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须知·名贤集--中华蒙学经典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童蒙须知
前言
原叙
衣服冠履第一
言语步趋第二
洒扫涓洁第三
读书写文字第四
杂细事宜第五
名贤集
前言
四言集
五言集
六言集
七言集
附录
《童蒙须知》全文
《名贤集》全文
中华蒙学经典
童蒙须知 名贤集
孟琢 彭著东 译注
中华书局
童蒙须知
前 言
《童蒙须知》(一名《训学斋规》)是宋代大儒朱熹撰写的一部童蒙读物。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世称朱子。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为杰出的儒学大师,在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蒙学在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将一个人的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目的、规律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是“小学”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由于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小学”期间当以实践、养德为主。他在《小学原序》中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由此可见,“小学”教育应以生活实践为主,在具体的洒扫应对中涵养德行、培养习惯,从而扎下“修齐治平”的根基。这一根基为童蒙打下生命的底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朱熹在政事、治学之余,亲自编写了一些童蒙读本,其中用力最勤、影响最广的当属《小学》一书。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令亲王、驸马、太学生都要讲读此书,清雍正帝亲自为《小学集注》一书作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童蒙须知》是朱熹《小学》之外的另一部重要的蒙学著作。它内容详实、语言精练,体现出朱熹蒙学思想的整体特点和基本内容。《童蒙须知》中说,“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这正是要从生活实践的层面入手,展开蒙学教育,为儿童奠定“修身治心”“穷理尽性”的基础。具体而言,朱熹从“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杂细事宜”五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儿童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涉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细节。在整体上,《童蒙须知》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首先,《童蒙须知》是一部脚踏实地、细致入微的书。朱熹身为一代鸿儒,其学包罗古今,颇有经天纬地之气象。但在《童蒙须知》中,他却字字句句落到实处,细致绵密地关注了儿童生活的点滴,将生活规范与德行涵养全方位地统一起来。例如在谈到穿衣时,他将穿衣、理衣、洗衣、补衣的规范一一道来,看起来更像是母亲的细声嘱咐,而不是一代大儒的谆谆教诲。事实上,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正是朱熹用心周到之处。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宏伟的事业,均由具体入微的努力而得来。因此,想要培养儿童的自立与自律,就必须深入到生活的实处,在细节中养成儿童的素质与品德。又如朱熹谈到晚辈和长辈并行时的规矩,说道:“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陪同长辈出行,为何还要不断变换位置?事实上,这一左一右的位置变换,正是朱熹用心细致之处。古人以右为尊,如《史记》中说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古代贬官称为“左迁”,因此和长者并立时,年轻人要站在左边,以示尊敬。但行走在路上之时,则要站在道路的右侧——站在外侧,是对老年人的关照与保护。在走路位置的变换中,将对长者的尊敬和对老年人的关怀完美融合,体现出浓郁的人情美,这正是《童蒙须知》中礼仪规范的魅力所在。
其次,《童蒙须知》是一部用意深刻、暗合道妙的书。朱熹学养深厚、思想邃密,蒙学思想是他浩瀚的儒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朱熹的蒙学和儒家的思想传统密不可分,具有他人难以比拟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底蕴。《童蒙须知》种种行为规范的背后,蕴含着儒家思想的精华。例如:“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仁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谓“吾道一以贯之”,指的便是忠恕之道。仁恕的精神实质是对他人一份真切的理解与关怀,在朱熹提倡的行为规范中,便体现出“仁”的精神。开门要轻,是体谅门内人的感受,不要惊吓到他们;在坐席上要收敛身体,是体谅同坐人的感受,不要挤迫到他们。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行为,正是仁道在生活中的落实。童蒙在践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涵养心中的暖意。
我们看到,《童蒙须知》用心缜密、贴近生活,为儿童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性。与此同时,《童蒙须知》立意高远、用心深切,和儒家经典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虽为“小学”,却时刻不离“大学”的高度。在朱熹宏阔境界与深厚学养的统摄下,这两方面特点融合无间,让《童蒙须知》兼具教育性、生活性、实践性、义理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与价值,体现出“知行合一”的气象。《中庸》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正可用来评价此书。明确了《童蒙须知》的特点与价值,我们也便清楚了如何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运用《童蒙须知》了,一言以蔽之,要做到实践与说理相结合。一方面,让孩子从生活细节做起,端正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方面,要为他们阐明这些生活规范背后的深意,结合其他儒家典籍,进行融会贯通的传统文化教育。
最后,介绍一下本书的版本情况。《童蒙须知》由于篇幅短小,历代少见单刻本,大多收录于各种丛书之中。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朱子全书》中,整理者“以《童蒙须知》(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本)为底本,校以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本及《训学斋规》系统的《大全集补遗》及《说郛》本等,订正了一些讹误”。我们认为,这一整理是科学而严谨的,故采用《朱子全书》中的版本。
原叙
〔1〕
夫童蒙之学
〔2〕
,始于衣服冠履
〔3〕
,次及言语步趋
〔4〕
,次及洒扫涓洁
〔5〕
,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
〔6〕
,自有圣贤典训
〔7〕
,昭然可考
〔8〕
,当次第晓达
〔9〕
,兹不复详著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童蒙须知·名贤集--中华蒙学经典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