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中译本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 薛鸿时

瑞典文学院于1953年作出一项很不寻常的决定:把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在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尽管丘吉尔著作等身,早年确实发表过长篇小说,但是,瑞典文学院授奖给他绝不是基于纯文学的理由,而是为了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朽功勋。授奖时间的选择也很耐人寻味,因为那一年丘吉尔恰好完成这部卷帙浩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丘吉尔的名字是与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斗争及胜利紧密相连的。战前,他就以其远见卓识无情揭露希特勒的种种阴谋诡计,强烈反对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在他担任战时内阁首相兼国防大臣期间(1940--1945),尤其是在英国单独作战的危急关头,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领导英国顶住了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挫败了德军入侵英伦三岛的"海狮计划"。1941年6月22日,当希特勒背信弃义,突然袭击与德国订有友好条约的苏联时,丘吉尔当天就发表广播演说,全力支持苏联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他是英、美与苏联结成伟大同盟的主要设计师;丘吉尔当时已年届古稀,仍以钢铁般的决心、不知疲倦的精神日理万机,亲自部署从欧洲、地中海到北非、中东、远东等广阔战场上的大小战役,他甚至还深入地研究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种种技术的细节,为战胜法西斯贡献出全部力量和智慧。他冒着德国飞机、潜艇截击的巨大风险,频频在英、美、苏联之间奔波,协调盟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分歧;他魁梧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战壕里、弹坑边,以刚毅不屈的神情伸出食指和中指,作出象征最后胜利的"V"字手势;他经常发表激动人心的广播演说,鼓舞人们的斗志,决心把战争进行到底,一定要迫使德、意、日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正如瑞典文学院院士G.利列斯特兰德在颁奖仪式上对代表丘吉尔前来领奖的丘吉尔夫人所说的:"在黑暗的年代里,他的言语以及与之相应的行动唤起了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们心中的信念和希望。"该院士还借用丘吉尔著作中的一句话来描述丘吉尔本人:"在人类冲突的领域里,以前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如此众多的人都应该深深地感激一个人。"
在每年仅有一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人中,丘吉尔占有特殊的地位,瑞典文学院院士S.齐凡尔茨在颁奖词中说:
"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然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我们认为,这样的评价既是崇高的,又是中肯的。

早在丘吉尔担任战时内阁首脑以前,他就是一位活跃在英国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作家、演说家和政治家;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丘吉尔战前的全部历史只是为他在战时取得辉煌业绩做准备而已。
温斯顿·丘吉尔爵士(Churchill,SirWinston,1874-1965)于1874年11月30日生于英格兰牛津郡布伦海姆宫。
他的家庭是英国最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他是英国安妮女王时代的名将马尔巴罗公爵一世的嫡派子孙。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是马尔巴罗公爵七世之子,曾任财政大臣和下院保守党领袖。他的母亲珍妮·杰罗姆是美国金融家列昂纳德·杰罗姆之女,性格开朗,善于交际。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日后走上政坛准备了有利的条件,他那一半美国血统促使他终生致力于加强两大英语民族的团结。
丘吉尔幼年时代并没有从他那热衷功名、忙于社交的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照料,但慈爱的保姆爱维莉丝特太太却让他充分享受到人间的温情。七岁时,他住进圣乔治寄宿学校。他十分淘气,常受老师的责打,是出名的"难管教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尤其是拉丁文。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小喜欢用一套玩具士兵玩调兵遣将的游戏,以及他特别爱好历史、地理这两门功课。
丘吉尔十三岁时进哈罗公学,但入学考试时拉丁文交了白卷。两年后转入军事专修班,这个班被功课好的同学们嘲讽为"笨蛋们的乐园"。十八岁时,他投考英国皇家军校(桑赫斯特军校的前身),考了三次才勉强被录取,但因分数不高,只能进骑兵专业。父亲写信骂他"丢人现眼",但他并不气馁,回信表示他会以实际行动来回答父亲的责难。二十一岁时,他从军校毕业。这几年他刻苦努力,学业大进,在一百三十名学生中,他的成绩已升至第二十名。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第四骠骑兵团任中尉。同一年,伦道夫勋爵和爱维莉丝特太太都病逝了。
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爆友,丘吉尔利用假期访问古巴,随西班牙殖民军的一支分遣队深入原始丛林作战。回国后,他写的战地报道在英国《每日记事报》上发表。1896年,丘吉尔随团调往印度,驻扎在班加罗尔,他暇时刻苦自学以弥补以前所受教育的不足。他最感兴趣的书是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以及历代政治史。第二年,他以《加尔各达先驱报》记者身分参与镇压北部山区游牧部落起义的军事行动。
1898年,丘吉尔被调往埃及,亲身参加了镇压苏丹起义的恩图曼战役。他的印度战地报道文集《马拉次德野战部队记实》出版,受到舆论界的注意;翌年,他的苏丹战地报道文集《河上的战争》以出色的描写技巧赢得了评论界高度的赞扬。
1899年,丘吉尔在南非的经历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瞩目的名人。那年十月,他辞去军职,以《晨邮报》记者身分赴南非报道布尔战争①。他乘坐的一列军车遭到伏击,他挺身而出指挥作战,使其他人得以乘机车逃走,但他自己却当了俘虏。后来,他奇迹般地从俘虏营中只身翻墙逃出,在当地唯一一家英国人开的煤矿的井下躲避了好几天。在这期间,英国报纸早就报道了他的事迹,人们都在关心他的命运。因此,当他于十二月安全到达英属领土德班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翌年,二十六岁的丘吉尔就当选为下院议员,从此步入政界。
1900年,他又出了两本通讯文集:《从伦敦到莱迪史密斯》和《伊恩·汉密尔顿的进军》。同年,他的长篇小说《萨伏罗拉》也出了单行本。这是丘吉尔唯一的纯文学作品,写的是一个虚构的国家"劳拉尼亚"内战中的故事。男主人公萨伏罗拉是一位青年政治家,他英勇机智,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具有一切令人羡慕的优秀品质。他憎恶暴政,决心推翻军事独裁统治。军事独裁者派自己美丽的妻子露西尔去探听萨伏罗拉的密谋,但是,她却转而同情他的事业并且爱上了他。书中的战争场面非常生动,起义者经过激烈的巷战终于占领了独 ............

书籍插图:
书籍《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插图1
书籍《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