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觉醒:从鸦片战争到南湖红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5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作者简介
代序
第一章 从理想映照现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光辉历程
第一节 人类的梦想
第二节 世纪伟人——马克思与恩格斯
第三节 十月,俄国,阿芙乐尔的炮声
第二章 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良方——从维新到革命
第一节 苦难的中国
第二节 黑暗中的摸索
第三节 走向共和——辛亥革命
第三章 北洋时代
第一节 袁世凯时代
第二节 后袁世凯时代的北洋政府
第三节 失败的护法运动
第四章 青春中国的觉醒——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节 大国博弈——巴黎和会
第二节 还我青岛——爱国热潮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路
第一节 催化剂——第三国际
第二节 中西方文化的再思考
第三节 风起云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第六章 建党的绸缪
第一节 来自俄国的援助
第二节 寻找并宣传真理
第七章 建党伟业的完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节 20世纪初的“80后和90后”——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
第三节 曲折的建国路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陈杰
80后,浙江杭州人,从小就对历史书沉迷不已,后选择历史为求学志向,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现供职于杭州某博物馆研究部,目前已有《日本战国史》、《明治维新——改变日本的五十年》等多本著作出版。
贾保倩
80后,河南南阳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系。在中原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中选择了历史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研读的方向。喜读书却并不呆板,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念将著书立说作为自己一生追逐的理想。
代序
时光如梭,匆匆九十载,如云似烟。站在2011年的今天,回望1921年,期间沧海桑田,昔日烽火连天,军阀混战,强敌入侵,民不聊生的中华大地,如今正以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上,吸引着全人类的目光。
说到建党,我的脑海中如时光穿越般闪过中国近代历史的种种。从鸦片战争的硝烟,到八国联军的炮火;从辛亥革命的激越,到五四运动的昂扬;一幅幅如泛黄老照片般的历史画面将我们的记忆拉回到那个慷慨悲壮而又惊心动魄的年代。
如何来写好这一段历史,着笔处也曾反复踌躇,作为80后的我们并没有老一代史学家那样卓见的笔锋,也没有90后新锐作家那样前卫的思维。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曾经在课堂里认真听讲历史课的场景。
中国近现代史是我们这一代人高中时代的必修课,但在那个懵懂的时代,历史很多时候变成了以“标准答案”为主导的课程。在我们摇头晃脑地背诵那些“标准答案”的时候,心里多少有着难解的疑惑。
诸如教科书上告诉我们:太平天国证明了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仅此一句话不由得让我们疑窦重重。这如何证明呢?太平天国运动本身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没能为近代中国指明一条出路?
再翻过几页,教科书又告诉我们:戊戌变法证明了中国不能走君主立宪的道路。我们又困惑了,为什么同是亚洲国家的日本却可以成功转型为君主立宪进而成为强国,中国却不行呢?教科书上写得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成为一纸空谈,问题何在?
又翻过几页,教科书又告诉我们:辛亥革命证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那么,这种软弱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只是因为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吗?领导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们究竟在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
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当时困惑过的问题。只有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对“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命题给予充分的证明。
所以,在这里,我们也不腆大胆,希望能够借助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来试着对这些曾经因为教科书的语焉不详而引起我们困惑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解答。这些解答或许并不能让每个人满意,但是,我们希望这些解答能提供给人们一个思考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数千年以来为追求理想社会而不断探索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在今天的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仍然受到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中国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年代,正是中国政治黑暗、国家饱受欺辱、人民穷困不堪的最艰难困苦的年代。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当时“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作为当时传入中国的一种思潮被接受,中国知识分子仅仅把它当作解决中国问题的“药方”之一。但它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和与中国环境的契合,使它最终成为指引中国走向独立、自由、民主的明灯。在我们看来,这绝对不是偶然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近代史对于今天的时代发展尤其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走过了28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从呱呱坠地到成长成熟,历经艰辛与磨难,终于变得坚强而沉稳。我们的祖辈见证了这段风雨,而历史也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刻痕,但更多的是回首时那欣慰的笑容。作为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在他们千辛万苦打下的天地里茁壮成长,虽不曾经历那时的惊心动魄,却在他们的音容笑貌里感觉出那段历史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第一章 从理想映照现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光辉历程
第一节 人类的梦想
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与理想国
人类从来都没有放弃追逐梦想。
对大海的向往成就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对天空的向往成就了蛛网般密集的国际空中交通网,对交流的向往成就了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对太空的向往成就了航天工业的蓬勃发展和无数科学幻想作品的问世。
那么,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成就了什么呢?
从古到今,无数的哲学家、思想家在探讨着同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人类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们从各自的时代背景、思维模式、道德标准等方面出发,给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几乎与哲学同时诞生。在中国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先贤孔子所说的一段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红色觉醒:从鸦片战争到南湖红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