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与政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7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疆域与政区
作者:
李晓杰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
ISBN:
9787214065322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九州”与郡县:先秦时期行政区划的虚构与现实
1.《禹贡》中的“九州”与“五服”
2.商、周时期的疆土
3.春秋时期的“县”与“郡”
4.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疆域及其郡县设置
第二章 六合一统:秦汉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从“三十六郡”到“四十八郡”
2.西汉的分封
3.汉武帝时期的开广疆土
4.东汉的分封与郡国的变迁
5.十三部刺史与州牧
6.西域都护府与西域长史府
第三章 从“三分天下”到“八王之乱”:三国西晋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曹魏的统一北方与分封
2.蜀汉的“南抚夷越”
3.孙吴的岭南拓疆
4.三国时期两种特殊的行政制度 ——遥领与虚封
5.西晋的宗室分封与永嘉二十一州
第四章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混乱的十六国疆界
2.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
3.南北朝州郡的虚滥
4.北魏“六镇”
第五章 “天可汗”的疆土: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隋的政区改革与域外拓展
2.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
3.三种类型的府制
4.赤畿望紧上中下
5.得得失失羁縻州
6.天宝十节度
7.“安史之乱”与唐疆域的收缩
8.藩镇割据
9.五代十国的纷争
第六章 “强干弱枝”的新尝试:北宋与南宋(含辽金西夏)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1.宋的统一与路制的推行
2.崇宁二十四路
3.宋辽之争与“澶渊之盟”
4.辽、金、西夏的疆域与政区
5.岳飞北伐与“绍兴和议”
6.南宋十六路
第七章 犬牙交错话行省:元代的疆域与政区
1.空前广袤的疆土
2.行省制度与元中期的十一省
3.多层级的复式的地方行政区划
4.宣慰司道与宣慰司、宣抚司和安抚司
5.元宣政院辖区
6.别失八里、哈剌火州、哈密力及澎湖巡检司
第八章 退缩中的疆土:明代的疆域与政区
1.前后期疆域的变动
2.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及提刑按察使司
3.两京十三布政使
4.巡抚、总督的设置及其辖区
5.都司卫所
6.土司
7.长城“九边”
第九章 “桑叶”帝国:清代的疆域与政区
1.统一疆域的形成
2.内地十八省及其属下各级政区
3.改土归流
4.盛京三将军(东三省)
5.伊犁将军(新疆省)
6.西藏、青海办事大臣及其辖区
7.乌里雅苏台将军
8.漠南蒙古二区
9.台湾省
主要参考书目
总序
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
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所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
空间因素对历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历史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亲自考察全部空间。即使能够身临其境,也未必能发现特定空间的概貌和特征,所以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测绘技术还不发达、绘制地图相当困难的古代,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地图的运用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形成“左图右史”的传统。地方志的前身“图经”就是有图有经,其中的图主要是地图。其他一些史籍也往往附有地图,并形成专门的读史地图集和历史地图集。早在公元3世纪,贾耽就曾按《左传》等书的内容编成《春秋盟会图》。1905年问世的杨守敬所编《水经注图》,采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是历史专题地图的集大成之作。公元1137年刻石的《禹迹图》是贾耽《海内华夷图》的简略版,并且立于州学之内,显然是用于教学。
随着卫星遥感、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进步,人们往往以为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OOGLE MAP(谷歌地图)等精确的遥感图像,地图的作用已经不如以前,甚至可以被取代了,这是一种误解。谷歌地图实际上不是地图,而只是遥感图像,所显示的只是地球表层的实际状况。尽管这些图像精确逼真至极,每个点都可以显示具体的经度和纬度,却无法代替能够综合地、抽象地显示特定地理要素的地图。因此,在较大范围的空间内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时,还是需要该区域的普通地图或专题地图,或者相应的电子地图。
何况了解历史所需要的地图并非今天的地图,而是相关时代的地图即历史地图。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那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或多或少会与今天不同。即使自然地理状况变化不大,人文地理要素也必定会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些要素甚至已完全消失,有些要素则当初根本还不存在。这些历史地图必须由研究者按照历史事实和相关的地理状况专门绘制。
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电视台在发布这条消息时就配了一幅地图,使观众知道了它在中国和甘肃省内的位置,也明白了它与甘肃省会兰州以及定西、四川省、白龙江等地名的关系,否则,不熟悉地理的观众往往无法理解有关新闻的意义。要理解历史,更需要配上相应的地图,否则,即使有注释,非专业的读者也不可能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而无法复原出很多今天已经不存在的地名或已经改变了的地形地貌,有不少历史现象就变得难以理解。
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曾选了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根据作者的描述,他是在轮台目送武判官进天山的。今天的轮台离天山数百公里,无论如何看不到天山。但是,如果了解唐朝的轮台是在今乌鲁木齐附近,这个疑问就不存在了。又如,北宋覆灭后,赵构在南京即位,又在金兵的追逼下到达扬州,再渡过长江。如果以为这个南京就是今天的南京,就无法理解当时的军事形势:既然金兵是从北向南进军的,赵构为什么还要从南京北上扬州?实际上,北宋时的南京是今天河南商丘,由此南下,沿着当时的汴渠到达扬州,这样的路线顺理成章。如果将这些内容用地图来显示,标上当时的地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疆域与政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