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回答的问题_希特勒小圈子里的秘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4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接近
第二章 在最亲近的圈子里
第三章 意见分歧、欢欣鼓舞、一败涂地
第四章 部长、腾飞、绊脚石
第五章 与希特勒闹翻
第六章 《回忆录》的结尾
第七章 希特勒的终结——与希特勒的告别
第八章 审判、刑期、释放
第九章 逃亡中的专家
第十章 无法回答的问题
附录 大事年表
无法回答的问题
希特勒小圈子里的秘密
(1966年底—1981年)
与希特勒的设计师阿尔伯特·施佩尔的谈话录
[德]约阿希姆·费斯特 著 任 翔 译
京权图字:01-2005-2785
Originally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DIE UNBEANTWORTBAREN FRAGEN
Copyright © 2005 by Rowohlt Verlag GmbH, Reinbek bei Hamburg
本书简体中文版由德国Rowohlt出版社授权中央编译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无法回答的问题:希特勒小圈子里的秘密/(德)费斯特著;任翔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2
ISBN 7-80109-967-2
Ⅰ.无… Ⅱ.①费…②任… Ⅲ.①希特勒,A(1889~1946)—生平事迹②德意志第三帝国—史料 Ⅳ.①K835.167=5②K516.440.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158193号
(本书中文版依据德国罗沃尔特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第一版翻译出版)
无法回答的问题:希特勒小圈子里的秘密
出版发行:中央编译出版社
地 址:北京西单西斜街36号(100032)
电 话:(010)66509360 66509356(编辑部)
(010)66509364(发行部)
http://www.cctpbook.com
Email:edit@cctpbook.com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北京金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
字 数:252千字
印 张:7.75
版 次:2006年5月第1版第2次印刷
定 价:16.80元
引 言
阿尔伯特·施佩尔从施潘道监狱获释以后,我与他进行了多次谈话,本书就是经过整理后的谈话记录。当时乌尔施泰因出版社社长沃尔弗·约布斯特·齐德勒问我,是否愿意为施佩尔撰写的《回忆录》担任“审稿人”。早在施佩尔服刑期间,齐德勒就与他建立了联系,目的就是要保证计划出版的(不久以后正式出版的)、已经写完初稿的《回忆录》的各项权利。国内外的许多出版商都为出版这部《回忆录》作出过努力,但是,齐德勒最终获得了出版授权。
1966年底,特别是在美国的阿尔古—布雷斯—约瓦诺维奇出版社的反复劝说下,我突然产生了放弃电视台总编室的工作,撰写几年后出版的那本《希特勒传》,齐德勒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对我的计划也很有利。施佩尔无疑是历史学家不可多得的第一号证人,由于他是希特勒身边的红人,还由于他在那个政权的最后时日是总揽全局的人,而且有自己鲜明的态度,因此大家有理由猜测,他对独裁者希特勒本人的了解比领导层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更清楚。还有,我几年前勾画的、在《第三帝国的脸谱》中发表的阿尔伯特·施佩尔肖像也给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对这些问题,根据目前公开的材料最多只能作出近似的回答,而人们又要求给予明确的回答。因此,我经过短暂的思考以后,决定接受这个任务。
我同阿尔伯特·施佩尔的合作是从1967年开始的。尽管开始时不可否认,双方都有些冷淡,但是,施佩尔最终还是表示理解,至于希特勒本人的情况,他是我们期待中的、比较难得的资料来源,其实,我一开始就记下了他作出的说明和提出的建议。这些内容多少回被我写入自己的作品,也就是我马上就要开始写作的传记作品。当然,我不久就越来越相信施佩尔的陈述,放弃了我原定的意图。我觉得,他的谈话内容,很简单,非常有趣,我觉得,这些内容不仅涉及这个政权的政策,而且涉及领导层内部的权力斗争,涉及施佩尔在其中的地位,涉及以他为代表的各种没有主张的倒戈者,等等。我最终首先保留了施佩尔出于种种原因没有收入《回忆录》,或者需要补充,或者细节上明显有误的情节。
也就是说,当时,甚至在后来的几年内,我还没有撰写施佩尔传记的想法,否则我肯定会向他提出更多其他的问题,比如与他的成长过程、他内心的矛盾、动机和标准有关的问题。我没有提出这些问题,通常只记录不是预先安排的、有关他的《回忆录》的写作过程进行的谈话内容。此外,我还记录了我们在谈话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争论,还有施佩尔对一些敏感问题、后来他对自己著作的成功以及对必然遭到的攻击的反应,还有别人对这个难以捉摸的人物的评价。当时我就觉得,他有时表现出来的无端激动和道义上的无情,比他自己认为的更加典型,他为希特勒能够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地制造德国的混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面说本书中只收录了施佩尔没有写入《回忆录》的内容,这样说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有些评语也要与他描述的过程相一致,但不是一点儿偏差也没有,更确切地说,在本书中补充了一些能使历史情节更加生动、可以帮助人们更容易理解的事实和心理活动的细节,在施佩尔固执己见、不听劝告,拒绝在他的生平记述中描写某些事件的时候,这样做尤为合适。另一方面,在他的《回忆录》手稿中叙述得过于简单,以致(我今天还这么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说服力。比如,他很善于玩弄策略技巧,他作为部长利用这样的技巧一次又一次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与此有关的还有,他的各种考虑都与他同希特勒的同性恋性质的关系有关。
本书记录了施佩尔在我问到一些敏感问题时的情绪变化。齐德勒和我都反复试图说服他详细描述他在1945年4月23-24日夜里到柏林总理府地下室的要命的、近乎“发疯”的拜访,他每一次的反应都几乎是不能自己。他试图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辩护,他说,他一定要去与希特勒本人告别。但是,告别仪式早在三天以前希特勒的生日庆祝会上已经举行过了。如果说在这个时候,他对长期以来已被称作“罪犯”,而且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无法回答的问题_希特勒小圈子里的秘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