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巴金研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巴金研究丛书
策划:
巴金故居 巴金研究会
顾问:
李小林
主编:
陈思和 周立民
编委:
孙 晶 李 辉 李存光 李国煣
 陈子善 陈思和 周立民 臧建民
目录
绪言 巴金翻译思想概述
第一章 引论:追梦少年
第二章 理想的基石——安那其主义理论的译述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克鲁泡特金理论著作翻译
第三节 柏克曼理论著作译介
第三章 战斗的手段与经验——民主革命实践经验的译述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革命者传记的译介
第三节 革命运动史话的译介
第四节 革命文学的翻译
第四章 理想的另种表现——世界语作品的翻译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世界语戏剧的翻译
第三节 世界语小说的翻译
第四节 世界语翻译作品的编辑
第五章 理想的延宕——抗日救亡的救国共鸣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反法西斯文学作品的译介
第三节 反法西斯画册的编辑
第四节 母语创作中的爱国救亡
第六章 一个理想的童话——王尔德作品的翻译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政治与道德审美
第三节 艺术审美
第四节 从“理想”而至“理念”
第七章 理想的渐行渐隐——一九四九年年末—一九六〇年代初的翻译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顺时应势,挖掘旧有“人选”
第三节 旧有内涵,“新社会”的阐释
第八章 余音绕梁——且圆未圆的半世纪“随想”梦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半途入手:《家庭的戏剧》的翻译
第三节 折回开始:《往事与随想》(一)的翻译
第四节 未竟的梦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绪言 巴金翻译思想概述
巴金,中国安那其主义(亦名无政府主义)运动史上绕不开的人物。他以文字的形式,以翻译家、作家、编辑出版家——尤其是以翻译家的身份,投身于安那其主义运动之中。
作为作家,巴金撰写有表现、反映和宣扬安那其主义革命者的作品,如《灭亡》《新生》《爱情的三部曲》等;作为编辑与出版家,主要在文化生活出版社时期,与其他理想主义者一起,以几乎不领取任何酬劳的方式传播文化,投身于所信仰理想之实践;而作为翻译家,其译作则是最完整、最深入地展现出巴金一生中对安那其主义近四分之三个世纪的不懈追求,及其理想随党派政治环境的变化而起伏沉落与嬗变的过程。这一翻译文化现象与案例,在中国安那其主义译介史上,以及一般的翻译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甚至是绝无仅有的。
本作即是从翻译的角度,对巴金安那其主义理想的生发与激进、消沉与挣扎、潜隐与道德化嬗变、失声与重拾的过程,进行多方位、多侧面的解读。这里,笔者将对巴金的翻译思想及相应翻译活动,做一个综述性介绍。
一、为理想守候
论及巴金的翻译思想,并非单指他对翻译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而首先,翻译于他,是承载与传播理想的一种手段和“战斗的武器”
(1)

。巴金对于翻译的根本态度也在于此。至于散见其译作前言后语中的他关于翻译具体技术性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或曰翻译理念,均奠基于此。
因此,要了解巴金的翻译思想,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而且,其中又以其翻译的“战斗”观为根本,否则可能会偏离巴金的本旨。
1.翻译家巴金的安那其主义理想
巴金对于安那其主义理想的追求,在其翻译生涯和相应人生中,可以分为多个不同阶段。其中,从大的层面看,又可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九〇二年代到大体上一九四九年,可以归纳为一种社会政治革命的追求;第二阶段,从一九四九年,渐渐脱离其政治内涵,而转向为一种道德性的诉求,转化为一种道德理想,在现有政治框架下的一种反专制、反压迫,追求自由平等的政治道德愿望。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予以简要讨论,并顺便言及穿插于其理想主义者翻译生涯中的一个大事件——反法西斯主义;一个重要现象——世界语作品的翻译。
(1)作为社会政治理想的安那其主义
巴金第一篇见诸报刊的译作是迦尔洵的《旗号》(译者署名:佩竿),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日发表于《草堂》第二期。而他的第一篇关于安那其主义的译文,则是一九二四年五月发表在《春雷》第三期上的《东京安那其主义者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的报告》(作者署名:东京安那其主义者;译者署名:芾甘)。自此,巴金开始正式走上安那其主义及相关革命作品的译介道路。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巴金独立出版第一部译著《面包略取》(上海自由书店出版)。这是一部安那其主义理论著作,作者克鲁泡特金,是国际上著名的安那其主义理论家、革命家。一直到一九四九年二月付印的《狱中二十年》(作者:妃格念尔;出版社:文化生活出版社),巴金共出版译著五十余种(包括合译、修订本),其中包括安那其主义理论著作、革命者传记、小说、戏剧、诗歌、童话、画册等;发表各类报刊翻译文章更是多达二百八十多篇,涉及源语作者八十余位,涵盖英、法、日、德、俄、西、世界语等语言,译文字数达三百万字左右(之所以暂时没一个确切数据,是因为巴金不仅翻译题材广,涉及作者作品多,刊印、刊发的出版社、报刊广布海内外,更还有部分由于种种原因翻译后未曾发表出版)。
巴金这一时期的安那其主义文献的译介,如果细分,又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七年年初,为热情喷发、倾力投入期;第二阶段为抗战时期,由于民族存亡问题摆在面前,注意力有所转移和分散;第三阶段为国共内战时期,安那其主义运动愈加式微,政治局势也更加不利于巴金的社会政治理想,因此这方面的译介更趋稀少。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战斗”性译介——无论是安那其主义理论文献,安那其主义革命者传记,还是巴金视之为与安那其主义者为同一阵营,同样是为反专制、反压迫、追求自由平等而奋斗的俄国民粹主义革命者传记,或者反映(或寄托了巴金)安那其主义理想的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都是有着其安那其主义理想之政治目的和诉求的。包括抗战爆发后,巴金所翻译“西班牙问题小丛书”六册,一方面是在反映西班牙人民不畏国内外法西斯分子的暴虐,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斗,以求鼓舞当时中国国内民众抗日的斗志;另一方面,这六册书却都是描写西班牙以及国际安那其主义者艰苦卓绝斗争,以及西班牙安那其工团主义的工会全国劳工联盟(C.N.T.)和伊比利亚安那其主义者联合会(F.A.I.)联合其他政治组织和 ............

书籍插图:
书籍《翻译家巴金研究》 - 插图1
书籍《翻译家巴金研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翻译家巴金研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