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智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苏格拉底的智慧
作者:刘烨,王劲玉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7月第2版第2次印刷
ISBN:978-7-106-02795-7
序言
苏格拉底(Socrates约前469~前399),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对于人生并不十分关注。苏格拉底则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苏格拉底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是必须的,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和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谕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来追求德行。
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正是雅典的民主制由于先天的理性缺失而变成新的暴政专制的年代。苏格拉底认识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人民的决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们很可能盲目行事,也往往会意气用事。由于人们的决策往往建立在个体的感觉、体验和情绪之上,人数多不一定能产生理性、正义和民主。因此,基于理性的反省和批判,苏格拉底反对“无限民主”和“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民主”。他清楚地看到,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的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多数的无限权威意味着多数的权力泛用,因为一旦多数拥有了无限的权力,那么任何持有与多数不相同的见解的个人或数量上处于弱势的群体的意见,便很难得到尊重和保护;多数可以阻止少数陈述意见,可以随意地否定少数的意见,甚至可以任意处置少数,而少数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无处伸冤。更严重的是,多数的无限权威将为不断反复的、怨怨相报的暴行埋下祸根——今天可以任意处置少数人的多数人,明天则有可能成为被另外的多数所随意处置的少数人,这将使社会最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很显然,苏格拉底已经超越了古希腊的民主理论,为近代自由民主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苏格拉底是智者,在前人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中,他进行了大胆的扬弃;苏格拉底是哲人,不媚俗,不屈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并为之勇敢奋斗,直至殉难。许多真正有见地的哲学家都认为,苏格拉底的死影响深远。正是苏格拉底殉道式的受难,才激起了人们对自身的批判和反思,从而启发今日人们能尊重理性,宽容不同观点和意见。
刘烨
2007年夏于北京读书堂
苏格拉底生平
第一章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考
一、哲学领域中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关系
二、由“自然”到“自我”来认识自己
三、两大阵营对立,精神与物质再分化
四、苏格拉底——“理念论”的奠基人
五、苏格拉底的哲学——道德观
六、苏格拉底的哲学——辩证法
七、苏格拉底的哲学——人性论
八、苏格拉底的哲学中的神秘主义色彩
第二章 苏格拉底的幸福思考
一、只有关注现实才能得到幸福
二、需求少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
三、创造真正的,永恒的美
四、真正宠爱肉体的方式是锻炼
五、正视失败
六、智慧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取得的
七、做个聪明而有用的人
八、珍惜爱情,控制色欲
九、自知和知人
十、轻视金钱回报,重视感情投资
十一、善行与恶行
十二、自己争取的幸福
十三、尊重我们的父母
十四、幸福来自自制
十五、做你自己
十六、追求自由
第三章 苏格拉底的真理思考
一、真理是万物的尺度
二、人生需要反省与检讨
三、没有“小聪明”,只有“大智慧”
四、在不断探索与质疑中寻找真正的智慧
五、做认为对的事
第四章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考
一、苏格拉底重视教育
二、论“美德即知识”
三、“苏格拉底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四、一种教育方法——“产婆术”
第五章 苏格拉底的死亡思考
一、坦然面对死亡
二、死亡是肉体与精神的分离吗?
三、灵魂能够摆脱一切烦扰吗?
四、每个人都把死亡当作一种大恶
五、绝对相等的事物是不等的
六、一部分是身体,一部分是灵魂
七、智者与勇者更接近幸福
附录
苏格拉底名言录
苏格拉底生平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附近的阿洛佩凯村。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是一个接生婆。由于家境贫寒,自懂事开始,苏格拉底就跟随父亲学习雕刻,以此作为未来谋生的手段。
苏格拉底天资聪颖,而且特别好学,不久就学会了雕刻。但不幸的是,父亲的过早去世让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了危机。幸好有一位好心的雅典人资助了他们,使未成年的苏格拉底在雕刻之余有了学习的机会。
这可以说是苏格拉底人生的一次转折,他走出了父亲为他设计的圈子,走进了知识的世界。在那段时间里,苏格拉底向当时各种有学问的人求教,阅读了许多古代哲学家的著作,聆听当时的大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的讲学和智者学派的雄辩术。苏格拉底的爱好非常广泛,他还学习诗歌和音乐。多方面的学习使苏格拉底的学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他的人生观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20岁时,苏格拉底师从阿那克萨哥拉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学习有关自然的知识。年轻的苏格拉底喜欢思考和探索,对许多自然问题都想弄个明白,如一个事物怎样创造出来,又怎样毁灭;人们所借以思想的元素是血,还是空气或水;地是平的,还是圆的等。对于这些问题,老师都有解答,但苏格拉底对答案并不满意,自己试图解释,又觉得无能为力。因此,苏格拉底决定放弃对自然的研究。
30岁时,苏格拉底把注意力从自然转移到社会,成为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不仅宣传有德行的生活,而且身体力行。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曾先后3次参战,尽到了保卫祖国的职责。他在作战中表现英勇,数次冒死救助同伴的生命,把受伤的同伴背下战场。
40岁时,苏格拉底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入五百人会议(贵族会议被剥夺权力后,雅典城邦实行了直接民主制度,公民大会对一切重大问题进行投票表决,同时设置了五百人会议,管理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苏格拉底的智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