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性格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美国人的性格
1 美国在旅程的尽头
2 在记录与起码之间流动着
3 有条件的父母之爱
4 不令人服输的成功
5 猜不透上帝的意志
6 蛮一点,孩子!
7 道德上有个毒刺
8 原本是负了气出的门
9 后记
初访美国
1 人生的另一道路
2 贫困的早年
3 自由之邦的传统
4 年轻文化的前途
5 幸福单车的脱节
6 机器和疲乏
7 劳资的鸿沟
8 关于华侨
9 文化的隔膜
10 老而不死
11 鬼的消灭
12 男女之间
13 眼睛望着上帝
14 民主的沉睡
15 平民世纪在望
16 经济的修正
17 余笔
访美掠影
1 释题代序
2 颠倒了日夜
3 两个“皇后”的下场
4 车、油、路的三位一体
5 城乡对流、南北对流
6 地铁和“涂抹”
7 家务机械化
8 殷实之家
9 新型市场
10 能源危机
11 电子系统
12 斗智的世界
13 一种新的社会纽带
14 博闻强识的电脑
15 应用压倒理论
16 黑人问题
17 民族拼盘
18 美国的华人
19 出路总是会找到的
20 信心危机
编后记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美国人的性格 / 费孝通著. -- 北京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10
ISBN 978-7-5596-2487-1
Ⅰ. ①美… Ⅱ. ①费… Ⅲ. ①民族性-研究-美国Ⅳ. ①C955.71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12103号
美国人的性格
作 者:费孝通
出版统筹:新华先锋
出版策划:辛 睿
责任编辑:张 萌
特约监制:木易雨田
特约编辑:王战省
装帧设计:易珂琳
版式设计:徐 倩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 100088)
大厂回族自治县德诚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
字数175千字 620毫米×889毫米 1/16 18印张
2018年11月第1版 2018年11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596-2487-1
定价:59.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书若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联系调换
电话:010-88876681 010-88876682
前言
《初访美国》(1945年)、《美国人的性格》(1947年)和《访美掠影》(1980年),前两本是新中国成立前由生活书店出版的,后一本是十年动乱之后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自抗日战争时代起,我就养成了“整篇零写”的习惯,就是就一个题目,分成若干连环画式的一回一回,分篇写出,随写随发表,写完一题,合为一册,成一集子。经过抗战生活的朋友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原因。那时后方的粮食一天是一个价钱,我们这些教书匠,钞票一到手立刻要去换成实物。写好了文章积压在桌上同样是会贬值的。从这个经济条件中养成的写作习惯,日子一久,也就难改,直至今日。
《初访美国》和《访美掠影》是我前后两次访美的随感录,记着我个人在旅行中的一些见闻和感想。《性格》是我的读书札记,读了一本美国作者写的分析美国人性格的书,按原书的论点加上我的发挥而写成的。当时就声明这本书里所讲的美国人只是美国人中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所有美国人都有这种性格。这三本小册子联串起来阅读固然可以看到一些美国和美国人在这段时期里的变化,但是从这本书里所可能得到的印象必然是过于简单、浅薄、片面甚至还有失实之处。
我之所以没有能在这几本小册子里更充分、深入、全面和真实地把前后两个时期的美国和美国人的实际情况写出来,首先是我当时并没有对自己提出这个要求,其次是主观上和客观上并不具备这样做的条件。我这两次访问,有一点相同,都是应美国政府或所谓“官方”的邀请而去的。《初访》是1943年的事。1941年美国对日本宣战,成了我们抗日的盟国。1942年美国政府向我国十个大学发出邀请,要它们分别派出一位教授去美访问。云南大学派我应邀,1943年夏出国,在美国住了一年,名为“文化交流”。我在美期间并没有去调查美国社会,而埋头编写Earthbound China一书,只在休息期间到过附近各地观光,得到一些美国人生活的印象。当时昆明风行一种“小报”,云南大学的学生办了一张《生活导报》,要我给它写访美通讯,随感随写,随写随寄,有十多篇。返国后,加以整理,以《初访美国》的书名,最初由美国新闻处出版,后来才给生活书店重版。既然这本小册子是以一般通讯为底子写成的,当然谈不上科学水平。
《掠影》是198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和美国学术交流的代表团出国访问后回来写的。这次访问一共只有一个月,走了十个城市,有点像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比走马看花还要仓促。这样的条件下,不可能写出结实的东西。在介绍美国和美国人战后的变化上,这几本小册子既然不可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我又为什么同意把它们合在一起重版呢?
在这件事上我确曾犹豫过一番,但是等我在校阅时从头把这几本小册子读了一遍之后,却发现如果从另一些角度,或另一些层次里去阅读这一本书,可能会另有一种味道,另有一种收获的。所以我想不妨印出来试试,是否有些读者能领略这种味道,取得这种收获。
我校阅时,站在第三者立场上看到了:一个在清朝末年出生,小城镇里长大,在当时的教育体制中循级而进,“正途出身”,在国内和国外大学里学过所谓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学里当了教授,而且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工作的人,当他初次访问美国时,他是怀着什么样的一种心情去看那个和他本国不同的世界的。我们固然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通过他笔下写出的他所见到的当时的美国,但也许更有意思的是在字行之外可以看到他本身站在什么立场和怀着什么心情看这个在他还是初次接触的世界。他的立场,他的心情又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中国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于是又可以更进一个层次,看到当时中国的这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立场和心情,以及形成他们的立场和心情的历史条件了。经过了三十五年,同是这个作者,经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遭遇,又到了同一个国家去访问,又写下了一本访问记。这一本访问记和前一本访问 ............

书籍插图:
书籍《美国人的性格》 - 插图1
书籍《美国人的性格》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美国人的性格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