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国——沉睡的与惊醒的“满洲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最后的帝国——沉睡的与惊醒的“满洲国”
作者:[德]柯德士
译者:王迎宪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
ISBN:9787205075446
译者序
在中国近代史上,“满洲国”是最令国人难以启齿的一个名词,这民国以降最黑暗的一页,这存活了近15年、由日本军国主义强盗勾引卖身求荣的亡国奴狼狈为奸生产出来的畸形怪胎,是我亿万同胞心头抹不去的伤痛,是我泱泱大中华的奇耻大辱。
历史不容健忘,蒙羞蒙耻的历史更应牢记!
感谢恩斯特·柯德士(Ernst Cordes)先生,这位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华大地上的德国记者,写下了这本《最后的帝国》,为我们留下了见证“满洲国”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见证“满洲国”——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切开了日伪殖民统治下“满洲国”的一个剖面,以其特殊的身份及独到的视角为国人认识伪满洲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书中披露的许多史料都是鲜为人知的,有些章节读后甚至令人惊心动魄。如中国军阀为迎合美国记者拍摄一部关于中国内战新闻片的需要,竟人为地导演了一场真枪实弹的战争,活活葬送了995名中国士兵的生命——骇人听闻的事件、无视生命的罪行,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大“奇迹”,更是美国记者伙同中国军阀屠杀中国人民的一大罪证。作者介绍了觐见末代皇帝溥仪的细节,使我们看到这个被日本人挟持到满洲的傀儡皇上、这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亡国之君受人摆布、言不由衷的窘态、丑态;作者还以冷峻严肃的笔触,描写了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使我们在这个大战犯冷酷、阴险、狡诈的眼神后面,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亡我中华的狼子野心……在“满洲国”时间不长的游历过程中,作者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接触了各阶层的人士——日本军人、军妓、日伪汉奸、俄罗斯流亡者、中国车夫、苦力、妓女、和尚、土匪……用手中的相机(30幅纪实照片)和笔,真实地记录了“满洲国”民不聊生的悲惨现实、日本侵略者横行霸道的嚣张气焰以及中国人民不满日伪殖民统治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情景对话,生动具体。
《最后的帝国》告诉我们:所谓建设中的、“大东亚共荣”的“满洲国”,实际是一个硝烟弥漫、磨刀霍霍的准战场、一个在日本鬼子铁蹄恣意践踏下的人间大地狱。读完此书,相信读者都会有这种切肤之感。
作为译者,通篇下来,书中有两句话竟魔咒般地在我耳边挥之不去。
一句是:“对付中国人就得强硬”,这是日本人说的,是对每一个血性中华儿女的赤裸裸挑衅,也是给丧失民族气节、盲目崇洋媚日的某些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不想说日本民族骨子里就有恃强凌弱的基因缺陷,但号称“大和民族”的日本岛国的确有殖民扩张、侵略他国的不光彩历史,特别是针对我中华民族,整个中国近代史都可以见证。即便是在今天,靖国神社里的一参三拜、对南京大屠杀的矢口否认、钓鱼岛归属上的一意孤行、石原慎太郎之流的狂妄叫嚣……这些鄙华、仇华的不友好举动,尽管气候不大,但还是使爱好和平的人民(包括日本人民)不得省心。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富民、强国之路在于自主发展,扩张、侵略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国如此,小国亦然,日本国尤其要吸取教训。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只有正视历史,互相尊重,才能共同走上和平发展的康庄大道。
在这里,我还要奉劝、正告国人中对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尚缺乏清醒认识的所谓“媚日派”(如果能这样划分的话),一旦引狼入室,屈膝在太阳旗下过低三下四受欺凌的亡国奴生活,你就阿Q去吧!
另一句是:“中国人的生命一文不值,”这是美国人说的,其腔调与“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如出一辙。这是国人的耻辱!
我一直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外夷猖獗、狂傲的原因,除了当权政府的无能和当时国力的贫弱之外,与国人自残、自辱和自卑的劣根性也不无干系。《最后的帝国》也见证了这一点。试想:有如此草菅士兵生命、恣意残杀同胞的中国军阀,谁又会尊重你中国人的生命呢?!有这样一批奴颜婢膝、被日寇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汉奸、败类(《最后的帝国》一书中对中国汉奸的嘴脸有十分生动的刻画)存在……东北大地的沦陷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令人感到宽慰的是,中国还是拥有一批严肃认真的人……”(作者语)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民族不会垮掉,不会失去意义,不会失败。”(书中一位中国年迈老人的铿锵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尊、自信、自强,没有铁骨铮铮的国民,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尊严就无从谈起,中国人就还会是外夷眼中的下等人、“东亚病夫”。
行笔至此,我一方面为不再畏惧外侮、日渐强盛的伟大祖国感到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又怀揣些许忧虑:今日中国,“洋奴”是少了,但“钱奴”却多了起来,试问:“钱”就能使国人的生命价值高贵起来吗?!若再有外夷入侵,靠“金钱暴发户”就能抵御抗击了吗?!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
有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最后的帝国》见证“满洲国”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反思这段历史,以避免这一历史悲剧的重演。这也是译者倾心将此书奉献给读者朋友的宗旨。
作者恩斯特·柯德士先生在中国出生,是一个谙熟汉语的“中国通”,充满着对中国人民的朴素感情。《最后的帝国》一书,不仅有翔实可信的社会写实(包括纪实照片),还有作者独到、中肯、不乏真知灼见的分析和思考。虽然作为一名德国人,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特殊身份,对“满洲国”、对中国社会以及中日关系的分析,在今天看来,会有某些偏颇甚至曲解之处,但瑕不掩瑜。
《最后的帝国》是国人了解和研究伪满洲国的一份宝贵资料。
作者关于中国的著述颇丰,《最后的帝国》只是其中的一本。
《最后的帝国》中文版的问世,作为译者的我深感欣慰。值此机会,我要由衷地感谢辽宁人民出版社,感谢至今尚未谋面的王阳春先生,感谢这位热心伯乐的提携和信任。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此书翻译过程中提供了无私帮助的德国朋友,感谢一贯理解和支持我的家人。
如果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全,导致译著出现了遗漏或错误的话,请允许我在这里向原作者和读者表示歉意,敬请指正。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与读者共勉!
是为序。
王迎宪
2012年 ............

书籍插图:
书籍《最后的帝国——沉睡的与惊醒的“满洲国”》 - 插图1
书籍《最后的帝国——沉睡的与惊醒的“满洲国”》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最后的帝国——沉睡的与惊醒的“满洲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