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奥秘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作者序
中文译者序
第一章 人类对记忆的了解
OUR KNOWLEDGE CONCERNING MEMORY
第二章 了解记忆的途径
THE POSSIBILITY OF ENLARGING OUR KNOWLEDGE OF MEMORY
第三章 记忆的研究方法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中的平均数
THE UTILITY OF THE AVERAGES OBTAINED
第五章 音节组长度与识记速度之关系
RAPIDITY OF LEARNING SERIES OF SYLLABLES AS A FUNCTION OF THEIR LENGTH
第六章 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
RETEN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NUMBER OF REPETITIONS
第七章 记忆的巩固和时间的关系
RETENTION AND OBLIVISCENCE AS A FUNCTION OF THE TIME
第八章 复习和记忆保持
RETENTION AS FUNCTION OF REPEATED LEARNING
第九章 识记顺序和记忆保持
RETEN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ORDER OF SUCCESSION OF THE MEMBERS OF THE SERIES
艾宾浩斯小传
记忆的奥秘
作者序
迄今为止,在研究心理现象的领域中,实验法和测量法主要用于研究感知觉和心理过程的时间关系。但是在本书的研究中,我们要对人类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具体说,要把实验的、数量化方法引入到对记忆的研究中。首先要说的是,记忆,在这本书里我们取它的广义说法,包括资料的学习、保持、联想和再现。
用实验法和测量法对记忆进行研究,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引发各种反对的声音,对此,我将在书中进行详细讨论,这也是我的研究内容之一。所以我希望,那些对我的实验努力和实验意图毫不存疑的人,先不要轻易地做出判断。
因为研究对象比较困难,实验本身也很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对于我在实验之初发表的一些不完善的结果,还请读者谅解。希望读者不要把这些因为不完善而产生的缺点当作反对最终实验结果的证据。
实验中,我个人做主试,也做被试,原本只有个案的意义。但它们绝对不只是反映我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只具有我一个人的特点,虽然绝对的数值是彻底的关于我个人的一种结果,但是这些数字之间的彼此关系,以及各种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可以反映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关系。但在这多种情况中,怎样进行区分,还有待于从进一步的实验和比较中进行判断。
艾宾浩斯·赫尔曼
中文译者序
即便是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的人,提起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也不会感到陌生。记忆曲线揭示的不仅是一种记忆和学习的规律和技巧,它更为我们道出了隐秘心理世界的又一处冰山之角。
记忆,作为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之一,在艾宾浩斯之前,没有人对它做过十分科学而精细的研究,更有当时的心理学泰斗冯特断言:记忆,是无法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但是,艾宾浩斯来了,这个问题柳暗花明了。
艾宾浩斯·赫尔曼(Ebbinghaus Hermann,185O—1909)德国心理学家,曾研究历史与哲学,并于187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67年,受当时著名心理学家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的影响,艾宾浩斯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费希纳在书中把数学方法引入了心理现象的研究中,在受到启发后,年轻的艾宾浩斯决心也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用系统的测量来研究记忆。而在这之前,当时的一位心理学巨擘·冯特曾宣布,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是无法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
在没有老师,也没有专门的研究设备和实验室的情况下,艾宾浩斯独立开始实验,自己既做被试又做主试,以客观的、实验的方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实现了记忆的量化处理。为把实验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艾宾浩斯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尽量使个人习惯符合实验的要求,以严格的流程进行实验,学习材料时总是安排在每天的同一时间。
从1879年正式开始到1885年发表研究成果,中间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他识记的音节组就有5 000个左右,如果把重学的材料也算在内的话,他识记的音节组就有10 000个,这是相当大的工作量。由于实验是艾宾浩斯个人独自完成的,所以他一再强调,对于所得结果的代表性会持保留态度。
一般来说,在心理学实验中,如果实验时间很短,那么实验结果会因为受试者个别心理特点或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在代表性上会有局限。但如果受试者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实验条件又有科学严密的控制,那么实验结果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成果,被之后的许多实验反复证实是很有学术价值的。
艾宾浩斯为记忆材料发明了无意义音节。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用散文或诗词作记忆材料,会有一个无法克服的难题,那就是不同个体其文化背景和知识经验不同,那些语言理解能力强的人很容易掌握实验材料,而另一些人则相反。这样,就无法在材料方面加以控制。后来,艾宾浩斯发明了一些无法形成联想的、对所有被试来说都不熟悉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就不会使被试产生任何联想。这种材料便是无意义音节。
无意义音节由两个辅音夹一个元音构成,如lef,bok 或gat。他把辅音和元音所有可能的组合写在不同卡片上,一共形成了2 300个音节,实验中,随机地抽出这些音节,用来作为学习的材料。
毫无疑问,艾宾浩斯的工作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的实验性研究,他的工作开启了记忆研究的先河,极具历史意义。
具体来说,在记忆的研究方面,艾宾浩斯的贡献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了对记忆的量化分析,进而把科学的实验法和测量法引入了记忆研究。一个人记忆的好坏,既有质的区别,又有量的差异。艾宾浩斯发现:记忆的资料有长有短,学习的时间、阅读的次数以及初次学习到再次温习所间隔的时间,都有所不同,这些都是数量上的差异。艾宾浩斯在研究记忆的数量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记忆的奥秘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