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研论丛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
陈惇,王向远
宁夏人民出版社
目录
扉页
编委会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出版说明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编者前言
差别与对话
大国和大国学术——中国学术的现状与发展
再论比较文学史上的“恒常危机”
对新世纪比较文学教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想法——与老友新朋沟通对话
探索比较文学教材的新类型——以《译介学导论》和《比较文学学科地图》为例
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及其教材管窥
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本科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
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与历史承担
“宏观比较文学”与本科生比较文学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
王向远教授的“宏观比较文学”课程改革——以学生评价与反馈为中心
本科比较文学教学目的、内容与观念急需关注
对接: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的重要之举
论比较文学教学规范化及其面临的困境
从定义的多元性看教学规范的迫切性——关于比较文学本科生教学的再思考
回归原典与本科“比较文学概论”课的教学
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范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新论
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困惑与解决对策
《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刍议
试论比较文学“普及性”教学目标的完成
通过考试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习惯
本科生“比较诗学”教学研究与探索
我指导比较文艺学博士生的体会
比较文学教学三级模式及不可重复性
从学生角度看比较文学本、硕、博三级教学的若干问题与出路
浅议本科生与硕士生比较文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比较文学学科硕士阶段教学的几点思考
比较文学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刍议
比较文学原理的创新性建构——评曹顺庆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
百年铸新篇,十年磨一剑——评王向远《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
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
后记
文轩人气书店
[点击链接]
——————2014年畅销TOP——————
自卑与超越
[点击链接]
编委会
主编 陈惇 王向远
顾问:乐黛云 张汉良 孙景尧
编委会(姓氏笔画为序):
王向远 王福和 刘献彪 刘洪涛 刘蜀贝
李伟昉 吴家荣 李正荣 陈惇 陈跃红
张铁夫 杨乃乔 孟昭毅 哈若蕙 郝岚
曹顺庆 黄燕尤 谢天振 葛桂录
2008年5月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出版说明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是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的论文选集及相关论题的文章。
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围绕比较文学教学问题,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召开过两次年会,其中前两届年会的论文,在刘献彪、孟昭毅等先生的努力下,以公开出版或内部印行的方式,出版过《中国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等丛刊或专辑,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保留了珍贵的学术资料。从此次的第三届年会(武夷山会议)开始,学会决定今后每两三年召开一次年会,年会论文选及相关主题的文章由学会的法人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具体承办编辑出版事宜,经多方征求意见,论文集名为《比较文学教研论丛》。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不敢称之为“刊物”或“期刊”,但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一种“连续出版物”,每辑顺序编号,这次为第一辑。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是纯粹的学术性论丛,需要出版资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学科发展的大局计,决定对《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的出版予以资金补贴,又承蒙以出版比较文学论著而形成鲜明特色的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这一工作得以实施。我们希望《论丛》能为全国的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界的同行们提供一个发言的空间,为我国的学术文化与高等教育的繁荣尽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
希望得到学界与读者的支持。
陈惇 王向远
2008年5月6日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编者前言
2007年11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武夷山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比较文学教学规范化问题”,着重讨论如何提高比较文学教学质量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根据现实的需要。自从上一世纪70年代末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以来,教学一直是学界非常关心的领域。我们从事比较文学事业的人都知道,教学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学术基地,是比较文学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证。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以后,也始终把教学作为学会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且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职能机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负责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二十多年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比较文学教学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打开局面,二是要完成体制化的过程,三是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好像是一个三部曲,三个方面逐步递进,一步比一步深入地把比较文学教学开展起来。现在,比较文学已经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已经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有关的学科目录和教学体制,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专业和大学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已经普遍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而且建立了几几十个硕士、十几博士点,建立了国家级的学科基地。可以说,局面已经打开,体制化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教学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当初我们大家点的那把火已经燃烧起来,而且越烧越旺。我们曾经盼望过的比较文学教学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已经出现在眼前。二十多年前的遭受的那种冷遇,已经不再。从中国当代学科学术史及学科建设史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但是,高兴之余我们必须冷静地想到:局面打开之后,重要的是如何巩固收获,如何把比较文学教学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我们的身份不再是拉拉队,我们的任务也不再是呐喊。总之,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扩大我们的收获。再说,我们的比较文学虽然搞得这样火热,然而又不得不承认,比较文学教学在我们国家的基础与条件并不雄厚,特别是当比较文学的教学在全国铺开,大面积的工作一开展的时候,就发现我们实际上准备不够,力量不足。尤其是大学本科的教学,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譬如,本科生的比较文学课程到底应该教什么,教多深,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研讨。也就是说,教学质量的标准还没有明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免产生盲目性。还有一些情况值得注意,就是在本科教学上,特 ............

书籍插图:
书籍《比较文学教研论丛》 - 插图1
书籍《比较文学教研论丛》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比较文学教研论丛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