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内心的恐惧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直面内心的恐惧
弗里兹·李曼
简介
如果你是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却想认识人类性格的差异,那么《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所概括的内容和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性格心理学”入门书。
作者弗里兹·李曼以地球的行星运转原理——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为模式,分类出四种恐惧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以及害怕既定的规律。由这四种恐惧原型为出发点,书中分类出四种与之对等的人格类型——精神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人格。每一章都以理论为开端,从情感、侵略性、环境的角度,并辅以他行医多年搜集到的真实故事,微视每种人格的心理冲突、运作机制,及其行为表征。进而深入患者自幼及成长的环境因素,用重新建构的方式,恢复支离破碎的原始经验,给患者以治疗。
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他人,有助于探索自身恐惧...
目录
译序 漫山遍开的鲜花
序言 战胜恐惧,求得心灵和谐
第1章 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
“分裂人格”特征
把自己藏起来:分裂人格诊断
恼人的渴慕:分裂人格的感情世界
不加修饰的愤怒:分裂人格的侵略性
敏感的新生儿:分裂人格的成因
她们恐惧什么:分裂人格的故事
黑白两色:分裂人格的行为模式
天才与精神异常:分裂人格的多种面貌(1)
天才与精神异常:分裂人格的多种面貌(2)
天才与精神异常:分裂人格的多种面貌(3)
第2章 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
“忧郁人格”特征
零距离:忧郁人格诊断
比亲密还要亲密:忧郁人格的感情世界
温柔的迫害:忧郁人格的侵略性
宠爱或拒绝:忧郁人格的成因
她们恐惧什么:忧郁人格的故事
生命的客体:忧郁人格的行为模式
第3章 害怕改变——强迫人格
“强迫人格”的特征
永远到底有多远:强迫人格之诊断
在掌心里的情感:强迫人格的感情世界
狡猾的愤怒:强迫人格的侵略性
“你不可以”:强迫人格的成因
套路固定的生活棋局:强迫人格的行为模式
第4章 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
“歇斯底里人格”特征
既定即不定:歇斯底里人格诊断
天生情种:歇斯底里人格的感情世界
先下手为强:歇斯底里人格的侵略性
榜样的阴影:歇斯底里人格的成因
她们恐惧什么:歇斯底里人格的故事
谎言筑成的城堡:歇斯底里人格的行为模式
结语
译序 漫山遍开的鲜花
序言 战胜恐惧,求得心灵和谐
第1章 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
第2章 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
第3章 害怕改变——强迫人格
第4章 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
结语
译序 漫山遍开的鲜花
杨梦茹
多年前,当我坐在法兰克福大学总图书馆阅读《恐惧的原型》(台湾版本译名)时,心中有很强烈的惊艳之感,书中分裂与忧郁人格的故事让我惘然惆怅;强迫人格的征象字字浸透着森然的凉意;而且,我不可置信地迷恋上歇斯底里人格的优点。读着读着,往往忘了这是一本专书。当时我就想,希望有一天有机会翻译这本学术扎实、文笔流畅、引人入胜的好书。
《恐惧的原型》出版已届46年,畅销35版,是德文心理学论著中经过岁月洗礼,以及广大读者考验的经典之作。作者李曼从天体运行的离心与向心力之中,厘析出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四种人格;以分裂人格为例,再区分为健康但倾向孤寂独立、轻微分裂、严重分裂,以至病态式的分裂人格。每一章都以理论为开端,继而探究分裂人格的感情世界与侵略性,辅以她行医多年收集到的真实案例,借此深入患者自幼成长的环境因素,用重新建构的方式,恢复支离破碎的原始经验,兼具文人之笔、学者著述的双重美感。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时期的心灵创伤是形成神经官能症的主因。1906年11月3日在德国杜宾根(Tübingen)举行的南德精神医师第37次集会上,她的学说遭到自认被心理分析拒于门外的主席侯赫(F.Hoche)的大加挞伐:“对于这种差劲,以医师的立场而言危机四伏的时髦玩意儿,我们不跟着起舞。”坐在台下的荣格(C.G.Jung)起而捍卫,在现场点起了雄辩的烽火。同一场会议上被冷落的还有阿兹海默症的发现者阿兹海默医师(A.Alzheimer)。科技与医学的进步延长了人类的寿命,20世纪末,阿兹海默症①异军突起,不断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无独有偶,21世纪初,被科学主流边缘化了的精神分析疗法,在神经学者运用现代先进的脑部造影术进一步深究脑部实体结构之后,发现弗洛伊德有关意识的看法与当代神经科学观点完全吻合。
处于人生巅峰时期的歌德曾经写过一首小诗,大意是说当她行经一座座喷泉与一棵棵盛开花朵的大树时,常有奇妙的感应,她的心扉因而开启,硬壳被抛却,所以能与神交会。此处的“神”可解释为造物主,因为歌德是泛神论者。翻译这本书时,这首诗中的“硬壳”说不时浮上我的心头,当我译到“毕竟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都有一个模糊地带,有些人对早年的坎坷心存感激,将之转化为助力,因此成就斐然,难道不该更同情且包容那些没有这么幸运的人吗?”时,由衷佩服作者李曼悲天悯人的情怀。如果我们有勇气一探心田上郁黯角落的究竟,那些伪装矫饰与浮夸将变得一文不值;褪却硬壳,豁然开朗,坦荡荡无所惧,人生才不虚此行。
我相信是那个“模糊地带”让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谨以此译作献给我亲爱的老师ThomasRogowski。当初我带着单薄的行囊与依稀的梦想远赴德国,十年之间,我不时茫茫然踩在深山栈道上,脚下的悬崖令我惴惴不安;有的时候我勇气十足,在幽深的榛莽中找寻一线天光;也有一口气想探访春花与秋月的浪漫。感谢她传授我正确、优雅且犀利的德文,以满满的关爱缓和我迷糊的奔闯;那是错失了的童年重现。我从此步履稳健,装备齐全,心情和美。我知道穷山恶水之后必定有一座明丽的村落,狂暴的风雨终将过去,而且还会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直面内心的恐惧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