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现实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设计现实
作者:[美]尼尔·格申斐尔德 [美]艾伦·格申斐尔德 [美]乔尔·卡彻–格申斐尔德
译者:丁峻峰 武川 蓝河
ISBN:9787521703320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推荐序
《设计现实》已经是我负责为尼尔·格申斐尔德教授翻译的第二部书了。如果说第一部书——《智造:一场新的数字革命》的出版是在其英文原著出版10年后对当年尼尔教授对于数字时代的个人智能制造预言的回顾审视的话,那么这本书——《设计现实》——则是站在10年前《智造》里预测中的当下,面对下一个10年,或者更久远的时期内,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全面展望。
2018年夏天,当第14届全球智造学术年会(FAB 14)在法国南部的图卢兹召开的时候,尼尔教授再一次介绍和验证了他的摩尔定律,全世界建成的“数制”工坊 (fab lab)的数量,在每一年半的时间里,会翻一番:全球数制工坊总量已经超过2 500个了。
“数制”工坊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星罗棋布的个人智造终端空间,让越来越多的创客可以将们大脑里的创意智造出来,全球实验室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和网络学习与知识同步系统链接起来,推进个人制造(DIY,Do It Yourself)的共创和分享(DIT,Do It Together)。这大大赋予了人们实现设计的能力,孕育了人工智能时代新的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流通从挖掘原材料开始,通过全球物流将原材料运抵工厂,并加工制造成产品,再把产品运输到全世界消费终端市场,这是单线经济(linear economy)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设计文档(比特)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流通,实现数制工具产品本地化(原子)。智造,这种把物流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的本地制造模式,就是新的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基础,它成为网络时代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改变着世界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格局。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各国也紧抓机遇,努力在未来全球战略中奠基新的格局。
中国正在努力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不断提升对“科技强国、科教兴国”战略国策的认识,强调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展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心,以实现从“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到“中国设计” (Design in China)的巨大转变。科技要强大,人才培养是第一步,造就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和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格局。近两年,中国在K-12教育中全面铺开综合素养、STEM/STEAM及科创教育;在大学层面推进新工科建设等全面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及系统,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2013年,在我的主持和团队的努力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数制”工坊实验室。2014年3月1日,第一场开放夜活动正式登陆上海,标志着中国“数制”工坊(fab lab O)开始了一段使命,逐步将全球数制工坊网络和理念在中国落地以生根发芽。
未来,我们将继续拓展全球网络课程——智造学术(FAB Academy)在国内的推广,同时将核心课程本土化,通过实践,演化成植入各类学校的课程系统:“智造学术X”(FAB O Academy X)针对的是大学、职业院校、高中;“数制乐园”(FAB O Playground)是专门针对K–12的贯穿式的课程体系;同时拓展一系列“项目导向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主题性实验室模块,包括“可持续生态”“生物合成”“人工智能”“智能可穿戴”“机器人”“增强现实”“3D打印”“未来城市”“未来生活”“飞行器”等。
中国“数制”工坊及课程已经先后进驻上海科技大学、湖南机电职业学院、常州机电职业学院、上海格致中学、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高中、苏州领科海外学校、上海市宝山行知中学、同济附属实验学校(嘉定)等十多个知名高校、职业院校及K-12学校。同时,fab lab实验室也为上海包玉刚民办实验学校、YKPAO、上海阿德科特国际学校等多所知名学校开发了创新课程。
2018年10月,尼尔教授受邀来中国南京参加“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2018 Worl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ummit)并发表主题演讲“智能制造的未来”(The Future of Fabrication)。会议期间,尼尔会同中国“数制”工坊主办了名为“中国智造集群”的主题沙龙,并将“中国智造学术”课程定义为在中国本土开展“数制”工坊的内容蓝本。
让我们一起努力憧憬: 当未来的某一天,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分布着像便利店一样方便可及的“数制”工坊,任何人都可以发送比特文档,并通过3D打印机等机器将个性化的产品智造出来的时候;当3D打印机等智能机器通过不断打印新的零件来组装更多打印机,也就是机器可以不断复制机器的时候;或者,当我们不仅能编程电路板,还可以编程生物细胞,完成从“智造万物”到“生长万物”的演化的时候,我们又将如何设计现实?设计出的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最后,感恩为这本书的出版而付出的所有支持者。
丁峻峰
同济大学创意学院副教授
中国“数制”工坊(fab lab O)实验室主任
序言
想象一下,现在是1965年。汽油还是31美分一加仑
。披头士刚刚发行了《救命》(Help
)专辑。瓦茨骚乱仍在洛杉矶肆虐。《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
)还排在院线榜首。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首发了第一台使用集成电路技术的电脑PDP-8,售价18 000美元。
你正坐在圣何塞一家拥挤的咖啡厅里喝着咖啡(那时超大杯半糖无泡焦糖玛奇朵尚未问世)。你这桌是咖啡厅里唯一有空座的地方。一群人鱼贯而入,大声喧哗着。他们人手一份最新一期《电子》(Electronics
)杂志,兴奋溢于言表。其中一位问你是否可以坐在你旁边。“当然可以。”你回答道。
你听出来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设计现实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