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20讲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2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作者:韦永红
书名:方剂20讲
ISBN:9787560554358
出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1讲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二、常用治法
第2讲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二、方剂的加减变化
第3讲 煎服方法
一、煎法
二、服法
第4讲 解表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5讲 泻下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6讲 和解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7讲 清热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8讲 祛暑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9讲 温里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0讲 补益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1讲 固涩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2讲 安神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3讲 理气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4讲 理血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5讲 治风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6讲 治燥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7讲 祛湿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8讲 祛痰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19讲 消食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第20讲 痈疡剂
一、概说
二、适应证及分类
三、注意事项
四、常用方剂解析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1讲  方剂与治法
治法,是针对疾病某一阶段所表现的证型提出的治疗法则。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证型之后,根据证候和治法需求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并按照组方原则合理搭配,制成一定剂型,用于疾病防治的工具。方剂和治法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后于方剂形成的一种理论,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众所周知,中医学源自生活实践,属于经验医学。最初治病只是凭单纯的经验来用药,谈不上方剂,更谈不上理法。至殷商时代才出现了方剂的雏型,但仍无理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医疗经验的积累,这才有了诊治疾病的理论,有了治法的记载,但也只是原则的记述。汉唐以后,由于医药文化的进步,治病经验日益丰富,方剂数量激增,为了便于学习和临床应用,医生将这些方剂和治病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炼上升成为理论,并用以指导处方用药,治法才得到深化、具体、丰富。所以从源流上来讲,先有方,后有法。方是用药治病的产物,法是对临床经验和方剂功效进一步归纳总结的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理论源于实践的关系。
当治法理论形成以后,便成为指导用药组方及运用成方的理论依据。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必须先立法,法定之后,再选药组方,简而言之即“方从法出”。使用药避免盲目性,增加自觉性,处方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为了便于学习、研究、应用这些方剂,我们采用“以法统方”的方法来归类概括方剂,这样能够执简驭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方剂不是简单从属于治法,通过方剂的临床应用,又可检验治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病情,而且只有通过方剂去付之实践,才能使治法得到验证、改进和提高。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落实到临床实践,应当先立法后议方,而不能有所倒置。比如治疗一位患者,症见头胀痛如裂,伴眩晕欲仆,面赤如醉,心胸烦热,急燥易怒,舌红脉弦长。不能一见头痛就止痛,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资料,综合分析其证属肝阳上亢,先确立平肝潜阳的治法,据此选择镇肝熄风汤治疗。如果未立法先拟方,凭主观想象去堆积药物,拼凑处方,必然陷于有药无方的境地,临床疗效无法得到保障。
总而言之,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理论依据,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二者不可分离。临床处方一定要先立法后处方,法定之后,再选药议方,次序不能颠倒。治病所选之方可以不一,但法必须一定,否则就是凭主观想像盲目拼凑药物。当然作为初学者,亦应熟记一定数量的成方,从中学习配伍组方的方法、了解常用的药物配伍用法,作为临床处方用药的依据。否则,单凭治法选药组方亦会导致有药无方的困窘。
二、常用治法
治法是针对当前病证所拟定的治疗原则。治法内容十分丰富。有病因疗法,如祛风、散寒、祛湿、清热、泻火、祛暑、润燥;有对症疗法,如止痛、止血、止咳、平喘、止泻等;有脏腑疗法,如宣肺、润肺、疏肝、柔肝、补肝、暖肝、健脾、补肾、和胃等;有正治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有反治法,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等;也有数法并用的,如健脾燥湿、宣肺止咳、疏肝理脾、温肾暖脾等。但临床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还是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根据八纲辨证提出的治疗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简要介绍如下:
汗法:通过开泄腠理、促进发汗,使肌表六淫邪气随汗外泄的一种治法。本类治法具有宣散透邪、发越水湿、宣通血脉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麻疹初起、疮疡初期、阳证水肿、疟疾、痢疾早期见有表证者,均可使用。临床根据病邪性质、体质强弱等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等。
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部位的痰涎、宿食、异物、毒物等从口吐出的一种治法。具有涌吐痰涎、宿食、毒物等作用,适用于痰涎、宿食、毒物停留咽喉、胸膈、胃脘。吐法易损伤正气,特别是胃气,易致气血上逆,故体质虚弱、肝阳上亢、素有吐衄者,不宜使用。
下法:通过泻下,使停 ............

书籍插图:
书籍《方剂20讲》 - 插图1
书籍《方剂20讲》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方剂20讲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