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国学_古文观止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出版缘起 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季旭升
“犁明即起,洒扫庭厨。忘着窗外,一片篮天白云,令人腥情振忿。随便灌洗一下,整理遗容之后,走到客听,粘起三柱香,拜完劣祖劣宗,希望祖宗给我保屁。然后勿勿敢往朋友的寿宴,为朋友举殇祝寿,大家喝的欲罢不能。谈到朋友的事叶出现危机,我就建议他要摒持理念、拿出破力。朋友也免励我要多用功,才能写出家誉户晓、踯地有声的文章。晚上我开始发粪读书,日以继夜的终于写完这一篇文章。”
这是用现在见怪不怪的错字集锦而成的一篇小文,果然可以“掷地”,但是未必“有声”。近年来,这种错字太多了,老师开始忧心、家长开始忧心、社会贤达开始忧心,只有学生和教育主管部门不忧心,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于还要进一步削减中小学的国语文授课时数。终于,社会的忧心迸发了,由各界组成的“抢救国文联盟”日前已起来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要正视这个问题,不要坐视台湾竞争力一日一日的衰落。
身为文化事业一分子的商周出版,老早就在正视这个问题了,所以洞烛机先地策划了“中文可以更好”系列,为文字针砭、为语文把脉,希望把这些年语文界的毛病治好。各界反应还不错。
语文的毛病治好了,体质还是不够强壮。商周出版认为进一步要熬十全大补汤,让我们的语文更强壮。这“十全大补汤”就是“中文经典100句”(即“最美国学”)系列。
《荀子·劝学篇》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学画一定要先从芥子园画谱学起。芥子园画谱是初学者的“经典”。
张大千的画艺要更上层楼,所以要去千佛洞临壁画。千佛洞是张大千的“经典”。
学书法的人要学二王颜柳,二王颜柳是书法界的“经典”。
经典是古代圣贤才智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源头。
多认识经典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长得更快、更高。
多认识经典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文字带有民族智能、民族风格。
《论语》、《史记》、《古文观止》、《孟子》、《诗经》、《庄子》、《战国策》、《唐诗》、《宋词》、《世说新语》等,这十本书应该是现代国民的“最低限度必读经典”,作为这个民族的一分子,没有读过这十本书,就称不上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但是,现代人实在太忙了,大人忙着五光十色、小孩忙着被教改、社会忙着全民英检、国家忙着走出去,人人都在盲茫忙,商周出版因此为忙碌的人们炖一锅大补汤,用最活泼简明的文句,把经典的精粹提炼出来,让大家可以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阅读。在做完文字针砭、为语文把脉、把病痛治好后,让我们来培元固本,增强功力,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飞得更远!
专文推荐 宜古宜今、历久弥新的《古文观止》
名作家、建中资深高三国文教师兼导师 陈美儒
一位国中生在一次大考成绩落败之后,在生活周记本里写了长长一篇深情忏悔自省的文字,结果在文章结尾时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深刻检讨此次的失败,主要是自己努力不够,时间分配得不对,才会考出这种分数。真是对不起父母师长,也对不起劣祖劣宗……”
好好的“列祖列宗”,竟然写成“劣祖劣宗”,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一位小六学生在一篇叙述自己母亲平日认真持家的文章里这样形容:“……我的妈妈是位爱干净的妈妈,她总是每天把家里打扫得一丝不挂……”简直引人绮梦胡思。
噢,整洁得一尘不染,竟然变成一丝不挂,弄得阅卷老师当场要笑出泪来。
近年来在为中等教师做“知能辅导”进修研习的专题演讲会后,好几次就有任教国中的老师对我说:“唉,现在学生国文程度之低落,每每在看完他们的奇文怪句之后,真是叫人早生华发呀。”
曾经就有老师激动地这样告诉我:“……美儒老师,你知道吗?九年级,国三生耶,而且还是全班第一名的,竟然一脸诚恳地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虾子会摸象?是因为大象到河边喝水吗?’你知道吗?瞎子摸象的瞎子,他竟然想成活跳虾!”唉,唉,唉,这什么语文天地,什么世界呀?
也难怪,在高中生的请假申请单里,就有学生大剌剌地写着:“……祖父于前天凌晨去势,请准予丧假。”天呀,爷爷过世已经够可怜了,竟然还要把他老人家去“势”阉割?这也太恐怖了吧!
“……上逼逼ㄟ思找美眉……哇哩勒卡好……虾咪轻舞飞扬骗笑……有谁看过哪只恐龙大象会轻的……^_^,嘿美呀,说得比唱得还好听ㄟ……”怎样,你是几年几班的?四、五年级生别讶异,告诉你,这就是当前e世代网络族群少男少女最熟悉的,充满图像又具“音效”,还附加新式标点符号的文字,您,可别被“呛”得咽不下去。
什么是“降子”(这样子)?什么是“林杯”(你老爸)?什么是ㄏㄏ(呵呵,哈哈)?这全是网络上热门的文字用语,至于在中文句式中夹杂V.S或&这样的符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到大学资料报告、研究生论文中,学生把电台DJ写成“口丁”,把“知道”变成“知到”,把回到“家里”弄成“佳里”,真的,您就不要太伤神生气了。
抢救当前青春e世代普遍语文程度低落,网络文字“土石流”四处流窜的情况,以任教建中红楼教育莘莘学子逾四分之一世纪的经验与观察里,我认为唯有从外表美丽、内涵浑厚的“古文”来着手,才是最具时效且可靠的“药帖”。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陛下亦宜自课,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当今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诸葛亮《前出师表》)
随手拈来摘录古文数小段,这就是外美内甘、具声韵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最美国学_古文观止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