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在家乡孤独守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编者按
留守儿童:在家乡孤独守望
  留守儿童困局
  毕节之殇
  时代的孤儿
  官民合力 为留守儿童寻找希望
  让留守儿童至少先成为流动儿童
  抓住契机 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型
版权信息
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
《凤凰周刊》授权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荣誉出品
© 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2016© 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2016
本书版权为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所有。香港凤凰周刊有限公司已授权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在亚马逊平台出版发行。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
DNA-BN:ECFP-N00009323-20170117
最后修订:2017年05月17日
出版: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体育场路347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10号
电子邮箱:cb@bookdna.cn
网址:www.bookdna.cn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作者提供电子书出版服务。
本书电子版如有错讹,祈识者指正,以便新版修订。
©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 Digital Media CO.,LTD,2015
No.347 Tiyuchang Road, Hangzhou 310006 P.R.C.
cb@bookdna.cn
www.bookdna.cn
编者按
精神病人、麻风病人、自闭少年、被拐妇女、残障人士、性少数人群……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边缘群体,生活在主流视野外,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绝少交集,就像漂泊在这片土地上的异乡人。因为诸多原因,我们离真正地了解他们仍相去甚远。如何对待这些边缘群体,让他们获得足够的尊重,权益受到保护并避免污名化,是衡量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尺。
《凤凰周刊》一直致力于对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进行跟踪报道,也致力于发现被这个时代所忽视甚至遗忘的群体。现在,我们将过往的关于边缘人群的报道集结成册,希望这本合集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他们的世界,去感受和理解他们的内心,由此多一份共情,也更好地理解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
约翰堂恩说,没有任何人是一座孤岛。
留守儿童:在家乡孤独守望
留守儿童困局
留守儿童是大陆转型期的特殊国情。从发展角度看,是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农村大面积脱贫等红利不可避免的代价。从制度层面看,受困于城乡二元管理的户籍制度等原因,上亿打工大军背后的阴影,即是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得出,大陆留守儿童约6100万,占农村儿童37.7%。与2005年相比,五年间增加了大约242万。这些缺乏父母照顾的孩子,生存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曾长期被忽视。
作为大量输出劳动者的偏远地区,贵州省毕节市屡现留守儿童惨剧。2015年6月9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留守儿童兄妹四人喝农药集体自杀;三年前的2012年冬天,同样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五名街头流浪的留守儿童,因生火取暖被闷死在垃圾箱中。
毕节的困境是全国的缩影。代价如此沉重,大陆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乃至民间机构,都在多方尝试,设法给留守儿童必要的帮助,但目前很多措施收效缓慢、治标不治本。
留守儿童问题,说到底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有关。长远来看,解决城镇化问题,尤其是彻底解决二三线乃至中小城镇的功能健全问题,以及进一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令儿童留在父母身边的根本之道。从当下来讲,尽可能打破城乡二元壁垒,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新市民,让留守儿童至少成为流动儿童,或能更快予以缓解。
留守儿童问题远非官方兜底即可解决,从家长到社会多个环节均需尽责。因此,放松管制,释放民间力量;重塑农村社区建设;以及通过立法及政策敦促留守儿童父母承担必要责任,都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毕节之殇
记者/唐戴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村口公路边一栋三层的白色小楼,如今大门紧锁。这里曾是田坎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张启刚的家。
2015年6月9日,13岁的张启刚带着分别为9岁、8岁和5岁的三个妹妹,在这个小楼里喝农药自杀身亡。这起恶性事件再次引发各界对中国大陆6100万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关注。
两个月来,舆论渐渐淡去,留守儿童的问题依然无解。官方至今没有公布农药的来源,亦无人能够还原四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外界也暂时难以联系到孩子们的父母了解更多情况。
张家的小楼静静矗立在村口,如果不是现场有政府派的人日夜把守,一般人其实很难注意到这栋普通的农宅,更难猜测到这里发生过什么。
小楼边有一个简陋的猪圈,两头100多斤重的猪不时发出哼叫。这两头猪是张启刚一手喂大的,他撒手人寰之后,政府派来把守张家的工作人员也顺便承担起了喂养它们的工作,他们从村民家里买来玉米,直接倒给猪吃。
两头猪显然不知道、也不在乎饲养它们的人已经变换,它们依然快乐地吃食,发出满足的哼叫。这个黔西北小山村里发生过的一切,与它们似乎毫无关系。
“今天清零了”
2015年6月9日早晨,张启刚最小的妹妹、5岁的小咪拿了半个熟土豆,一如既往到田坎乡中心校幼儿园上学。“小咪从脸到脖子很黑很脏,衣服裤子看上去也很久没洗,脸上有点肿,面无表情。”一位村里人告诉《凤凰周刊》。
幼儿园吴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当天对小咪最深刻的记忆是,她在户外活动时拿着呼啦圈玩得很开心,其他如常。而13岁的大哥张启刚(六年级)、9岁的二姐小秀(二年级)以及8岁的三姐小玉(一年级),三人逃学已超过一个月。
邻居张启付的房屋同在马路一侧,他家新修的楼房即将完工,距四兄妹的家仅20多米。他清楚记得,中午休息时见到小刚带着妹妹小秀、小玉在家三楼楼顶玩水,“后来有个女娃被浇哭了,他们就停了”。 忙了一天活,身心疲惫的张启付担心工地上的木头被盗,喝了一杯包谷酒之后,当晚9时许回到在建的楼房边。途经四个孩子的住所,张启付发现政府的五六个干部和老师正在屋内,他放慢了脚步,“听老师好像在劝他们回学校上课,说没有米会给他们买,再给他们买新衣服,带他们去理发。”张启付当时心想:这回安逸了。
田坎乡教 ............

书籍插图:
书籍《留守儿童:在家乡孤独守望》 - 插图1
书籍《留守儿童:在家乡孤独守望》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留守儿童:在家乡孤独守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