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社会认知心理学
郑全全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让阅读更美好
Enrich Your Reading Experience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会认知心理学/郑全全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2
ISBN 978-7-5338-7411-7
Ⅰ.(1)社… Ⅱ.(1)郑… Ⅲ.(1)社会认知-认知心理学 Ⅳ.(1)B84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024664号
书 名:社会认知心理学
作 者:郑全全 著
责任编辑:周 俊
责任校对:陈云霞
制 作: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字 数:38.1万
版 次:2008年2月第1版
版 本:1.00
ISBN:978-7-5338-7411-7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和社会学习传统
第三节 建构主义传统
第四节 信息加工传统
第二章 归因理论
第一节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第二节 相应推论理论
第三节 凯利的归因理论
第四节 贝姆的自我知觉心理学
第五节 控制源理论
第三章 归因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第二节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
第三节 性定型、助人与归因
第四节 情绪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第四章 归因偏差与错误
第一节 对他人的归因偏差与错误
第二节 自我知觉中的归因偏差
第五章 心理控制
第一节 与控制有关的归因
第二节 失去控制
第三节 心理控制与消除紧张
第四节 心理控制的效果和个别差异
第六章 社会图式
第一节 社会图式概述
第二节 社会图式的类型
第三节 图式的发展、激活与改变
第四节 社会认知研究中图式的作用
第七章 社会注意
第一节 社会刺激的突出性与鲜明性
第二节 自我觉察
第三节 社会注意的个别差异
第四节 应用环境中的社会注意
第八章 人际记忆
第一节 人际记忆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人际记忆的内容
第三节 影响人际记忆的情景因素
第四节 人际记忆与其他认知过程的关系
第五节 人际记忆的标准和个性因素
第九章 社会推论
第一节 形成推论的过程
第二节 启发式
第三节 对社会推论的回顾
第十章 自我认知
第一节 自我知识的维度
第二节 自我知识的组织
第三节 自我知识与动机
第四节 自我知识与社会比较
第十一章 态度与社会认知
第一节 态度研究中的社会认知传统
第二节 态度改变中的一致性理论
第三节 对沟通者效果的归因方法
第四节 认知反应分析
第十二章 行为与社会认知
第一节 认知与行为的关系
第二节 印象管理
第三节 行为检验假设
第十三章 热认知:动机
第一节 社会认知中的动机概述
第二节 动机性推论的机制
第三节 积极错觉和各类目标中的动机
第十四章 热认知:情感
第一节 情感概述和情感理论
第二节 情感的社会认知基础
第三节 认知的情感基础
第四节 分离系统的观点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序 言
许多科学家都声称自己研究的领域对理解人类的生命和生活是关键。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环境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都相当自豪地认为,他们所研究的内容,是理解人类生命和生活的根基。但是我认为,理解人的社会行为,是理解人类生命和生活的核心,有关人的社会行为的知识,解释了人的社会本质。
社会心理学,特别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就是有关这类知识的。它们从社会文化和社会情景的水平上解释我们如何与他人交往,解释这种人际交往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及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又如何反作用于人际关系,影响周围的社会世界。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诞生离不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现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理论和新颖巧妙的研究方法,把心理学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并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主流和方向。40多年来,现代认知心理学不仅自身得到迅速发展,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心理学知识的宝库,而且对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石。社会认知心理学就是认知心理学渗透到社会心理学,并与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以有关人类自身和社会关系的认知为研究对象,探索人们如何理解他人和自己。
纵观心理学史,“认知”是早期实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从20世纪初开始,由于行为主义理论在心理学中占统治地位,有关认知的研究被忽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信息论、控制论、语言学,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推动下,心理学家对研究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重新产生兴趣,出现了认知研究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和它40多年来的丰硕成果,使心理学展现了新的面貌和前景,使我们对认知过程的了解大大地深化了。但是,迄今为止,认知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个体的认知过程,很少考虑社会环境因素和人际关系变量。而社会心理学一直是重视“认知”这个概念的,即使在行为主义盛行时期也是如此。从勒温开始,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只有把社会行为作为人们对世界知觉的一个函数,而不是作为对他们的刺激环境作客观描述的一个函数时,我们才能更容易理解社会行为。然而,社会心理学是从人的行为来自社会知觉和社会交往,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认知的,它对人的认知过程本身却缺乏深入、系统的考察。如今,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所形成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从一定意义上说,既是认知心理学的扩展,又是社会心理学的深入。反过来,社会认知心理学将促进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这本《社会认知心理学》比较系统地综合和概括了近年来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如果一定要把本书内容分成几部分的话,那么大体上可以这样看:第一部分介绍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渊源,集中体现在第一章里;第二部分由第二章至第六章构成,主要介绍社会认知的基本构成元素,即社会认知大厦的基本砖块,包括归因、控制和图式;第三部分是有关社会认知过程的,从社会注意延伸至社会推论,由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社会认知心理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