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
〔英〕约翰·克利兰
陈萱 夏奇 译
译者序
18世纪,随着英王查理二世的复辟,之前压制人们一切正常欲望的清教徒主义逐渐式微,享乐主义盛行,上流社会和底层民众或隐蔽或公开,各自寻欢作乐,社会风气空前自由放荡。伦敦妓院林立,各种酒吧、色情场所也生意兴旺,妓女和被包养的情妇应运而生。书中主人公芬妮小姐确有其人,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高级妓女,也是知名政治家约翰威尔克斯的情妇,作者正是以她的生平为原始素材写了这本书。
书中故事展开的背景有旅馆、劳工市场、中下层妓院、达官贵人的私邸等等,其间读者也能大致领略到18世纪上半叶伦敦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图景。
然而故事情节和社会背景都只是浅淡的底色,作者克利兰把真正明亮的色彩都用在了一幅幅男欢女爱的场景上。他的立意是要写出“全然直白的真相”,从乡下男女在荒村野店的苟合到绅士淑女在高级妓院的当众淫乐,他完全忠实地实践了自己对身体哲学的看法。的确没有“费心替它们遮掩上些许薄纱”。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对性爱、对身体之美的赞赏和膜拜,作者选取了不那么悲惨的上层阶级来描写,也刻意规避了普通烟花女子的凄惨生活。书中的性爱场景几乎全发生在俊雅的绅士和美貌的淑女之间。其中有不少片段不靡巨细地描绘了女性的娇柔之美以及男性的雄健之美。在对欢爱场景的刻画上,作者也着力渲染铺陈,不厌其烦。笔法恣肆,奔放大胆,特别注意避免直白的用词,而是使用了大量比喻,可谓写得酣畅淋漓。
然而克利兰也不是全无顾忌,写过瘾之后,大概是怕自己的书不容于当时的教会和政府,在本书结尾处,他很识趣地向正统礼教抛上了媚眼,声称自己“一直都是德行的信徒”,这么写只是为了“更彻底地向德行敬献上花环”。只是政府并没有买他的账,还是在1749年以“伤风败俗、诱人犯罪”的罪名把他投入监狱。
他的书付梓后流传一时,也多少改变了当时的人们对妓女这个行业的看法。之后,模仿之作纷纷涌现,蔚为风潮。从今天来看,英语情色文学作品早已不是什么新奇事物,且后来的情色作品也各有特色,不过在当时,这本书堪称是开一代风气的标新之作了,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道德都造成了一种冲击,无怪乎它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色情小说的开山鼻祖。
至于本书到底如何,正如书中主人公所说,读者自有见识和理智做出判断。幕布已经拉开,戏,开场了。
夏奇 2013年9月
第一封信
毋庸置疑,您的请求对我来说是难以拒绝的旨意,我坐下写这封信即是证明。这项差事可能是不讨人喜欢的,我要回忆、检视过去的一段不光彩的生活,彼时,我纵情享受着情爱、健康和财富赋予我的种种欢愉乐事;我也要趁着年华正好,趁着还不太晚,用这段优渥舒适的生活带给我的闲暇时光来写出一种看法,当然这看法并不可鄙,它让我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人间世相,就算沉湎在那些欲仙欲死的愉悦里时也不例外。这看法与我那些凄惨同行对世事素来的看法不同,她们对之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充满深仇大恨,一有可能就避之不迭,或者无情地贬低诽谤它。
我极度讨厌长而无当的序言,因此只略述几句,以下则再无辩白来让你做好心理准备,一窥我任性笔端下的那段放纵时光。
我写下的是真相!全然直白的真相;我甚至于不会费心替它们遮掩上些许薄纱,只会描摹心之所想,不在乎触犯体面高雅的准则,我们坦荡荡的亲昵行为从不受那些准则的束缚;您自有足够的理由和成见惊讶于这副图景,继而一脸正经地鄙夷它。那些最了不起的大人物,那些顶有品味、顶时髦的先生遵从大众鄙俗的偏见,可能认为在楼梯旁或会客厅里摆上裸体雕像是不正派的,然而在私人盥洗室里装饰上裸体,他们却不觉有何不妥。
这些,就是我要说在开头的话。现在我要沉浸到对往事的回忆中。我娘家姓是弗朗西斯﹒希尔,出生在兰开夏郡利物浦近旁一个小村子里,家境贫寒,而且我打心眼里认为我的双亲都是老实巴交的人。
我父亲生来肢体残疾,干不了粗重的农活,靠织网勉强糊口,我母亲在邻近一所不大的女校教书,所得也很微薄。他俩有过几个孩子,只有我一个人活了下来——我天生有着一副好身体。
到十四岁上,我受的教育也少得可怜——有些许阅读能力,更确切地说,只是识得一些词,写得一手东倒西歪的字,余者就只是一些平平无奇的知识罢了。由此我所有的美德不过是天真无邪,加上女孩常有的腼腆。在幼年,新奇的事物总是让人骇怕的,然而当少女们逐渐开始明白,男人其实不会一口把她们吞了,她们的恐惧症也就不治而愈,付出的代价是从此不再纯洁。
十五岁时,噩运降临到我身上,我慈爱的双亲染上了天花,在几天时间里相继离世,我父亲走在前头,随后我母亲也匆匆撒手人寰;于是我成了个凄惨无依的孤女(我父亲在此地定居纯属偶然,他本是肯特郡人)。我也没能逃过那场让他们死于非命的天花,幸好病情算是轻微,不久即脱离危险,也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那时我还不知道这点对我有多重要)。在此我不打算赘述这次意外给我带来的悲伤与痛苦。只是一点儿时间,再加上那个年纪的懵懂无常,就很快驱散了父母双亡带给我的阴影;不过真正让我平复伤痛的,要数不久后的一个念头——到伦敦去,找份工作。一位芳名埃丝特·戴维斯的年轻女人答应会提点我,给我出主意。她之前数次去伦敦看望朋友,此次她盘桓数日就会回到家中。
我在村里已没了亲人,没人关心我的前途,也没人反对这个打算。父母过世后照料我的那个妇人当然撺掇我去。我旋即下定决心要去外面的世界试试运气,运气这个词——顺便说一句——毁了多少从乡下走出去的男男女女,得偿所愿的人则寥寥无几。
埃丝特·戴维斯也热心地让我跟她一块儿去。她把伦敦描绘成一幅好光景——墓园、狮子、国王、皇室,精彩的演出和歌剧,简言之,伦敦派头的消遣应有尽有;这激起了我幼稚的好奇心,也占满了我的小脑袋瓜。
我们这些穷姑娘,上教堂的衣裳也不过是些土布衣服和粗呢袍子,见到埃丝特的绸缎裙、花边帽、花里胡哨的丝带和镶着银边的鞋子真是羡慕不已,而且不无嫉妒:我们以为这都是伦敦长出来的。于是我铁了心要去那儿享用它们。如今想来这念头委实可笑。
埃丝特带上我可能并不是为了有个女同乡和她做伴,然而个中缘由我却没多想。在路上,她先是高雅矜持了一会儿,随后就跟我说,有一 ............

书籍插图:
书籍《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 - 插图1
书籍《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