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作者:(奥)弗洛伊德
ISBN:9787532767984
译者:林克明
产品经理:邵明鉴
责任编辑:范炜炜
关注我们的微博:
@上海译文
关注我们的微信:stphbooks
文前插图
弗洛伊德的老师——伟大的夏尔科医师。
1891年,35岁时的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时寓所内的研究室。左边是他所收集的民族艺术品,右边则为进行精神分析时病人所用的卧床。
弗洛伊德在伦敦时的研究室。

假如有人问我,想了解影响近代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说应该从何着手,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先阅读弗洛伊德所著的《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及《梦的解析》。因为这两本书主要阐明精神分析的基本学说——“无意识”之存在,及运用于无意识境界之“原本思考法则”,不了解这两点,就无法了解精神分析的理论。
人之精神活动,一部分在意识状态下进行,即人自己能觉察到的,但大部分却在不知不觉之中,即所谓无意识状态中进行,所以,人常会做出别人不能了解,甚至连自己也不了解的行为,说不出该说的话(遗忘),甚或说出不该说的话(语误)。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动态精神医学对现代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我们剖视无意识的境界,更有深度地了解人类行为。
精神分析家认为人格可分为本我、自我及超我三部分。此乃观念上之划分,而非解剖上之分割。所谓“本我”乃指人格上最原始之部分,包括各种欲望,如自我保护欲望、性欲望及攻击欲望等等,是生活的原动力。本我之精神活动通常在无意识状态下表现,无法直接意识到。不过透过梦、幻想或精神病人症状等与本我有密切关系之精神产物,可以大略推测其真相。所谓“自我”,是能为自己所意识到的“我”的一部分,其主要机能为处理自体与现实之关系。一方面感受现实,一方面接受超我之批判及控制,处理本我之欲望,使之能适应现实。自我之精神活动一部分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但大部分在意识状态下活动。至于“超我”乃指人格中之监督批判机构,其主要作用乃在于依据其社会观念,监督是非善恶,作为本我欲望之表现及自我行为之准绳。超我机能一部分在意识状态下进行,大部分则在无意识状态下发挥其作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常常把一些事情遗忘。所谓“遗忘”有时是因为随时间的消逝而自动泯灭,有时是因在同时学习不同的事物而受到干扰,使之易于遗忘,以上均属于通常的“自然遗忘”。精神分析家发现另有一种很重要的遗忘,是由于个人不愿意记忆,即有目的地把一些事情经由不知不觉的过程而遗忘,但在特殊情形之下又能恢复其记忆,称为“动机性遗忘”。
换句话说,一个人常把一些可能使自己觉得痛苦或难为情的想法、冲动或记忆,从意识之境界,经由不知不觉的过程移放到无意识之境界,说是“遗忘”了,以免因为意识到而感到不舒服。这种压抑的过程,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称为“压抑作用”。这种压抑下来的精神材料处于“下意识”状态,受着一种阻力使之不易再被意识到,即“阻抗作用”,以便于保护自我。可是有时这种被压抑下来的记忆、想法或冲动,因为力量很强,不受超我之批判和监督,或者因自我的处置力量松懈了,就突破阻抗力量,再度浮现到意识境界里来。对于这种从下意识到意识境界的精神活动,我们常不易于接受,就以“说错了”、“想错了”或“做错了”等借口“错误”地否定它。
弗洛伊德所著的这本《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主要说明如何从人们日常生活里时常发生的语误、笔误或读误等“错误”现象或动机性“遗忘”中去发掘无意识的存在,及了解压抑作用的功能。弗洛伊德在这本书里,不仅引用一般人在日常生活里发生的事情作为资料,而且引用他自己的实际经验,经由自我分析的方法,透彻地分析、解释深层精神活动的奥妙。精神分析的学说,一般人觉得深奥且不易理解,可是这本书都是引用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来说明,深入浅出,使人读起来不但容易体会、了解,而且觉得津津有味,可说是学习精神分析最好的入门书。
在科学进步的20世纪里,如何探讨“人”本身,实为最重要的课题。目前中国有关心理学或精神医学的书籍与欧美各国相比较,少得可怜。要想赶上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有的成就,以及更进一步发展我们自己的学说及理论,将西方有关书籍译成中文,介绍给大众,是刻不容缓的急务。林克明先生于百忙之余,能不辞辛劳地把这本弗洛伊德的名著译成中文,对促进中国心理学及精神医学之发展,颇有贡献。林先生凭借其本身对精神医学的知识及经验,不仅令本书译笔流畅,读来引人入胜,而且更插入自己研究的一些例子以供参考,使读者能更加了解书中的理论,这是特别值得赞扬之处。
曾炆煋
1970年9月于台大医院精神科
译者序
近世科学发展史上有三个最为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成就不但提升了自己所从事的本行,使之跨入一个崭新的境界,更普遍影响了人类思想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三个人,我们认为是:牛顿、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牛顿缔造了物理世界的秩序;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得生物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不再杂乱无章;而弗洛伊德代表的,可以说是心理学摆脱哲学的范畴、步向科学所努力的一个巅峰。精神分析学萌芽于19世纪末,茁长于20世纪初,迄今依然是精神医学最倚重的一环。作为一种医疗方法,它所期望的,不仅是病症的消除,更重要的是改变人心的结构,修正人对事物的看法、动机,加强人自主的能力。事实上,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力早已逾越医学、心理学的界限,渗透到一切人文科学,弥漫于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犯罪学、历史研究、教育理论、文学、艺术……之中,在每一个地方,它代表的总是一股激浊扬清的力量。诚如社会学家菲利普·里夫所说:“在弗洛伊德的作品里,你可以找到20世纪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它们已使西方文明的思想史全然改观。”精神分析学对于现代人心灵的影响,可以说是相当深远的。
每一种划时代的伟大发现,最初总是不能轻易被人接受。像伽利略、达尔文,或者比他们遭遇还要悲惨的,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自开创伊始便不断地受到攻击和批评。然而弗洛伊德生前的反对论调,固然都失之肤浅;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家们所持的看法和修正,也不能与弗洛伊德学说的浩瀚博大相比拟。虽然随着工具、方法的日趋精密、客观,我们不能也 ............

书籍插图:
书籍《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 插图1
书籍《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