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古希腊神话及其现代性
第三章 中世纪的基督文化与骑士浪漫主义
第四章 但丁和《神曲》
第五章 文艺复兴概说
第六章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第七章 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文学
第八章 歌德与《浮士德》
第九章 19世纪的浪漫运动
第十章 19世纪的现实主义与《简·爱》
第十一章 司汤达与马尔扎克
第十二章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第十三章 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第十四章 现代主义与艾略特、卡夫卡、海明威
第十五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他
第十六章 底层文学与肖洛霍夫
书名:西方文学史
作者:张明;于井尧
出版方: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月1日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前 言
“文学史”作为一种新的著述体裁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的欧洲。19世纪西方文学史主流采用的是把文学创作活动及作品的资料与其他历史因素相联系的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中国于20世纪初随着大学设置文学史课程开始编写文学史教材。而外国文学史(西洋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从一开始就与西方思想、文学观念的传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体现了中国人在新旧知识的冲突中对西方文化思想、教育体制和研究范式的接纳。20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与知识体系的变化,与西方教育制度的引进、文学革命的提倡、国家权力对学术研究的制约与利用都有无法分割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学术传统与西方文学理论的互动。本论文考察了中国(暂限大陆)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史,追溯其编写体制及指导思想的形成及演变,把外国文学史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著述形式,探究其中折射的我国文学界思想界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中具体作家、思潮、流派的评介的研究,探究其中反映的我国对外国文学思想的接受。
大体说来,我国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917年—1949年,我国第一本西方文学史是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原为周作人在北京大学讲授西方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此阶段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为数不多,普及性的外国文学史倒不少,主要的编写者有沈雁冰和郑振铎。这一时期的外国文学史编写,还不具备学术意义上的探究的努力,而是被当时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视为进行思想启蒙的工具。第二阶段是1949年—1976年。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是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由于国家的政治手段干涉太强,这一时期的文学史编写不可避免地带上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但从客观上说,作为我国建国后的第一部外国文学史,它的起点较高,代表了当时外国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第三阶段是1977年—2000年。这一阶段以1985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文学史编写还不能摆脱建国以后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第二个阶段开始,我国的外国文学史编写呈现多元化趋势。
“九五”期间,外国文学史继续成为中国学者的研究重点,除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外,留学回国的教师逐渐增多,并带回了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造成文学史继续成为研究热点的主要原因。除了一批比较传统的文学史如李赋宁主编的《欧洲文学史新编》和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的《新编美国文学史》之外,“九五”期间还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文学断代史、国别断代史、国别史和针对主要文学形式的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杨仁敬主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王佐良和何其莘撰写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李明滨主编的《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黄源深撰写的《澳大利亚文学史》、沈萼梅主编的《意大利当代文学史》、何其莘撰写的《英国戏剧史》、瞿世镜主编的《当代英国小说》、郭继德撰写的《加拿大英语戏剧史》、郑克鲁撰写的《现代法国小说史》、陈世雄主编的《欧美戏剧史》等。
本书是作者根据教育部2005年教学大纲,针对高校外国文学辅导材料出版现状,结合自己的认识、经验而撰写的一部简明外国文学简史教材,基本分为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两大部分。在编辑体例上较有特色,文学史的论述以整理线索为目的,简明扼要,而设专节讲述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重视欧美现代派文学的介绍。是一部较实用的外国文学史教材,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易于学生掌握。
第一章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获奖作品《西方哲学史》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句话就讲:
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入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
当我们华夏民族已经进人了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时候,当埃及的金字塔也已经在尼罗河畔熠熠闪光的时候,欧洲还在用它褐色的乳房,喂养着过着半人半兽生活的希腊人。但是历史发展到公元前15、14世纪的时候,就像天空中忽然升起的彩虹一样,古希腊的文明崛起了。到了公元前6—5世纪,希腊人同大河文明造就的埃及、印度、中国等已经并驾齐驱。在这一时段里,地球上完全没有关联的地区,相继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哲人;中国的孔子(前531—前479)、印度的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5)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在大体相当的时间内,在西亚地区形成了《圣经·旧约》。三位伟人和一部经书像事先约定了似的,在同一时段里一起生长出来,有如四根挺立的石柱,撑起了古代世界精神文明的大厦。至今地球上的人们还有赖于这座大厦遮风避雨。
文艺是新文明诞生的先导。在上述四种文明成形之前,人类在各地的祖先大都早已有了自己的神话、艺术或诗歌。而希腊的神话尤其表现出一种雄大活泼的绚丽色彩。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这是一个毫无掩饰的时代。人类的文明尚未筑起羞耻之墙。几乎所有的神抵都是要哭就哭,要笑就笑,要造爱就造爱,一切都是那么率真,七情六欲袒露无遗。对于情欲的追求犹如飞蛾扑火,明知灭亡仍执意向前。这就是希腊神话中洋溢着的悲喜剧精神。

欧洲的文学发展到公元四五世纪的时候,忽然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转折。这个时期欧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过渡到了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基督教、基督文化取代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欧洲的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叫做“欧洲文学的中世纪时期” ............

书籍插图:
书籍《西方文学史》 - 插图1
书籍《西方文学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西方文学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