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中国人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译者序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看待同一事物时,局外人往往会比当事人冷静、客观,因此看得也会更加清楚、全面。何天爵就是这样一位旁观者,他看待中国人甚至比中国人自己还要透彻。
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1844—1912),美国传教士、外交官,于1869年来到中国,在北京负责“公理会”创办的教会学校,1871年担任驻华使馆翻译,1876年升任头等参赞,此后又几度担任代办,1880年参与起草了关于华人移居美国的条约,1885年回国,1895年出版《本色中国人》一书。
《本色中国人》对晚清社会各阶层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解剖。正如何天爵本人所说,他在中国居住了十余年,几乎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过接触,甚至与其中一些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所以比较了解中国,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故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清醒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这一形象。
在这本书中,何天爵力图用“大视角”“粗线条”来描绘在西方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中国式思维模式和社会风尚,书中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状况、社会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宗教信仰、商业精神等各个方面,虽然其中不免有偏见、误解,但这并不代表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批判,只是作者依据自己的认识对中国当时的状况做出的反映。它大体勾勒出了晚清社会的真实面貌,有些认识不能不说是深刻的。本书是近现代西方人中国观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对如今的中国人和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借鉴意义。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隐约看到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自我,同时也让我们警醒。
作者对于中国国民性的分析,有不少是一针见血的。某些国人也许一时无法接受,不过,只有敢于正视问题,才有机会解决问题。局外人特有的视角,会帮助我们真正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本书的翻译,在确保文字准确的同时,亦力求语言能够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为此,我们参考了其他几个中译本,在此对同行们表示谢意。
前言
有一位老太太,住在茫茫青山之间的一个角落。她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住处,为的是躲避街坊和邻居,以求得安静而又平和的快乐时光。在夏季的一天,有个陌生人路过老太太那里,想讨一杯水喝,便敲响了老太太家的门。老太太问他从哪里来。陌生人说,他是从波士顿城过来的。听他这么一说,老太太顿时惊讶地叫起来:“天啊,您住的地方,那么遥远,不会感到很孤独吗?”
在老太太的观念中,与她的小木屋相比,波士顿就是一片原始落后的地区。她的小木屋虽然总是经历风吹雨打,却是她心中的天堂,甚至是宇宙的中心。与她的想法一样,人世间的大部分人莫不如此。
正如那位老太太,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每个人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一切。而其他人正确、明智与否,在我们看来,唯一的判断方法就是,看他们对我们是否惟命是从,与我们的意见或想法是否完全一致。这时候,就自身所持的评判尺度和思维模式而言,或许很蛮横、专制和狭隘,但是我们一点也不在乎。
在中国,人们在冬季穿棉衣,夏季穿单衣。一年四季,人们随着季节的交替而不断更换服饰。他们很少有不按时节换衣服的时候,其做法相当刻板、机械。还有,他们会遵照某一个人的意志,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共同更换衣服。诸如此类的做法,还有很多。对此,我们不但感到可笑,而且对其冷嘲热讽。然而,只要去美洲或者欧洲转一圈,就不难发现,那里有很多贵妇人或盲目或刻意地追求新奇的服饰。尽管自称很有修养,但是在“时尚”外衣的追捧下,她们所做出的极端行为,与中国人的习惯相比,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么,两者之中,谁的做法更为理智一些呢?
在您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之前,可以仔细看一看,欧美妇女们曾经自然而又优雅的线条,现在变成了怎样一种奇形怪状的轮廓。当然,您也可以思考下面的一些情况:
在欧洲和美国,占人口总数一半的妇女,竞相追逐一种奇特的服饰,而这种衣服很有可能发源于巴黎或者伦敦的贫民窟。与她们不同,中国人遵照某一个人的意志,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在同一个时间里集体换服装。欧美人和中国人对比,谁对谁错呢?
当然,在评判他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少一些偏见和有失公允的论断,而努力做到全面了解他人。不用说,如果我们能时时处处反思自己,并用一种别人看待我们的眼光来重新打量一下自己,那么情况就会比现在好很多。如果我们还可以立足更高远的境界——一个更为准确的视角,使用一种更加理性、标准的人的眼光,审视和评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时候,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比刚才所说的还要好。只有拓宽视野,我们才能获得更为准确而合理的判断。也唯有如此,人们彼此才会更加宽容和友爱,也才能更好地相处。只有达到这个程度,人们才会真正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大价值。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是这个样子。
与全面、正确地了解中国人相比,批判和指责中国人,明显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管是东方也好,西方也罢,彼此之间接触太少;对于双方的历史,彼此都知之甚少。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关于中国的知识,不是从事实中求得的,而是从想象和猜测中得来的。鉴于此,我们很容易会对中国人产生误解。不过,他们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民族。在中国人眼里,与任何虚幻的臆造和猜想相比,现实生活是如此妙趣横生和丰富多彩。有一些矢志不渝的研究者,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认真地研究着中国人。然而,吸引他们这样做的,是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还有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社会习俗,而不是被一般人所歪曲丑化且为人所知的中国人的愚蠢笨拙,尽管他们的那一套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等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且有些迂腐落后。
写作本书的目的,既不是为了道歉或者忏悔,也不是为了辩护,更不是为了批判,或者与之相反的大肆鼓吹赞歌。我曾经在中国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也同他们各个角落、各社会阶层的人们打过交道,并与其中一部分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期间,我接触和了解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这本书所写的,正是我的感悟和心得。这本书的写作,完全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而不是我个人的主观臆断。我在书中描写和论述的一些现象,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很重要而又奇特的一部分。之所以要向读者展示 ............

书籍插图:
书籍《本色中国人》 - 插图1
书籍《本色中国人》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本色中国人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