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生活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编校说明
本书原名《谷诃生活》,作于一九二九年。时隔八十多年,书中译名及个别字句与今天用法已有较大出入。先生文字,原不应轻改,但其女丰一吟女士曾写道:“无论翻译或编述,父亲所用的语言文字都很通俗……总之,他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作家,处处为读者着想,但求读者看得懂。”有鉴于此,为传留先生心意,方便当代读者,现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添加插图;译名均改作通用译名,名士译名注出旧译,以备参考;书中仅出现外文之处,以括号补入中译文字;少量异体字、异形词和标点酌情作规范处理,不碍阅读者尽量保留;讹误径改;原随文注保留,但不重复注出,必要处加脚注。其他如句法等,一仍其旧。部分描述与史料有出入,不一一注出,附入梵高年表以资参看。望读者诸君鉴察。
《自画像》,梵高, 1887年春至夏,巴黎。
序
十九世纪以前,西洋画风与东洋画风完全异趣,向有不可超越的鸿沟。自十九世纪末叶以降,西洋画忽蒙东洋画的影响,东西洋美术渐呈综合的状态。这不但是绘画上的一种变迁而已,在欧洲现代艺术思潮上,世界文化研究上,一定也是一个很可注目的问题。
欧洲现代绘画的元祖是塞尚。塞尚的艺术观是“万物因我的存在而诞生”。塞尚的作画态度,落笔不改,一气呵成。这是对于向来西洋的写实派、印象派等客观主义的艺术的革命,又是西洋画中采入东洋画的主观趣味的初步。这种画风到了梵高的艺术而更加明显。线条的飞舞,色彩的鲜明,表现法的单纯,显然是西洋画的东洋画化了。梵高的画室中陈列着日本的版画,及中国的墨画。他原是东洋艺术的爱好者。
自从塞尚与梵高等始创了这种画风之后,现代的西洋画家大家舍弃从前的冰冷死板的描写法,而加入他们的主观艺术的运动了。故现代西洋的画坛,大概可说是塞尚、梵高的延长。
艺术倾向客观的时候,艺术家的人与其作品关系较少。反之,艺术注重主观表现的时候,作品与人就有密切的关系,作品就是其人生的反映了。在作品中,我欢喜神韵的后者,而不欢喜机械的前者;在人中,我也赞仰以艺术为生活的后者,而不赞仰匠人气的前者。梵高的全生涯没入在艺术中。他的各时代的作品完全就是各时代的生活的记录。在以艺术为生活的艺术家中,可说是一个极端的例。东洋画家素尚人品,“人品既高,气韵不得不高”,故“画中可见君子小人”。在这点上,梵高也是一个东洋流的画家。
一九二九年三月记于石湾
附白:此书所用参考书为黑田重太郎著《梵高传》。
第一章 序曲
古来艺术家有两种类型:其一,纯粹是一个“艺术家”或“技术家”。我们鉴赏他的艺术的时候,只要看他的作品,不必晓得他的人格如何与生活如何。其二,不仅是一个艺术家或技术家而是一个“人”。我们要理解他的作品,先须理解他的性格与生活。不能离开了其“人生”而仅看其“作品”。
就近代画家中找求最适当的实例,前者是印象派画家莫奈( Claude Monet)(原译“莫南”。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
,后者便是后期印象派画家梵高( Vincent van Gogh) (
全名文森特 ·威廉 ·梵高,原译“谷诃”。
)
。这两种艺术家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不是现在的主要问题。现在所要表明者,梵高的作品,都是其热狂的全生涯中的苦恼、忧愁、愤激、铭感、欢喜、活悦的发现,都是热血所染成的“人生记录”。换言之,在梵高,“生活是作品的说明文”。
梵高死于距今三十年前。生前无人理解他的作品,世间只当他一个自己用剃头刀割脱耳朵的狂人;死后却不久就受全世界的认识与追崇。到了死后三十年的今日,其作品的复制品己遍播于亚东各地,早为日本人所珍惜,现又渐为中国人所注目了。世界艺坛的进步,真是快速的啊!“梵高的生活是其作品的说明文”,“我们不能离开了其人生而仅看其作品”,所以记叙梵高的生活,其功德与普通的作传记或述逸事略有不同。这不仅是独立的一篇传记或逸话。他的行为都同他的绘画有深切的关系,他的“生活日记”完全等于他的“作画日记”。
在叙述这热狂的画家的奇离的生活情状之前,先要给他的全生涯描写一个大体的“轮廓”,以为这“人生剧”的开幕前“序曲”。
在十九世纪后期,“科学万能”的呼声中,欧洲艺坛上也弥漫了现实主义的精神。艺术家的头脑都被冷静化,艺术品都被客观化了。画界中这倾向更为显著:印象派画家似乎只有一双眼睛而没有头脑。只知照样描写眼前的形状、光线,与色彩,而没有一点热情的表现。甚至但求外形的写实,而不问所描写
的是何物。莫奈把稻草堆的光线色彩的变化反复描写了十五遍,西涅克( Signac)(
法国画家,新印象派代表人物。
)
用点彩的画法,像组纸细工一般地用色彩的圆点来缀成景物的形状,更名为“新印象派”。
《自画像》,梵高, 1889年9月,圣雷米。
《草垛(夏末)》,莫奈, 1890年。
《圣特罗佩港》,西涅克, 1901年。
然而这决不是可以使现代人满足的艺术!这仅是冷冰冰的一片客观,全无一点可以动人的热情。他们的画法,只是客观的模仿,不是主观的创作;只是自然的再现,不是艺术的表现。极言之,他们的作品是“感觉的数学”,是“色彩的游戏”。
库尔贝(Courbet)(原译“柯裴”。法国画家,写实主义代表人物。
)
以来的自然主义的绘画,一时适合了现实主义时代的人们的胃口。然而这终于是一时的流行,仅足以救济前时代的浪漫主义的空虚而已。印象派竟走入了自然主义的彻底的地步,西涅克的色彩的游戏,是自然主义的山穷水尽了。
于是世间对于这等冷冰冰的客观记录的绘画,渐渐厌倦起来。他们觉得这种艺术过于肤浅,过于缺乏情味,过于与人生
无关系了!他们正在要求一种更深刻的,更刺激的,深入人类精神的艺术。
然而世间一般的要求总是迟迟而起的。当世人正在热中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的艺术的时候,欧洲已有几个先觉的艺术家,预知半世纪以后的时代精神,早在那里反对印象派的机械的画法,而标榜主观主义的热情流露的艺术了。然当时世间的凡夫俗子,哪能理解他们的高远的心呢?大家众口同声地非难他们,冷遇他们,展览会不要他们的出品,美术商人拒绝他们的制作。世间都当他们为狂徒,就中尤“狂”的要算梵高。
画家的梵高,一生不曾受得世间一文钱的物质的报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梵高生活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