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德国〕威廉•魏施德 著
李文潮 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1日
团队/油炸冰棍@hi-pda等
制作/Oxen(老老老牛)
声明/本电子书为电子书爱好者学习制作技术使用,版权归作者及出版者所有。禁止大众传播,禁止商业用途。
By EpubSTAR pro 2.0.0.20313 2012-03-14T15:44:58
简介
Oxen(老老老牛)2012-03-14制作
内容简介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打开了一扇心窗,你突然看到一道隐秘的"哲学的后楼梯",一直通向大哲学家的生活和思想世界。《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将告诉你哲学就是寻找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哲学通过思考赋予生活和世界以意义,生活因为哲学和思想而多姿多彩。作者在《通向哲学的后楼梯》中动情地写道:"人们可以踩过保养整洁的长地毯,沿着闪闪发光的栏杆,庄重地走近哲学家。同样地,哲学也有一个后楼梯,去拜访思想家也可以平时怎么样就怎么来,平时怎么样就怎么做。假如他不是专喜在正门的楼梯口迎接贵宾的话,你会有幸看到哲学家平常的样子。走后楼梯不需要奢华的排场和装腔作势,你面前的思想家可能就是他们的本来面目,有着他们独特的个性,你能看到他们伟大而令人感动的超越常人的努力。"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分三十多篇,每篇一人,哲学史上的重要哲学家基本一网打尽,从两千五百年前米利都的哲学商人泰勒斯,到宣告哲学没落的现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沿着后楼梯,以边缘化的姿态,我广大读者可以完成一次西方哲人生活与思想的巡礼。也许绕了点弯路,但广大读者会更真实更亲密地深入到大哲学家思想的核心。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威廉·魏施德 (Wilhelm weischedel)
编校团队
  网友校对:
siete7@hi-pda
ziqian1985@hi-pda
shshjun@hi-pda
MercuryKid@hi-pda
taboosean@hi-pda
fewtime@hi-pda
einoo@hi-pda
Temperance@hi-pda
supprman@hi-pda
NewContra@hi-pda
hanheng10@hi-pda
xxxkeke@hi-pda
waterfish007@hi-pda
油炸冰棍@hi-pda
  识别、统稿:油炸冰棍@hi-pda
  仅供学习之用,请勿商业传播
“登堂入室”方是至友
叶秀山
  哲学很难通俗,不是因为它太“上层”,而是因为它太“基础”。哲学讨论的是宇宙、人生的最基本的道理,只是人们通常都太脱离这个“基础”、“基本”的道理,或者甚至忘掉了这些基本的道理,所以才觉得哲学太“高深高”不可攀。哲学之所以显得“不可攀”,乃是因为它不在“高”处。因为对哲学有这种认识,所以我对把哲学通俗化的某些尝试,总是抱有怀疑态度,明知这种态度相当偏颇,但思想一时还不易扭过来。
  不过,哲学的通俗化工作,中国人、外国人一直都在做,有的做得还很有成绩,这是不能否认的。譬如我们上大学时都念过都兰(Durant)的《哲学的故事》,还作为学英文的教材来选读过,因为这本书的英文(实际是美式英文)实在是很优美的,对中国人来说,文字的难度反倒大些。有些哲学通史,写得也是很通俗的,譬如改革开放后商务出版的梯利的《西方哲学史》,非常简明,连英文写得都十分简练,用这本书来学哲学史结合着学英文,对中国学生来说,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教材。
  我没有统计,只是感觉到,通俗工作做得不好的,也很不少。许多年前在旧书店看到一本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通俗地改写了的德文书,就有这种感觉。因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当时就被认为很难读,才马上有人来做这个通俗工作,篇幅不大,我稍许读了几页,觉得很不合康德的思路。其实,除了专门的研究著作外,真正把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释得比较切实的,还要数英国斯密司那本释义,但这个释义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通俗”工作。
那末,用别的方法来提高读者对哲学的兴趣如何?譬如配上插图——这是中国一些学者做了的,又譬如多谈些哲学家的生平轶事——这是德国魏施德先生在这本书中所做的工作。
  魏施德先生写这本书的立意是要努力使“哲学”——以及它的作者都更加有趣,更加轻松,所以他的书起名叫《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后楼梯”与“后门”通,在西方也并不是每家都有,许多年前,我在美国住的那家就没有;现在我女儿的房子是有的。推测起来“前门”是接待客人的;而走“后门”,一般都是家人或者非常亲密的朋友,可以熟不拘礼地通行无阻。能进出“后门”的人,对于这家的主人——譬如哲学家,自然是很熟知的。
  于是,魏施德先生如数家珍地谈论了他所熟知的从泰勒斯到维特根斯坦三十多位哲学家,每一位都尽量介绍他的生平事业、生活习性,包括一些一般不太注意的有趣的生活故事,并从这里引入他的哲学思想的介绍——当然也是用尽量轻松、有趣的笔法来介绍其哲学思想。就这个宗旨来说,魏施德先生的工作是很成功的。我们看到,魏施德在每位哲学家后面都附上一个有趣的副标题,如苏格拉底叫“烦人的提问”,奥古斯汀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康德叫“准时的哲学”等等;从译笔行文来看,译者大概也尽力忠实于原文的趣味性、可读性,读起来真的非常轻松,可以想见,原文一定是非常优美的德文,如果找来对照着译文读,仍不失为既学哲学、又学外语(德语)的好读本。
  读这本书,还可以纠正我的另一个偏向,因为我一直不很重视哲学家的传记材料。我为这个偏向找出一个理由:哲学是最为普遍的学问,思考的是宇宙、人生的大义,哲学家个人的经历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相对地是较少的。这里所谓“相对”,是相对于艺术家、文学家而言,他们要更多地受个人具体经历的影响,而哲学家则倾向于普遍地思考问题,个人色彩是比较少的。这个理由,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只是比较地忽略了哲学家也是人,他的思想,无论怎样“普遍”,也要受时代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了生活在时代中的个人经验的影响,这是无可否认的一面,施德先生把这一面着重地揭示出来,也是很有价值的,而不仅仅是为了有趣、生动才这样 ............

书籍插图:
书籍《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 插图1
书籍《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