规律”的东西。谁都别企图在完全不同的国度复制出同一种模式。我只是想把我看到的那些与我们国内不同的事物告知有兴趣了解它们的人,告诉大家,这个星球上有不同于我们的经历的另外的存在,让大家在消遣的阅读中多一个观察人类的视角,去看世界上一些与我们不同的人和事,从而为改善我们自己的处境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更智慧的选择。
看到网络上对《遭遇美国教育》一文的评论纷纷扬扬,我为有这么多人关注教育而感慨。
这些评论中让我感受最为强烈的是,造成我们自身忧虑的是我们自身的选择、自身的行为和在这种自身经历中的感受。今天,家长们仍然为孩子的学习、考试、升学,为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种经历纠结着,痛苦着,恐惧着,忧心忡忡,生无宁日……
高考状元:媒体的热捧,社会的追求,这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吗?
2010年暑假期间,我接受了贵州电视台龙永图先生主持的《论道》节目的邀请,和几位专家一起,以中国高考状元的现象为观察的起点,对中国教育的状况进行了讨论。
对于新闻媒体提出的非我公职范围内的采访要求,我通常婉言谢绝。一是现在和大家一样都活得过于匆忙,闲暇甚少;二是担心今天的媒体人员或许也是由于匆忙,落成文字时缺斤短两,词义变形,造成非我本意的可能会伤及各方的不良影响。因此我惧怕自己在媒体上的“露脸”。
之所以接受参加这个论坛的邀请,一是《论道》节目的整个制作团队在这个选题面前表现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工作精神,二是我觉得自己对中国教育现状确实还有话可说。
节目中,我不像有的专家那样,干脆认为新闻媒体大肆宣扬的“高考状元”们“一子儿不值”。我觉得这些孩子们在目前教育的模式中,仍然显示着他们某些方面的特 ............

书籍插图:
书籍《遭遇美国教育》 - 插图1
书籍《遭遇美国教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遭遇美国教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