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轮泡沫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最后一轮泡沫 / 谢国忠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
ISBN 978–7–5086–4726–5
I. ①最… II. ①谢… III. ①经济-文集IV.①F-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03071号
最后一轮泡沫
著者:谢国忠
策划推广:中信出版社(China CITIC Press)
出版发行: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4号富盛大厦2座 邮编100029)
(CITIC Publishing Group)
电子书排版:张明霞
中信出版社官网:
http://www.publish.citic.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iticpub
更多好书,尽在中信飞书App:
http://m.feishu8.com
(中信电子书直销平台)
最后一轮泡沫
谢国忠 著
中信出版社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泡沫里的中国
直面“钱荒潮”
准备泡沫破裂
何必饮鸩止渴?
冷静看待金融改革
物价上涨的麻烦
硬着陆风险攀升
信托破产谁埋单
“新经济”幻象
第二章 走向绝境的美国
美国软肋
通胀将至
新一轮量化宽松之祸
奥巴马连任又如何?
针尖上求平衡
美元好日子屈指可数
最后一轮泡沫
第三章 无人独善的全球经济
贸易保护主义来袭
澳大利亚难免硬着陆
日元濒临崩溃
2013:滞胀持续
2014通胀爆发
两个巨人的故事
2014:中美能否软着陆?
第四章 金融旋涡里的世界
深陷泥潭
美元牛市再来
恶性循环
闪电崩盘之后
投机为王
变好之前先要变坏
全球货币政策分岔口
全球市场二度调整
无处遁逃
能否避免新兴市场危机?
泡沫慢破
第五章 中国的救赎之道
改革先改政府角色
超大城市化
藏富于民
最后机会
限制政府支出
中欧应开启自贸谈判
放弃GDP导向
先戳泡沫后改革
砍掉坏的GDP
刺激又来一轮?
序言
中国的房市泡沫已经破裂。房价实质性的下跌,正在每一座城市发生。如果还有统计报告在说相反的观点,那要么是弄错了要么是在撒谎。事实上,泡沫在2012年就开始破裂了,只不过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才看清。但这也并不奇怪,美国房市2006年就见顶了,但市场到2008年才转过神来。日本市场则用了更长的时间才肯承认现实——1992年的楼市巅峰一去不复返了。
泡沫经济有一种自动筛选机制,留在市场里的人总是迷信价格还会上升。所以每次拐点初现,他们都以为是抄底机会,由此误判带来的反弹又强化了他们的错觉。这就是2013年的真实写照——迷信导致误判、误判促成反弹、反弹验证迷信,泡沫就是在这种循环中形成的。但这种预期的自我实现还需要宏观环境的支持,货币增速快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一个必要条件,另外玩家还需有债务增长的空间。
2008~2013年,中国的M2(广义货币供应量)从47.5万亿人民币增长到了110.7万亿人民币。这些钱换言之即是债务,用在那些靠贷款才能运转的地方。也就是说,这多出来的60万亿债务大部分集中在地方政府、房产开发商和买房者手里。根据统计,中国家庭部门的债务已经从5.7万亿增至20万亿,而地方政府的债务估计至少也有20万亿,大部分也是新增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4月,全国共有56亿平方米房屋在建,这其中相关的债务链额度轻松超过了10万亿。
随着市场的不断低迷,许多人主张政府救市,于是另一些人就以为可以抢在政府介入之前抄底获利。其实持这一主张的人只是要借他们的幻觉挽救市场,而不是希望政府真的救市,他们以为这个幻觉与欺骗的游戏能玩下去,当投机者归来,一切就会重回轨道。但这出空城计如今似乎玩不下去了,仅仅是维持住宅市场,未来三年需要的资金就高达30万亿,家庭部门根本承担不了这么多债务。
被谈论最多的救市方案是取消限购,但这很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因为中国的限购政策从一开始就南辕北辙,它意图冷却房市,却实际助长了泡沫。家庭需要住宅,但当政府说每一户家庭只能有一处住宅时,它其实是在煽动人们的投机热情。投机者寄望于政策逆转时的价格增长,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假离婚的闹剧,只为了购房资格。当限购取消,这些巨量的投机性库存也会同时涌入市场,后果就不难想象了。
在二线和更下面的城市,房产市场几乎都是供过于求。房地产和其他制造业完全是一个产能过剩的局面。既然地方政府能从土地出让中获得那么多钱,供给过量便是不可避免的。或许有一些二线城市通过全面的经济发展,能进入一线大城市的序列,但这种远在天边的救赎解不了近渴。所以与其妄谈救市,不如先想想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中国的总人口会在2026年到达峰值,而劳动年龄人口眼下已经开始萎缩。在一个人口趋于下降的国家,不可能有房地产牛市。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城市现在都不能吸引新增人口,在未来10年内,人口还会持续流向大城市。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表明,当一个以白领为主体的经济逐渐上位,大城市会更快地从中小城市掠夺人口,中国正在重复这一模式。现在的中小城市已经是过度建设了,而它们将永远无从复苏。
尽管大城市会有人口流入,但这未必能推高房价。城市的扩张取决于它的竞争力。当中小城市的房价下跌,大城市的房价就无法快速上升,否则人口就会流回去。以东京为例,尽管它有持续的人口流入,但房市依然在下跌,虽然幅度逊于小地方。
在过去的1/4世纪里,中国成功脱贫并跨进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相关统计数据是惊人的:以美元计的名义GDP增长了20倍,出口增长了40倍,电能生产增加了8倍多。中国如今比美国多消耗了20%的能源。世界银行评估,尽管按眼下的汇率,中国的GDP是美国的60%,但若按购买力平价计,中国2014年的GDP就能赶超美国。
这种令人瞩目的成就源于政策和机遇的双重恩惠。30多年来,中国最重要的政策决定是1994年的固定汇率制。之前,持续的货币贬值使得中国经济按市场汇率折算保持了一个较小的体量。在1978年至1994年间,以美元计的名义GDP增长率年均只有6.1%,而新汇率政策实施之后,这一数字逐渐增加到了15.5%。
固定汇率制迫使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最后一轮泡沫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