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市场经济:兼容个人、市场、社会和国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9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社会市场经济:兼容个人、市场、社会和国家
主编:朱民 等
ISBN:9787508686929
序一
“德国之谜”的八年探索之旅
——为《社会市场经济》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令人困惑而又着迷的概念。说令人困惑,因为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理念或理想。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其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提出,有很浓的国家资本主义色彩,“二战”之后在备受争议中浮现。过去的70年,对社会市场经济从理论、政治、政策到历史都争议不断。说令人着迷,因为它居然把古典学术中如此矛盾的对立面德国化地和谐在一起,并成为德国战后快速崛起与平稳增长的理论基础。
望文生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三个概念:德国、社会和市场。将这三个概念合为一体,才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立体概念。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就是把市场自由同社会平衡结合起来。关于市场的概念比较直接,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都是强调自由竞争。关于社会的概念就比较有分歧,什么是社会的定义?社会公平?保护弱者?政府调控?而如何把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就更有分歧了。市场为主还是社会为主?市场的作用和社会的作用如何融合、协调?此外,市场的社会含义和社会的市场作用又如何交织与互动?这里没有简单答案,只能不断挖掘。
在编译和写作过程中,我们体会到,1949年后第一届联邦德国政府推行的“社会市场经济”的首要内涵是在战后德国经济实践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企业家精神和促进市场自由化。这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基础。“二战”以前,德国经济包括政治和社会要素。“二战”时期,德国实施高度管制的经济体制。“二战”之后,德国社会不乏维护这种管制体制的惯性。但联邦德国政府顶住压力,毅然废除了战时及战后几年的价格管制,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市场自由化。
社会的概念,则有一个发展过程。首先它意味着在市场自由化过程中打破垄断,其次它要求兼顾社会公平和福利,最后就是打破政府片面、孤立地干预市场的德国传统。社会概念中最为重要的理念是包容、保护弱者,帮助那些没有能力自我帮助的人。这就是社会的责任。
对于市场和社会的融合,德国的理解是十分有趣的。这种理解既否定从“计划经济”的角度理解,即从合法的国家干预到乌托邦式的中央指令型经济,也反对把“自由经济”视为放任经济体遵循内在市场机制的调节。德国经验认为,倘若竞争的市场秩序可以避免垄断,那么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社会的。在这里,德国的概念源自德国的理念、文化和一定意义上的哲学。“社会”概念是德国的完美的市场经济中的应有之义,自由竞争是一种精神,是一切的前提。个人责任和个人努力同样是一种精神,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有帮助弱者的社会救助原则。市场和竞争是实现社会福祉的根本。不过,市场和竞争不会自发形成,需为其构建一个正常运行并且维护人的尊严的制度框架。这里已经超越了竞争秩序,这个制度框架包括社会及社会-政治体制。这就是德国模式。
我们的专业背景大不相同,一位是欧洲历史、政治和人文的专家,一位是经济金融学者,是德国把我们的研究兴趣连到一起。八年前,我们和荣根先生一起,开始了我们称为“德国之谜”的探索之旅。我们首先开始探讨德国货币政策。战后德国的货币政策从管制走向市场化和开放,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宏观货币政策和经济调控框架。这个完整的过程是在怎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大背景下发生和完成的?又是如何促进联邦德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探索的结果是我们第一本合作的书 《德国马克与经济增长》,这本书已经于2012年出版。书出得很不容易,我们三人,一位在北京、一位在华盛顿、一位在科隆,全靠业余时间的电子邮件和电话沟通。我们先从浩瀚的文献中选出我们认为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文章,然后翻译、编整。有趣的是,相对于德国人,我们是外国人,我们更具有国际视野并能更从容地进行比较。我们从世界各国的文献中挑选对德国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和评论,德文、英文、法文,不亦乐乎。该书在国内出版后,德国央行认为这本书很有意义,填补了德国国内对德国货币政策的研究,又由我们组织把中文翻译成德文出版了德文版。真是应了中国“出口转内销”的老话。
在编译《德国马克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又着迷于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统一。这是一段动荡的历史,是一个非常的时刻,是一场危机,也是一个历史的机遇。柏林墙的突然倒塌,骤然间把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的可能性和两个德国是否要重新统一并如何统一等问题提到了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的政府、政治家和人民面前。人民在议论和猜测、市场在动荡、货币汇率在波动、政治家在激辩、外交家在折冲,各种政治方案层出不穷,各种聚会、示威、游行此起彼伏。整个社会在动荡。风起于青萍之末,风是怎么起来的?329天的疾风暴雨,此前此后的前因后缘,整个过程中的谋略、运作和博弈,这一切都让我们着迷。为此,我们于2015年翻译出版了《德国统一史》四大卷和《329天》。
现在,轮到德国之谜的核心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诠释。本书的编整更不容易,时空穿梭。先是从百年文献中找出古典的理论,再找当代的学者,从今天回顾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源起、“二战”后的重生、过去70年的争议。更是不亦乐乎。总算完成了。这样,八年间,我们通力合作出版了七本关于德国的书。
今天,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已经走了40余年,回顾往事,风雨经历,殊为不易。今天在我们建立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探索中,重读德国的经验,不无裨益。我们对参与本书的全体译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中信出版社不计盈利出版我们这本书,表示真诚的感激。我们对乔卫兵总编辑的真诚襄助,惶惶不知何以为谢。
朱民 周弘
2019年2月12日
序二
社会市场经济的源起
2012年,《德国马克与经济增长》一书出版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了一次会议,围绕“德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为何好于多数国家”进行了研讨。德国政治家给中国官员的回答是:“我们让市场社会化。”显然,这一回答完全曲解了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于1948年提出的,由第一届联邦德国政府在1949 ............

书籍插图:
书籍《社会市场经济:兼容个人、市场、社会和国家》 - 插图1
书籍《社会市场经济:兼容个人、市场、社会和国家》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社会市场经济:兼容个人、市场、社会和国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