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弁言
南北朝的历史遗产与隋唐时代的正统论
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
“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
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历史是怎样写成的?——郝经雁帛书故事真相发覆
元明革命的民族主义想象
“倒错”的夷夏观?——乾嘉时代思想史的另一种面相
太平天国史观的历史语境解构——兼论国民党与洪杨、曾胡之间的复杂纠葛
附录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再探——兼谈《四库全书总目》的早期编纂史
关于天津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的若干问题
四库提要源流管窥——以陈思《小字录》为例
《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编后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刘浦江著.—北京:中华书局,2017.9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ISBN 978-7-101-12579-5
Ⅰ.正… Ⅱ.刘… Ⅲ.政治文化-研究-中国-古代 Ⅳ.D6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10569号
书 名
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著 者
刘浦江
丛 书 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责任编辑
胡珂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 次
2017年9月北京第1版 2017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700×1000毫米 1/16 印张20¼ 插页2 字数293千字
印 数
1-25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2579-5
定 价
79.00元
注:正文中□,原文即是如此。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第十三种)
编辑委员会:
主 编
邓小南
副主编
侯旭东 刘浦江
编 委
(依音序排列)
:
邓小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
刘浦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罗 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荣新江(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沈卫荣(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王利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吴玉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张 帆(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版弁言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初一路走来,已经将近而立之年。
中心创立伊始,我们的前辈邓广铭、周一良、王永兴、宿白、田余庆、张广达等先生曾经共同制定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方针。全体同仁在这片清新自由的学术天地中勤勉奋励,从容涵育,术业各自有专精,道并行而不相悖。
为有效凝聚学术力量,积极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持续发展,并集中展示以本中心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成果,我们决定编辑《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丛刊》将收入位于前沿、专业质量一流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心科研人员、兼职人员、参加中心项目成员和海外长期合作者的个人专著、文集及重大项目集体研究成果等。
致广大,尽精微,这是中心学人共同的方向。我们将为此而努力。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2010年5月
南北朝的历史遗产与隋唐时代的正统论
正统问题是困扰中国人长达两千年之久的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历来深受史家关注。秦汉以后,五德终始说成为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顾颉刚先生的长文《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第一次全面揭示了五运说给秦汉政治史带来的深刻影响。
[1]
魏晋南北朝时代,政治上的长期分裂以及异族的入主中原,对旧有的华夷秩序和正统观念造成巨大冲击,近年何德章、川本芳昭、罗新等人围绕着十六国北朝的正统德运之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
宋代的儒学复兴使延续千余年的五德转移政治学说宣告终结,
[3]
以道德批评为准则的正统论取而代之,正统之辨成为士大夫最热衷的话题。对于宋代以降的正统观念,陈芳明、陈学霖、刘复生以及笔者从各个方面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4]
但迄今为止,有关隋唐时代正统论下的历史观念,似乎尚未进入历史学家的学术视野。说到隋唐时代的正统论,自然与南北朝的历史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按照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隋唐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当来自于北朝,然而这种主张在当时和后世都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为了解决南北正闰之争的分歧,士大夫们曾提出多种正统体系,成为重新检讨北朝正统论的思想资源,有的设想甚至被付诸政治实践。直至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起来以后,传统的北朝正统论才被彻底颠覆。但在此后有关正统问题的讨论中,南北朝正闰之辨依然是一个被人们反复提及的话题,它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一份思想史的分析样本。
一、北朝正统论之成立
隋唐帝国的出现,结束了“正朔不一,将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5]
如何裁判南北朝的正闰纷争,如何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来源,是隋唐政治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隋唐时代主流的正统论可称为“北朝正统论”,这是由周隋禅代、隋唐相承的历史大势所决定的。
隋朝建国之初,就明确了继承北朝法统的政治立场。杨坚禅代之际,与崔仲方、高颎等人“议正朔服色事”,仲方曰:“晋为金行,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家以火承木,得天之统。”
[6]
开皇元年(581)六月癸未,“诏以初受天命,赤雀降祥,五德相生,赤为火色,……朝会之服,旗帜牺牲,尽令尚赤”。
[7]
杨氏代周而立,政权来路不正,很容易让人质疑它的合法性,为了餍服人心,杨坚称帝后竭力树立隋朝正统。《隋书·礼仪志》曰:“初,帝既受周禅,恐黎元未惬,多说符瑞以耀之。其或造作而进者,不可胜计。”开皇间,王劭屡屡上书言符命,缕述隋室火德承周木德之瑞应,又“采民间歌谣,引图书谶纬,依约符命,捃摭佛经,撰为《皇隋灵感志》,合三十卷,奏之。上令宣示天下”。
[8]
两《唐书》著录有许善心《皇隋瑞文》十四卷,大约也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