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再现——国际贸易战六百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前言
1. 达沃斯上演“三国杀”
2. 中国被称为“帝国主义”背后的秘密
3. 中世纪——欧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岁月
4. 穷极生变!欧洲的“海贼王”时代
5. 引发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居然是……
6. 工业化时代,成也自由,败也自由?
7. 华夏文明才是自由主义的开端?
8. 自由贸易与太平天国运动
9. 镇压太平天国是大英帝国衰落的转折点吗?
10. 冷战期间的自由贸易大博弈
11. 美国的扶植战略与贸易战
12. 美元霸权的诞生
13. 美、日、德国际贸易攻防战
14. 全球化时代的“温柔陷阱”
15. 美元霸权的时代即将进入倒计时?
16. 中美贸易博弈,鹿死谁手
17. 中美博弈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作者简介
王民盛(微信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生于80年代,本科及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在理工与法律结合的专利行业工作11年,曾为多家世界五百强以及中国五百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现为混沌大学课程设计总监,擅长以通识思维解读文、史、哲、政、经等貌似枯燥的学问。
内容提要
贸易战争,不仅仅是当代中美关系的热点,也是过去六百年间大国竞争的主线。六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掀起了海洋文明崛起的浪潮,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走向。过去六百年间,每隔一百五十年左右出现一次新旧霸权的更替,每一次都是围绕着国际贸易主导权的明争暗斗。
历届霸主因何崛起?又出于什么原因走向衰落?英荷战争、工业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美国独立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这些历史大事件的背后,都与贸易战争有着怎样的联系?
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成败与国际贸易有怎样的关联?古代的丝绸之路与今天的“一带一路”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中美贸易战争已经无可避免,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是否会成为大陆文明重新崛起的转折点?
本书以国际贸易为线索,梳理过去六百年间贸易战争的来龙去脉,揭示国家兴衰的奥秘,帮助读者理解当下、把握未来。
前言
“血月现,乾坤变!”
2018年1月31日,天空中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天文现象——超级蓝血月。
这实际上是三种天文现象的叠加,分别是超级月亮(月亮位于近地点)、蓝月(1个月内出现两次满月)、血月(月食时呈现红色,这是阳光经地球大气散射后投射到月亮上造成的)。
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如今人们已不再为天文异象感到恐慌。但是在古代,情况可完全不同。那时候的人们通常将各种奇怪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发生的大事联系起来,在中国这叫“谶纬”、“天人感应”,在西方这叫宗教预言。
月亮是夜空中最为明亮的天体,也是人们最容易观测到的天体。血月这一特别明显的普通人也能关注到的天文异象,自然是不能放过的重大题材,是各位祭司、教主乃至巫婆神棍大显神威的机会。
中国民间在古代曾经将血月看作天下大乱的征兆。汉代经学大师京房根据《易经》对血月征兆做出了解释,在《京氏妖占》中,血月被解释为:“月变色……赤为争与兵。”
在京房之后,几乎所有关于血月征兆的解释,都不出“战乱”与“干旱”两种。《隋书·天文志》记载:“若于夜则月赤,将旱且风。”唐代瞿昙悉达所著的《开元占经》总结了先前历代五行占验的观点,关于血月的记述有三条,全部与战争相关。元末编纂《宋史》时,在《天文志》“月变色”一条下,史官言简意赅地写道:“(月)赤,兵、旱。”
在西方,血月所代表的征兆更加严重。在《圣经·新约》中预言世界末日将至的《启示录》里,“日黑如褐,月赤如血”是末日降临的最后一个征兆。
以上说法可信吗?
当然不可信!全都是利用民众的蒙昧无知,彰显神权的虚妄之语。
谁信谁脑残。
实际上,月食的出现频率是相当高的,由于光的散射遵循瑞利定律,月食时月亮大概率呈现红色,既不会因为乱世而更加频繁,也不会因为治世就隐匿不见。至于蓝月,完全是由月球公转周期与公历月份不匹配造成的!中国的阴历完全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超级月亮”,也不过是由于月球轨道形状并非正圆,总是有时近有时远而已(人的肉眼几乎观察不出这种差别)。
抛开虚妄之语不谈,在历史上,超级蓝血月出现的时候,是否真的会发生某些大事呢?
天象自有周期,而人间的事情也有一定的周期,两者恰好存在某种巧合,这并非完全不可能。这恐怕也是中国古人总结出“天人感应”的重要原因。然而古人将天文事件和社会现象之间时间上的相关性理解为因果关系,就是误入歧途了。
以往人们研究历史往往限于一国一地,“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月亮”,显然应该将全球看作一个整体才更有意义。
超级蓝血月是三种天象的叠加,一百五十年左右才会重现一次。在如此长的周期里,历史似乎确实会呈现某种周期性的规律。
“血月现,乾坤变!”
在过去六百年里,这已经应验了四次。也就是说,每一次都应验了。
今年是2018年,向前推150年是1868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生了什么事呢?
当时大英帝国如日中天,全球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够分量的挑战者。然而在北美大陆上,太平洋铁路即将贯通,美国东部工业区与西部资源和市场即将结合在一起,一个超级大国的雏形正在孕育,并将在若干年后取代英国成为全球领袖。
这是一个旧势力尚且鼎盛,新势力曙光已现的时点。
遥想一百五十年前的夜里,美国人洛克菲勒仰望血月,是否会想到未来世界的命运,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犹太裔英国首相迪斯雷利(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的积极鼓吹者和卫道士,他任首相期间大力推行对外侵略和殖民扩张政策,以私人名义向罗斯柴尔德银行拆借400万英镑,买下苏伊士运河的股权。)看着同一轮血月,是否会想到,大西洋彼岸的那群乡巴佬将会改变大英帝国的地位?
时间之轮再向前推进150年,那是1718年。
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刚刚去世,留下了一个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海洋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虽然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但是仍然余威尚存。
在不列颠岛上,在客串物理学家的金融大师牛顿的建议下,英国开始实行“金本位”。在此之后,英国乃至全欧洲的金融资本,不断集中在少数英国金融家手中,并涌向可能带来丰厚利润回报的纺织业,推动了技术创新并最终引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下,英国战胜了法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血月再现——国际贸易战六百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