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金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投资非洲,成功之道
一、“投资非洲”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热点
二、中国企业投资非洲面临新挑战,亟须关注
三、应对非洲投资新挑战,中国政府部分能力和体系缺失
四、应对非洲投资新挑战,中国企业管理和业务拓展能力有待提升
五、借鉴发达国家海外投资经验,投资非洲,政府和企业亟须构建相关体系,提升相关能力
六、短期内投资非洲,中国企业如何实现速赢
背景
中国企业全球化白皮书
突破本土困境 实现全球化转型
“智、谋、行”全球化企业三要素
潜龙伏虎 中国企业全球化面临转型
路漫修远 中国尚未真正进入完全全球化阶段
本土困境 中国企业全球化角色与能力亟待升级
通识课堂
投资非洲,成功之道
随着中国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近些年,非洲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发展潜力、政府的推动和多边合作机制的出现,使得“走向非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新热点。然而最近非洲局势一系列的突变、“新殖民主义”声音的日益盛行,使投资非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和企业呈现出部分能力和体系的缺失。罗兰贝格建议政府和企业,采取若干举措,完善相关体系,提升相关能力,保障非洲投资的成功。
一、“投资非洲”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热点
步入“十二五”,中国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拓海外新市场,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在国际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兼并收购,以完善加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
由于政府的推动,多边合作机制的出现及中非经济优势的互补,近年来,中非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的增速明显加快。“投资非洲”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热点,呈现出投资总量增速快、投资区域分布广、资源类项目开发为主、中小企业迅速崛起等特点。
1.投资总量增速快,发展潜力大
近10年来,中国企业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增长显著。2004年到2009年,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增长超过300%。2009年,投资额达到14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投资较上年增长55.4%。(图表1-1)
同时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非投资占总体海外投资的比重仍然较低。截至2009年底,仅为3.8%,可以预见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一段时间内,将保持较快的增长。
2.投资区域分布广泛
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区域比例已经达到83%,直接投资项目分布在非洲49个国家与地区,高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平均覆盖率71%,仅次于亚洲的89%。(图表1-2)
3.投资领域以资源类开发项目居多
中国企业在非直接投资范围广泛,包括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对自然资源开发投资较多,采矿业和石油开发领域已经成为在非投资的重要领域,如加纳黄金开采项目、南非铬矿开发项目、赞比亚铜矿开采项目。在非洲国家的大使馆推出的投资项目中,80%以上都跟矿产资源的投资有关。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的油气合作项目已经辐射至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乍得等14个国家,合作油气项目有27个,获得油气份额1500多万吨。
4.中小型企业在非洲投资迅速崛起
过去,投资非洲以国家经济援助、大型企业承担为主。随着中小企业力量的增强及非洲的开发,非洲国家逐步成为中小企业投资首选。2008年,中小企业对非洲投资达海外总投资的32%,远高于第二名东南亚的20%和位居第三的拉美地区的18%。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共有900多家中国企业在非洲进行直接投资,而中小企业接近800家,占比超过85%,对非投资呈现出中小企业迅速崛起的局面。(图表1-3)
二、中国企业投资非洲面临新挑战,亟须关注
近期“民主运动”诱发的新一轮政治风险、“新殖民主义”声音盛行以及非洲民众对华态度改变是当前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所面临的若干新挑战。
1.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诱发新的政治风险
近期非洲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带来很大的政治不确定性。最典型的是突尼斯,突尼斯曾被认为是北非最稳定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也快于其他非洲国家。然而近期发生了突发性政治动荡,进而引发了之后埃及和利比亚等国家的连锁反应,给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政治风险。
2.“新殖民主义”声音盛行,中非关系面临新挑战
中国企业在非投资发展,挤占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由此,西方国家大肆宣传中国实行“新殖民主义”。受“新殖民主义”思想影响,部分非洲国家政府出台政策,或严格限制中国在某些领域的投资比例,或没收中国企业在非资产,或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另外,伴随与中国有着深厚情感的非洲老一代执政党或领导人下台,新的持中国“新殖民主义”思想的领导者上台或参与国家事务,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将面临不确定性和极大的挑战。
3.非洲民众对华态度发生变化,投资非洲的民众基础发生变化
过去,“中国是被非洲兄弟抬着进入联合国的”,非洲人民对中国在非投资十分欢迎,而现在,非洲民众对华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民众对中国企业充满了不满,认为中国是资源掠夺者,中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却没给当地百姓带来实质利益。甚至与中国最为友好的非洲国家坦桑尼亚都发生了反华事件。2008年,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发生了一场大面积“清剿”和“抓捕”华人华侨的“行动”。民众是国家的基石。从短期来看,非洲民众的反华情绪存在被煽动、被利用的情况,对中国企业在非影响有限;但长远看,民众情绪可能逐步上升为政府意志,甚至引发暴力行动,这将是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又一大新挑战。
三、应对非洲投资新挑战,中国政府部分能力和体系缺失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明确强调“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然而“走出去”战略实施任重道远:中国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缺乏有效监管;缺乏企业非洲投资宏观环境评估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在非洲当地,缺乏全方位、多层次公关战略。应对非洲投资新挑战,中国政府的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1.缺乏有效监管能力:监管结果与政府部门初衷背道而驰
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进行监管,可以促进企业有序高效投资。然而,政府对监管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最后的金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