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上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说文解字注(上下)
许慎
Happily bring to you by ikand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介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知名学者段玉裁的代表性作品。段玉裁,生于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卒于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宇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 曾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南溪、富顺等县知县。《说文解宇注》从乾隆庚子即公元1780年开始写作,成书于嘉庆戊辰年即公元1808年,时间长达近三十年,刊行于嘉庆二十年即公元1815年。
《说文解宇注》的特点:校勘大徐本《说文》的不足之处,对《说文》本身进行了一些发凡起例,对许慎的不足于以批评,注释过程中注意到了词义的历史性及发展演变规律,注意到了同源词的探讨和同义词的辨析。《说文解字注》是徐锴《说文系传》以後的首部《说文》注释书,在清代数以百计的《说文解字》研究大军之中,段氏之作能够一枝独秀,的确有其过人之处。这部划时代的巨著耗费了段氏毕生的心血,创见颇多,在学界影响深远,反响巨大,王念孙评价为“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说文解字注》也有不足之处:过分自信,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对《说文》作任意改动。过分相信许慎的说解,拘泥於小篆形体而强作解释。对《说文解宇注》的微瑕,清代不少学者都注意到了,并且以专著的形式予以订正。这类代表性的著作有冯桂芬的《说文解字段注考正》、徐承庆的《说文段注匡谬》、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钮树玉的《段氏说文注订》、王绍兰的《说文解字段注订补》等。
《说文》之为书,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者也。凡许氏形声、读若,皆与古音相准,或谓古之正音,或谓古之合音。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循而考之,各有条理。不得其远近分合之故,则或执今音以疑古音,或执古之正音以疑古之合音,而声音之学晦矣。
《说文》之训,首列制字之本意,而亦不废假借。凡言“一日”及所引经类多有之,盖以广异闻,备多识,而不限於一隅也。不明乎假借之指,则或据《说文》本字以改书传假借之字,或据《说文》引经假借之字以改经之本字,而训诂之学晦矣门。
吾友段氏若膺,於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削之密。尝为《六书音均表》,立十七部以综核之。因是为《说文注》,形声、读若,一以十七部之远近分合求之,而声音之道大明。於许氏之说正义、借义,知其典要,观其会通,而引经舆今本异者,不以本字废借字,不以借字易本字,揆诸经义,例以本书,若合符节,而训诂之道大明。
《说文解字》是东汉古文经学大师许慎的杰作,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别声读的字典。这部书完整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先秦古文字的形体,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集中了汉代训诂学的成就,还蕴涵着丰富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方言、俗语方面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后世学者所注重,奉为文字训诂之学的巨著。
《说文解字》成为研究的专门之学,是在唐宋之后。到了清代,随着汉学的复兴,《说文解字》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加自觉而臻于极盛。由于顾炎武、戴震等人的提倡,学者们认识到研究文字训诂之学对于治学的关系: “以识字为读经之始,以穷经为识义理之途”,因而他们争相研究《说文解字》,并产生了多种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如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等名家大作。其中成就最高的要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了,而段书更在朱书之上。
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茂堂,又字乔林、淳甫,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 生于江苏金坛县。段氏原世居河南,宋高宗南渡时,段氏先祖移居金坛,数世行医为业。到段玉裁时,家道衰落,祖父段文、父亲段世续虽都是饱学之士,却都屡试不第。段世续只得设馆教书,以维持全家生计。
段玉裁6 岁即从祖父发蒙,11岁从父就读于毗陵连江桥馆舍,受到严格训练。13岁时,乾隆帝敕各省学政按试,段玉裁从容应对,江苏学政尹元孚极为惊异,对段世续说:“此儿端重,必教之成大器,勿自菲薄也。”这位学政的话有双重含义,其中一层含义乃包含了段玉裁尔后在学问上的成就;质之以后的事实,恰恰只应验了这层含义。由于学政尹元孚的鼓励,段世续更寄厚望于段玉裁,朝夕课之,不敢稍怠。玉裁也益加勤奋,于先秦两汉间书,尤其精心研读,此为其日后注《说文解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段世续当时极其贫困,田无一垅,仅靠设馆授读,维持清苦的生活。段玉裁能以“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的家训,潜心于学问,以学习中求得的乐趣排除生活上的艰难困苦。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段玉裁26岁中了恩科举人,不免踌躇满志,决意在举业上一展鸿图,不久便赴京师参加应试。在钱大昕的寓所,读到了顾炎武的《音学五书》。该书考据博衍,立论精当,使他惊叹不已。这是段玉裁转而致力于治学的原因之一。他读顾书而进一步认识到古音的重要,便下了决心要研究音韵之学。因为不通晓古音就不能真正读懂先秦两汉的有韵之文,也无法解释无韵之文的假借等现象。翌年春闱大试,不料段玉裁名落孙山。这固然使段玉裁一家异常失望,但同时却又坚定了他治学的志向,决计以治学的成绩来实现他人生的价值。为维持生计,他以举人资格担任景山万善殿官学的教习。
三年后,戴震进京应试落第,段玉裁与之相遇于京师,两人志趣相似而境遇又复相同,玉裁大有相见恨晚之慨。戴震虽年年落第,又为豪族所逼,避入京师,客居于歙县会馆,但京中名流如纪昀、王鸣盛、钱大昕、王昶等都登门拜访之,“叩其学、听其言、观其书,莫不击节叹赏,于是声隆京师”,段玉裁之遇见戴震,其钦敬折服之心当可想见。戴震的学术建树,其睿思卓识,对于段玉裁的一生发生了重大影响。段玉裁遂有心拜戴震为师,希望能列于其门墙之下,但戴震出于谦虚,婉言拒绝了段玉裁的要求。
段玉裁在万善殿教习期满,返回故乡,乃与弟段玉成悉心研究上古音韵学,开始了他的学者生涯。上古音韵学的奠基人是顾炎武。他离析唐韵,把上古韵分成10部,后来江永细分为13部。段玉裁仔细研究,认为还 ............

书籍插图:
书籍《说文解字注(上下)》 - 插图1
书籍《说文解字注(上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说文解字注(上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