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人间世、养生主、应帝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总导言
《人间世》:乱世之中的生命哲学
第一讲 遭遇人世间的阴暗面
庄子笔下的人间社会
轻用其国的后果
先自度而后度众生
老庄哲学的根本原则
以他人之恶显自己之美
仁义之道的困境
古往今来的这些事
圣人也难过的关口
第二讲 从祭祀到心斋
端而虚,勉而一
委曲求全的功夫
此斋非彼斋
全篇的重中之重
与人交往,与天交往
这才是心斋的大用
万物顺化于我心
第三讲 为人处世的大原则
春秋末年的国际关系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庄子的心理学
古时候的饮冰者
普天之下有两条大戒
哪些原则犯不得
事亲、事君与自事其心
菜市场上的哲学思考
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第四讲 言行与美恶的法度
溢美与溢恶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带着竹片上路
庄子笔下的众生相
就像在描述现代的事情
在言和行之间
乃以兽心喻人心
国家太平祥和的标准
美成与恶成
在逆境中得大自在
第五讲 螳臂当车与养老虎哲学
天下乌鸦一般黑
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分野
行走江湖的灵丹妙药
不足为外人道
在历史上玩太极功夫
螳臂当车一何怒
把老虎养得跟猫一样乖
精通养老虎哲学的人
庄子传下的绝招
第六讲 不材之木是谓神木
散木与散人
中国民间的树崇拜
形散而神不散
你用什么来安享天年
老栎树的保命秘术
以不材而享尽天年
成材带来的祸事
谁愿意成为牺牲品
第七讲 以无用而得大用
古代的社会保障体系
把坏事变好事
转境是做人的诀窍
宁跟狂人打交道
楚狂接舆的凤兮之叹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要无用得恰到好处
《养生主》:游刃有余的无上修为
第一讲 缘督以为经
生命中的决定见
大道的眼中没有善恶
如何行于中道
第二讲 以无厚入有间
在音乐与舞蹈中宰牛
向无障碍处下刀
怎样练就游刃有余的功夫
学会时空大挪移法
第三讲 安时而处顺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保持豹子那样的敏锐性
观察修行的尺子
薪火相传,无穷无尽
《应帝王》:寓言中的人间智慧
第一讲 逍逍游于无何有之乡
禅宗公案的先秦版
文明时代的种种弊病
地球是个大面包
饭箩里躺着饿死汉
要看到自己能耐的半径
古人的太空梦
我们头上还有老天爷
道家治天下的方法
大道手中的棋子
无为而无不为
怎样来看待神仙之道
第二讲 无相可相的大道境界
列子遇见了大相师
游戏在一死一生之间
相面大师落荒而逃
像万花筒一样随意变化
衡量道行的一把尺子
第三讲 用心若境,不将不迎
羚羊挂角无踪迹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
七窍开而浑沌死

冯学成先生请我给他的大作《禅说庄子》系列丛书作序,我是诚惶诚恐,不敢答应的。一方面我不是这行的专家,对中华文化只是爱好而已。兴致来了,茶余饭后,与学生后辈们侃一侃还行。要为此恢弘大作作序言,实不敢当。另一方面,大凡一本名著,作序者常常是高官名仕,自惭不在其列。而且那些序言常常是官样文章,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知其意,不仅于书没有增色,反而给人以互吹互擂之嫌。所以,我一贯不为人作序,自己的书也从不请人作序。
春天的一个早上,细雨霏霏,我坐在香港的家里看海。冯先生来短信了,提及写序的事。他说“写序之事本应在因缘之内,相识相知方可为”。我十分赞同冯先生的话,写序为因缘之事。想想我对《庄子》的欢喜,对作者的印象,对年轻学子聊聊在现代学习《庄子》的意义,恐怕也不好推辞。这就是我最终还是答应冯先生来写这个序的原因。
大家熟知,大凡在内地召开学术会议,主持人或一开始出来讲话的,常常是一位有分量的官员,介绍出席会议人员,欢迎各位莅临。而同样的学术会议若在香港举行,我们一般邀请一位学生(更多的是一对男女学生)来主持会议,介绍来宾,介绍会议,天南海北聊一聊,一场严肃的学术会议就这么轻轻松松开始了。如果我们把一本书比作一次学术会议,那么“序言”就好比是一开始出场的那位致欢迎词、介绍来宾的主持人。我这个序言,姑且就当作香港学术会议上的学生主持,大家会曲谅其无知、外行、肤浅及幼稚吧。
(一)
我喜欢读书。读书的重要性不在于读多少书,而在于读什么书。我逛书店,常常逛了两三个小时,还找不到一本满意的书而离开书店。家人和朋友常常责问我:“你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我说:“买一本不应该读的书回去,不更浪费时间吗?”所以,我读书是很“挑”的,要读好的书、一流的书。
《庄子》就是一部超一流的书,是一部奇书。曾经有一位美国华人问我:“年轻华人,如果只要求他们读一本有关中国文化的书,应该读什么书?”我说:“《庄子》。”“两本呢?”“就读《庄子》和《唐诗三百首》。”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这说明了我对《庄子》的欢喜。我对《庄子》的欢喜,回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缘由。
首先,是《庄子》的“文学性”。《庄子》最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庄子》不仅有思想,有哲理,也有丰富多彩的故事和神话,文字极其华丽,想象无比广阔。其余诸子的著作,也都很经典,也都是不朽的著作,充满了大智大慧。但多数比较抽象,比较枯燥。读那些书,很像一位手执教鞭的父亲,站在你面前给你讲人生哲理。你在他对面坐着,一句句记下来,你也承认他讲的都对,但不乏被迫而敬畏的感觉。《庄子》不一样,读庄子的书,更像与一位朋友在交谈,你没有一定要听从他的压力。他会像朋友一样告诉你生活的智慧,生动有趣,妙语连珠,很多成语出自《庄子》就是其“文学性”的一个佐证。
其次,是庄子的“自然性”。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我欢喜庄子重视“天”与“天道”。这个“天”,不是sky,是“自然”。书看得愈多,走得愈远,活得愈久,愈觉得人的渺小。现代许许多多的灾害都是人酿成的,人对“天道”、“自然”的违逆和忽视,最后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赞成庄子“人不助天”的观点。庄子的自然性,还体现在对事物“顺其自然”上。这里的“自然”不仅包含了“原由”(规律),也包含了时间、空间因素。凡事都是有规律、有“因”的,与时空有关。同样一句话,早说了十年,可能就要坐牢。如果十年以后再讲,可能会被人们奉若金科玉律。所以,过于执著不如顺其自然。也就是说,“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或者像《易经》中讲的“君子待时而动”。
再次,是庄子的“独立性”。庄子不 ............

书籍插图:
书籍《禅说庄子:人间世、养生主、应帝王》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禅说庄子:人间世、养生主、应帝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