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提包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8mb。
书籍内容:

  
  
  被日本文坛誉为“获奖专业户”的纯文学女作家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近日由南海出版公司推出简体中文字版。小说描写了一位三十七岁的女子与高中时代的老师重逢后,彼此生发的一段恬淡而宁静的忘年恋情,该书被誉为是一部主张“轻恋爱”的小说。
  这部日本“2001年最好看的爱情小说”,同样受到了香港影星郑秀文的青睐。日前,据媒体报道在上海拍摄完电影《长恨歌》后,郑秀文一时无法跳出角色而销声匿迹达一个多月,复出时她送给著名导演杜琪峰一本神秘书,就是这部她“闭关”期间最爱读的《老师的提包》。据悉,师徒二人有望将该书搬上银幕。
  《老师的提包》是一部清淡细致、冷静内敛的长篇小说,书中无不渗透着一种微妙而朦胧的忧伤。三十七岁的主人公月子小姐,在一家小酒馆里与原来的高中老师偶然相遇。在随后的日子里,两人一起品清酒,吃和食,赏樱花,在涛声不绝的夜晚作俳句……不经意间,月子和老师开始了一段温暖的忘年之恋……
  据著名翻译家施小炜介绍,“《老师的提包》是一部在饮酒当中讲述夜晚故事的爱情小说,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提出了‘轻恋爱’的爱情主张。”小说远离喧嚣嘈杂的社会,主人公的生命形式重新回归到“个人”的私生活状态,爱情也因此获得了一种轻松、惬意的诠释,从这个层面讲,《老师的提包》一反琼瑶爱情小说中的撕心裂肺、大喜大悲,从而为“爱累了”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轻恋爱”的选择。
  同时,作者特意将小说中的每一幕场景设置在夜晚,并以“酒”为道具来体现“轻恋爱”这一核心主张。每日下班后,月子和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在一家小酒馆碰面,一天才真正开始。夜晚成了主人公生命意义的载体,也成了贯穿整个小说的爱情基调。此外,故事最显著的就是以“酒”为道具,恋人间的风雨曲折都围绕“酒”展开,小说全篇始于酒而终于酒,化淡淡恋情于醇美的酒香中。作者借“酒”消解了沉重的社会义务,把爱情从琐碎的生活中剥离开来,也正暗合了“轻恋爱”的内涵。
  被誉为“获奖专业户”的川上弘美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家,她三十六岁才开始创作小说。处女作《神》一举获得首届帕斯卡短篇文学新人奖,从此便一发难收,芥川奖、紫式部文学奖、伊藤整文学奖、女流文学奖、谷崎润一郎奖等日本重要文学大奖都被她“通吃”殆尽,其重要作品还有小说《踏蛇》、《溺》等。
  老师的提包第一部分
  为了掩饰不记得老师姓名这一事实,便含混其词地用了“老师”来称呼他。从此松本老师就成了“老师”。这一晚,两人共喝了五合日本酒。钱是由老师付的。第二次在同一家店里相遇共饮时,则是我付的帐。从第三次开始,帐单便各自分开,钱也是各付各的了。自那以来,这种做法便一直延续至今。两人的交往之所以得以持续而未中断,大概是因为老师与我都是这么一种气质的缘故吧。肯定不光是佐酒菜肴的口味,而且保持与他人之间距离的方法,大概也彼此相似。年龄虽然相差三十来岁,可是与同龄的朋友相比,却感到更为接近。
  月亮和电池(1)
  正式的称谓应该是松本春纲老师,然而,我却管他叫“老师”。
  既非“先生”,亦非“夫子”,而是“老师”。
  在高中,老师教过我国文。然而他既未曾担任过我的班主任,我也不曾特别热心地听过国文课,所以老师并没有留给我太深刻的印象。毕业以后也许久没有再相遇。
  自从数年前在车站前的一家小酒馆里与老师比邻而坐以来,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和老师有了过从往来。老师腰板挺得笔直,几乎呈反弓型,端坐在柜台前的座位上。
  “金枪鱼纳豆。甜辣藕丝。盐水茭头。”
  在柜台前尚未坐定,我便张口点起菜来。几乎是同时,邻座一位腰板笔直的老人也开口点菜道∶
  “盐水茭头。甜辣藕丝。金枪鱼纳豆。”
  我心想∶此人口味倒和我相似呢。便朝他看了一眼,谁知对方也看将了过来。这张脸在哪儿见到过?正惶惑时,是老师先启口说道∶
  “是大町月子同学吧?”
  我悚然一惊,颔首称是。
  “时常在这家店里见到你嘛。”
  老师又继续说道。
  “哈啊。”
  我暧昧地回答,更仔细地观察着老师。精心梳理的白发、熨烫得整齐挺括的白衬衣、灰色的西装背心。柜台上放着一合德利壶1和盛有一片冷涮肥鲸鱼片的盘子以及仅剩一点点醋拌海蕴2的小钵子。我感叹这位老人喜爱的佐酒菜肴与自己竟如此地一致,依稀回想起了老师站在高中教坛上的身姿。
  老师板书时必定要一只手拿着黑板擦。用粉笔刚写下“春日以晨曦为最美。渐次”3云云,不出五分钟便迅即擦了去。面对着学生讲课时也手不离黑板擦。看上去,黑板擦的套带仿佛是粘在老师那青筋凸起的左手上似的。
  “你是个女生,竟然会独自一人来这种店里喝酒啊。”
  老师静静地把最后一片肥鲸鱼片沾足了糖醋味噌4,用筷子送往口中,说道。
  “哈啊。”
  我一边将啤酒倒进自己的杯子里,一边应道。我记起了他是高中时代的老师,可是却想不起来他究竟姓什名谁。心里一半佩服他居然记得住一介普通学生的名字,另一半却困惑不已,遂将啤酒一饮而尽。
  “那时候,你梳着小辫子对不?”
  “哈啊。”
  “看到你出入这家酒店,觉得挺眼熟的。”
  “哈啊。”
  “你今年该三十八岁了吧?”
  “到今年年底为止还是三十七!”
  “失礼,失礼。”
  “甭客气。”
  “我查了一下学生名册和影集,核实过了。”
  “哈啊。”
  “你的脸一点也不变嘛。”
  “老师您才没有变化呢。”
  为了掩饰不记得老师姓名这一事实,便含混其词地用了“老师”来称呼他。从此松本老师就成了“老师”。
  这一晚,两人共喝了五合日本酒。钱是由老师付的。第二次在同一家店里相遇共饮时,则是我付的帐。从第三次开始,帐单便各自分开,钱也是各付各的了。自那以来,这种做法便一直延续至今。两人的交往之所以得以持续而未中断,大概是因为老师与我都是这么一种气质的缘故吧。肯定不光是佐酒菜肴的口味,而且保持与他人之间距离的方法,大概也彼此相似。年龄虽然相差三十来岁,可是与同龄的朋友相比,却感到更为接近。
  月亮和电池(2)
  到老师的家里去过好几回。走出小酒店后,有时会一起再去第二家酒店里继续喝,有时就分手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老师的提包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