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纲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罗尔纲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
ISBN 7-5004-2970-3
Ⅰ.罗… Ⅱ.中… Ⅲ.①罗尔纲-文集 ②中国-历史-研究-文集 Ⅳ.K207-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1)第22836号
责任编辑 周兴泉
责任校对 李小冰
版式设计 李建
数字编辑 周晏
出版发行
社址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 100720
电话 010-84029453 传真010—64030272
网址 http://www.cass.net.cn
经销 新华书店
印刷装订 1201印刷厂
版次 2001年7月第1版
印次 2001年7月第1次印刷
开本 880×1230 1/32
印张 12.5
插页 2
字数 295千字
印数 1-2000册
纸书定价 31.00元
凡购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如有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出版说明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是根据李铁映院长的倡议和院务会议的决定,由科研局组织编选的大型学术性丛书。它的出版,旨在积累本院学者的重要学术成果,展示他们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就。
二、《文选》的作者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资深专家、学者。他们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文选》中所收学术论文,以作者在社科院工作期间的作品为主,同时也兼顾了作者在院外工作期间的代表作;对少数在建国前成名的学者,文章选收的时间范围更宽。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研局
1999年11月14日
编者的话
罗尔纲(1901—1997年),广西贵港市人。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后,随校长胡适学考证。1932年,从辨伪考信走上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道路。1934年,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考古室整理艺风堂金石拓本。1937年,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清代兵制。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调入近代史研究所,任一级研究员。建国后曾长期在南京从事太平天国文物、文献资料的调查发掘与整理编纂工作,并兼任南京大学教授。1956年,他主持创建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1964年工作完竣,始返北京工作。1997年,在京病逝。
在70多年的治学生涯中,他出版了有关太平天国史、清代兵制史和《水浒传》研究等的学术专著约50种,发表文章400余篇,计800余万字,搜集、整理、编纂出版太平天国文献和资料3000万字。他对太平天国史和清代兵制史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成绩卓著的历史学家、考据学专家,太平天国史学研究一代宗师,深为国内外学者所推重。他的研究工作既体现了他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又反映了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不断提高理论认识,不断批判继承祖国史学传统,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综观他的一生,其治学有以下几项特点:
一、披荆斩棘,辨伪求真。他受五四时期辨伪求真风气的影响,对太平天国史料真伪产生怀疑,为了求真和传信,他立志对太平天国史料先做一番考订的苦功夫,也就是他所说的“清道夫”的工作。为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在这块真伪不分、荆棘丛生的太平天国史料园地上辛勤耕耘,共撰写了13本考证文集,约300万字。对涉及太平天国史的重大史实、重要史料、有关人物等等,都一一作了考证、辨伪、订谬。其中如《洪大全考》、石达开假诗考、李秀成自述原稿考等都是名篇。有学者论他这项工作“不知为多少人扫清障碍,开拓了通往历史科学殿堂的道路”
[1]
。对于他一生最大一部力作《太平天国史》,他更是全部以考证的结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去写成,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赞扬。
二、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创新。他认为科学事业要靠众人来推动,有一得之见,即可发表出来,供大家讨论,以推动问题得以及早解决。只要他认定自己是对的,就毫不瞻前顾后。他从不人云亦云,他的结论常是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因此常常不易为人所接受,甚至遭到激烈的反对。但他有那样一种胸怀:一个科学家应该想到的不是当时人们对他的辱骂或表扬,而是未来若干世纪中人们将如何讲到他。终其一生,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创新的学术事例是很多的。譬如他批判吸收中国纪传史体裁,类别区分、寻求便易等优点,又采用增加“序论”,作综合概括的叙述,去弥补纪传体“大纲要领,观者茫然”
[2]
的缺陷,改革而成综合体裁。他以新创的这种体裁写成的《太平天国史》,以纵向看,可知历史发展的脉络,从横向看,则能了解丰富具体、生动复杂的史实。整部史书有骨有肉,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著作。
[3]
为我国的撰史方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又如他首创了运用书学八法去考定《李秀成自述原稿》的真伪。再如他考定《水浒传》原本只有七十回,著者为罗贯中,其主题思想是要反对宋王朝建立新政权的,而其后续加的二十九回半,则是以宣扬忠义为幌子,来发泄著者对朱元璋诛杀功臣的不平。这样就推翻了《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一部奴才传的论断,为《水浒传》恢复了光辉的名誉。他虽然知道这个问题已经悬而未决四百多年了,近60年来又统一于原本为百回本《忠义水浒传》一说,要突破这个框框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一如既往,坚信科学真理是会愈辩愈明的。
三、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他能为科学而坚持真理,也能为科学而修正错误。他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勇于承认错误,欣然去改正错误,在一生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之中,向前迈进,然后方有利于人民的科学研究事业。”
[4]
我们翻开他的著作,就会看到不少例子。如这是接受某某的意见而改正的,那又是受了某某的启发而放弃的。像《太平天国史》引证到的人,“至少在50名以上,其中好些是中青年”
[5]
。所以这部书也可以说是融会众长、采纳百家之言的结晶。
四、刻苦学习,锲而不舍,不断前进。他编了一本《困学集》、一本《困学丛书》,都取义于古语“困而知之”。他说:“因为我一生治学,都是从不知,经过困难,奋力学习以求知的。”
[6]
例如他制作清代人口表,不懂统计,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罗尔纲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