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创作原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网络文学创作原理(创意写作书系)/王祥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
ISBN 978-7-300-20930-2
Ⅰ.①网…Ⅱ.①王…Ⅲ.①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创作研究Ⅳ.①I20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39202号
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 46.00元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网络文学创作的基本理念
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属性、功能与创作方法
第二章 网络文学的主要写作策略
第三章 网络文学的形态
第四章 网络文学的伦理表达
第二部分 网络文学的世界设定
第五章 世界的功能与设定原则
第六章 与现实接壤的世界
第七章 奇幻小说的世界
第八章 东方神话世界
第九章 科幻世界
第三部分 网络文学的人物创设
第十章 主角与人物关系创设
第十一章 情欲对象与情感对手
第十二章 敌人与竞争者
第十三章 功能性人物
第十四章 人物的类型属性与类型人物
第十五章 人物性格创造
第四部分 网络文学的故事创造
第十六章 故事的功能与基本构成
第十七章 情节与细节创造
第十八章 穿越、重生、架空
第十九章 母题、原型与主题
后记
附录一
附录二
返回总目录
导言
本书旨在探究网络文学的创作原理与创作方法,为创作者与研究者提供网络文学创作的专业意见。第一部分重点表达网络文学创作的基本理念,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重在阐述具体创作过程中的方法与技艺。
网络文学面向大众,是大众文艺谱系之一员,具有欲望叙事的属性,为大众提供情感体验与快感补偿的功能,具有神话性故事形态和类型化的作品形态,因此创作者在世界设定、人物创设、故事创造等方面,需要采用与网络文学属性、功能、形态相应的写作策略与写作方法。网络文学是在大众文艺的源流中发生发展的,所以其创作问题需要放在整个大众文艺谱系中,相互印证,才能得到清晰的回答。
本书强调人类愿望与人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网络文学与整个大众文艺中通行的创作原理与创作方法,最终的依据都在人的精神需求。写作者从人类生命情感深处开掘出联通创作行为的道路,才能到达读者的内心,需要下工夫研究、体察人类的精神世界,把握人的永恒需求,而不是一时的市场潮流。市场永远充满意外,而人心的世界却有路可循。掌握人心,掌握创作原理,可以让写作者少走弯路,写出符合读者期盼的作品,作者也就能够享受写作的快乐。
本书所涉及的网络小说、部分电影电视作品,可在书后一览表中查询基本信息,谨此向所有的作家、艺术家表达敬意。
第一部分 网络文学创作的基本理念
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属性、功能与创作方法
第二章 网络文学的主要写作策略
第三章 网络文学的形态
第四章 网络文学的伦理表达
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属性、功能与创作方法
网络文学是通过互联网发表传播的大众文学,目前主要是指网络连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版权运营的长篇小说。
网络文学的属性、功能与创作方法问题,对于写作者来说是有关“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和“如何做”、“我的工作意义何在”的问题,是需要优先确定、认真辨明的问题。
一、网络文学的大众文艺属性
网络文学反映大众愿望、价值观与情趣,它与神话、民间故事、明清小说、大众小说、大众电影电视剧具有显著共性,是为大众服务的“欲望叙事”,具有相似的愿望—动机—行为主题谱系,主角为获取权力、财富、爱情,或者为获得超能、长生、成神成仙的目标而努力,故事的核心关切是个人的欲求是否能够满足,以此赢得受众的私欲认同。它们都是大众文艺的成员,互相影响,不断传承,网络文学正是在这个欲望叙事传统的影响中发生发展的。网络文学创作问题的研究,需要在大众文艺谱系中,明晰其彼此影响的关系,从中得到各种创作问题的启示。
(一)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学
由于网络文学欲望叙事的性质,以赢得大众支持为努力方向,并且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较为“通俗易懂”,因此按照既往的学术观念,它被一些论者当做是通俗文学,以与关注公共领域问题、艺术形式创新的各类精英文学相区别,但是这个定性不妥当。
“通俗文学”的概念隐含着“品位低俗”的暗示,也具有“可以低俗”的诱导作用;“通俗”也意味着在野,不是社会主流,难以进入文学殿堂,有以身份定地位的倾向,这既不公平,也不负责任。
“通俗文学”、“通俗文艺”的主张者,认为它们提供娱乐、消遣功能,并以此对“通俗性”进行辩护。然而,在阅读、观赏实践中,“娱乐”与“消遣”,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大众文艺的接受反应心理,那些被《红楼梦》、《泰坦尼克号》、《后宫·甄嬛传》(参见流潋紫:《后宫·甄嬛传》(修订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根据该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引起了社会轰动,并深受其他国家地区观众的热捧。)感动得不能自已的受众,是在娱乐消遣吗?为什么这些作品令受众如此着迷呢?受众是因为这些作品的“通俗性”才喜爱它们的吗?
现代大众文学对于现代思想的传播,对于普通人的人格建设的作用十分巨大,即以民国以来的报纸连载小说而论,刘云若、张恨水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崇尚自尊自立的价值取向,金庸作品中的自由平等思想、民族国家意识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都难以用“通俗文学”来涵盖之。在现代工商社会的文化教育背景中,大众文学、大众电影、电视剧越来越消弭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它们是在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是大众文化生活的主流形态。目前的网络文学面向青年群体,作者与读者很多都受过高等教育,读者在整体知识水准上、精神追求上,与作者并肩而行,虽然也为欲望叙事所吸引,但显然不是作品的“通俗性”内容所能满足的,他们对文学作品精神领域的深度、广度提出了更多要求。
把网络文学定性为大众文学,更准确、更能体现大众文艺的属性,也更能体现平等意识,身份标识较为中立,大众文学是正名,如“张生”,通俗文学是小名贱名,如“小张三”,这对于作家的自我认知很重要,可以避免为网络文学的发展设置障碍,也可以鼓励网络作家向更广阔的精神领域开进,鼓励艺术创新,以更为专业的水准为读者服务。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兴起,也刺激了部分从业者自诩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网络文学创作原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