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前言 民间原型批评的新探索
引论 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民间文化因素及原型呈现形态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中的“民间文化因素”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民间原型”的几种形态
第一章 “民间主题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题原型”
第二节 人与仙道幻境关系中的“主题原型”
第二章 “民间主题原型”与“文本细读”
第一节 “桃花源记”与《受戒》《受活》
第二节 “太阳山”与《鲁班的子孙》《泥鳅》
第三节 “动物报恩故事”与张炜的小说
第三章 “民间想象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民间想象原型”的特点
第二节 1980年代小说中的“想象原型”
第三节 19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想象原型”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小说中的“想象原型”
第五节 文本细读:《生死疲劳》与民间想象
结 语
参考文献
前言 民间原型批评的新探索
——“中国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化”研究课题几个理论问题的说明
任何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离不开两个条件:1.新的材料的发现改变了既成的观点;2.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视点的引入,对已有的材料或文本做出新的解释。本文丛试图提出和运用“民间原型批评”的理论与方法,以三项研究成果《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1976年至2009年文学与民间文化关系研究》、《民间英雄叙事与“十七年”英雄叙事小说》、《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努力开拓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关系研究的空间,发掘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民间文化之间深层的精神联系。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化始终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当代文学发展不可忽略的内动力和精神资源。充分揭示民间文化的意义,不仅可以从本土文化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规律,而且能够发现文学史叙述中的民间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形态之间的联系,彰显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民间审美资源的存在形态与价值意义,使中国当代文学与本土经验、记忆、信仰、伦理和历史传统之间建立广泛的精神联系,从而推动民族的、个性的文学发展和建设。
一、从“神话原型批评”到“民间原型批评”
从“民间原型”的阐释维度出发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首先必须要对“原型”、“原型批评”等理论概念作些大致的梳理和阐述。按照荣格的描述,“原型”一词早在犹太人斐洛谈到人身上的“上帝形象”时便已出现,上帝又称“原型之光”。“原型”同时也表示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但对于荣格自己来说,他借用“原型”这个词主要是想说明一种“心理学性质”,并区别于卡勒斯、冯·哈特曼和弗洛伊德等人的“无意识”概念,他认为存在一种“集体无意识”,“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地存在的。我把这更深的一层定名为‘集体无意识’。选择‘集体’一词是因为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它与个性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换言之,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这种“先天的”、“普遍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型”,“原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容,当它逐渐成为意识及可以察觉时便发生改变,并且从其出现的个体意识中获得色彩”。
(1)
荣格所说的原型主要还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可以用来说明与解释一些普遍的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譬如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描述希腊、埃及、叙利亚以及东地中海、西非和西亚等地广泛流传的阿多尼斯神话时指出,当人们目睹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对于植物具有显著影响,而植物特别是谷物的凋谢和复苏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时,他们想象出一个叫做阿多尼斯的植物神(谷神),因为“巫术的一条原则就是只要仿效就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
,于是他们通过哀悼这位神灵的死亡,并进而庆祝他的复生的仪式性表演行为,实现一种美好而又现实的愿望:大地万物复苏、人类欣欣向荣。这种阿多尼斯神话现象至少能够分析出三层含义:
一、相同或类似的神话可以在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反复出现,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说的,“神话造作功能并不缺乏一种真正的同质性,人类学者和人种学者,常常非常惊诧于发现了同一个基本的思想,散布在整个的世界和非常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情状之下”
(3)
。
二、除了不同文化或文明相互之间的传播和影响,神话的重复现象其实正说明存在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思维方式或心理结构。弗雷泽发现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常常会拥有一些大致相似的信仰、仪式、禁忌和风俗传统,其源流可以一直追溯到早期人类共同具有的巫术信仰和仪式行为。在原始人看来,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一种超自然力量或神灵支配的,通过对这种超自然力或神灵的模仿或想象中的“接触”,即通过举行巫术仪式,人们可以获得神的力量,并进而达到驱使、利用和操纵神灵的目的。这种仪式行为实际上已经展开了对于神的叙事,建构了神话,所以泰勒将神话分为“物态神话”(Material myth)和“语态神话”(Verbal myth)
(4)
。
三、无论“物态神话”还是“语态神话”,结合荣格的观点,它们显然蕴藏了丰富的原型内涵,所以加拿大人弗莱指出,“神话是一种核心性的传播力量,它使仪式具有原型意义,使神谕成为原型叙述。因此,神话就是‘原型’”
(5)
。换句话说,“原型”与“神话”的内在联系,使得从“原型”的视野进入对“神话”的探索与阐释成为一种现实可能,这是“神话原型批评”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作为一种批评理论与方法,“神话原型批评”中的“原型”不仅具有特定的人类学或心理学内涵,它更是一种“文学的原型”,借用弗莱的观点,“文学原型”(archetype)“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原型指一种象征,它把一首诗和别的诗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统一和整合我们的文学经验。而且鉴于原型是可交流的象征,原型批评主要关注于作为事实和交流模式的文学”
(6)
。可见对于弗莱来说,“原型”代表了“文学中反复使用,并因此而具有了约定性的文学象征或象征群”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