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言
修订本前言
第一章 修辞活动和修辞学
一 古老而年轻的修辞学
二 “修辞”这个词
三 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
四 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五 修辞格和修辞方式
六 修辞学的任务、范围和功用
七 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八 汉语修辞学中的古与今
九 怎样学习汉语修辞学
第二章 交际的矛盾和修辞的原则
一 交际的矛盾
二 语言与言语、思维、思想
三 语言世界和物理世界
四 对象
五 自我
六 语境
七 前提
八 视点
九 得体性
第三章  语言变体和同义手段
一 同义手段的多样性
二 语言的同义手段和言语的同义手段
三 修辞活动就是同义手段的选择活动
四 语言变体和同义手段的选择
五 地域变体
六 言文变体
七 社会变体
八 风格变体
九 显性同义手段和潜性同义手段
第四章 意义
一 语言的意义和言语的意义
二 同形异义
三 同义异形
四 社会文化意义
五 个人联想意义
六 语流义和语流义变
七 情景义和情景义变
八 模糊义和模糊话语
九 表达意义和接受意义
第五章 声音
一 声音和表达效果
二 摹声和联绵
三 音节
四 节拍
五 衬词和重叠
六 韵脚
七 平仄
八 谐音
九 语音和歧义
第六章 结构
一 句际关系和结构模式
二 纵横
三 整散
四 长短
五 词序
六 语序
七 话语衔接
八 辞格和衔接
九 插入语和反衔接
第七章 均衡
一 语言的均衡美
二 对偶
三 对照
四 排比
五 顶针
六 回环
七 互文
八 列举分承
九 均衡的局限和超越
第八章 变化
一 语言的变化美
二 双关
三 反语和夸张
四 婉曲
五 相反相成和顾名思义
六 拆字和拆词与释词和析词
七 顿跌和曲说与拟误和存误
八 转类和返源与藏词和歇后
九 镶嵌和偏取
第九章 侧重
一 语言的侧重美
二 反复
三 递进
四 映衬
五 设问
六 反问
七 类聚
八 同语
九 撇除
第十章 联系
一 语言的联系美
二 比喻
三 比拟
四 借代及图示
五 象征和暗示
六 拈连
七 移就
八 仿拟
九 引用
第十一章 语体风格
一 风格和风格学与修辞学
二 语言风格的特征
三 语言风格的形成
四 语体风格和修辞
五 公文语体
六 科技语体
七 政论语体
八 文艺语体的特征
九 文艺语体的分类
第十二章 表现风格
一 表现风格和修辞学
二 藻丽
三 平实
四 明快
五 含蓄
六 繁丰
七 简洁
八 典雅和通俗
九 风格的鉴赏和培养
结语 修辞学和辩证法
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本后记
汉语修辞学
修订本
王希杰 著
商 务 印 书 馆
2012年·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汉语修辞学/王希杰著.—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ISBN 978-7-100-04174-4
Ⅰ.汉… Ⅱ.王… Ⅲ.汉语-修辞学 Ⅳ.H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48963号
所有权利保留。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HÀNYǓ XIŪCÍXUÉ
汉 语 修 辞 学
修订本
王 希 杰 著
商 务 印 书 馆 出 版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政编码 100710)
商 务 印 书 馆 发 行
北京民族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ISBN 978-7-100-04174-4
2004年10月第1版     开本 850×1168 1/32
2012年5月北京第9次印刷  印张 16 1/4
定价:31.00元
序 言
希杰同志的《汉语修辞学》就要出版了,远道来信,要我写几句话作为序言。希杰同志的书我是看过初稿的,但现在只记得个大概,无从把本书的优点充分介绍给读者。我记得翻开这本书就有一个好印象,是因为它不像另外一些讲修辞的书那样,在近于敷衍似的稍微讲讲修辞原理之后,就把几十个修辞格一字摆开,作为读者学习的对象。不,本书不是为讲修辞格而讲修辞格,而是让修辞所要达到的各种目的出来统率修辞格:或者是为了结构的均衡,或者是为了声音的优美,或者是为了语言的变化,或者是为了语意的侧重,或者是为了出语的新鲜,或者是为了措辞的得体。这样就防止了在读者心中产生盲目的修辞格崇拜。
希杰同志这本书讲文章风格也讲得很好。虽然把风格分为藻丽与平实、明快与含蓄、繁丰与简洁这么六体三组也是有所继承,但举例多而切当都胜过前人。我觉得稍微有点不足的是作者忘了说明有一个原则贯穿于一切风格之中,也可以说是凌驾于一切风格之上。这个原则可以叫做“适度”,只有适度才能不让藻丽变成花哨,平实变成呆板,明快变成草率,含蓄变成晦涩,繁丰变成冗杂,简洁变成干枯。这个原则又可以叫做“恰当”,那就是该藻丽的地方藻丽,该平实的地方平实,……不让一篇文章执著于一种风格。综合这两个方面用一个字眼来概括,就是“自然”,就是一切都恰到好处。借用苏东坡的话来说,就是:“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也许有人要说,你提倡自然,岂不是要取消修辞?不,文章要自然不等于写文章可以随便。苏东坡在“文理自然”之后接着说“姿态横生”,这岂是信笔所至所能做到?文理自然而又姿态横生,这个境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接近的。所以不是取消修辞,而是要用加倍的力气去修辞。因为希杰同志没有在他的书里发挥这个意思,我就借写序的机会做点补充。
吕叔湘
1982年9月24日
修订本前言

《汉语修辞学》的修订工作基本结束了,我想起了吕叔湘先生。
重读吕先生的序言,我深深地体会到:前辈学者对年轻学人的关爱和支持是学术进步和繁荣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十年后的今天,年过花甲的我,决心向前辈学者学习,经常关心和尽量支持年轻学人。

我的走近修辞学,归功于杨咏祁先生。
1974年的春天,(我所任教的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杨咏祁先生找我,对我说:“工农兵学员不愿意学习基础理论(作者注:我是讲授语言学理论课程的),他们要求开设实用性的课程,提出开修辞学。你去上修辞学!”
我问:“教材呢?”
回答:“你编写。”
再问:“时间呢?”
回答:“现在就去华西大队,回来后给你一个月时间。” ............

书籍插图:
书籍《汉语修辞学》 - 插图1
书籍《汉语修辞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汉语修辞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