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5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 献给Howard B. Schonberger(1940-1991)他从未丧失和平与民主的理想
致谢本书的准备过程相当漫长。日本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以及此后美国主导占领的出版物,不胜枚举。它们当中有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优秀的学术研究,也有各式各样的畅销文集,内容有当时发表的文章、占领期间向报社的投稿、详尽的年表、照片、电影简介、流行歌词、关于战争犯罪与黑市的特集、战后畅销书榜单与摘要,等等。正如本书注释所示,我十分倚重这些日文的出版资料,而对某些特定的论题来说,我认为自己的任务, 就是将日本学者的某些发现呈现给英语世界的读者。在此应当对这些学者加以特别介绍。有关战争罪行,最杰出的调查与分析,来自于粟屋宪太郎、吉见义明、吉田裕与大沼保昭。古关彰一发表过有关日方宪法修正的最深切犀利的研究成果。关于投降后初期的大众杂志,尤其是“低俗杂志”研究的专家,当属福岛铸郎。他的论著,是本书对这一活跃主题进行探讨的重要文献来源。关于占领军当局的审阅制度,本书列举的许多实例,引自古川纯、江藤淳、松浦总三等人的著述。至于战后初期日本的电影业,最具价值的典范研究,是KyokoHirano的英文著作。
序言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更迅猛、更无畏、更成功,然而最终也比任何人能够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具有自我毁灭性。回想起来,这简直就像是某种错觉--场九十三年的梦想,演变成了由美国军舰引发和终结的噩梦。1853年,一支四艘军舰的不起眼的美国舰队(其中两艘是蒸汽动力的“黑船”)抵达日本,强迫日本实行开放;1945年,一支庞大的、耀武扬威的美式“无敌舰队”再次来临,迫使日本关起大门。当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Matthew Perry)抵达之时,日本不过是一个资源较为贫瘠的小国。二百年间,日本与外国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被封建幕府将军所禁止。尽管在漫长的闭关锁国期间,日本经济在商业化方面已经很是发达,但是日本并未发生工业化革命,在科学领域也没有任何显著的进展。纵使欧美人发现这些岛民既具异国风情又聪明能干,然而没有谁会像拿破仑评价日本的邻邦中国那样评价它,前者因为广袤的疆土、众多的人口和数千年高度发达的文明,被誉为一头“沉睡的雄獅”。1868年,持不同政见的武士们驱逐了幕府将军,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而此前天皇一直是个高高在上、缺乏实权的角色。事实证明,他们新的民族国家进步很快,不仅学习现代和平时期的统治艺术,而且学习现代的战争技术,尤其善于领悟在一个帝国主义世界中的生存法则。正如1880年代流行的一首日本歌曲的歌词:“国家之间有法则,这是真的,但当时机来临,请记住,弱肉强食。”当世界的大部分区域处于西方列强支配之下的时候,日本起而效仿西方诸国,并加人了他们的行列。1895年,日本帝国的陆海军迫使中国俯首称臣。日本在亚洲大陆取得的这一决定性胜利,使中国背负了沉重的赔款负担,也加剧了从这头“睡狮”身上割取外国租借地的狂潮。这就是西方人士津津乐道的“瓜分中国”。战争为日本帝国带来了第一块殖民地——中国台湾岛。十年后,在一系列代价高昂的陆地战和一次大获全胜的海上战役之后,日本对沙皇俄国的胜利,则为它带来了国际公认的在满洲的合法地位,并铺平了获取朝鲜作为第二块殖民地的道路。为筹措对朝战争的经费,日本在纽约和伦敦的贷款大增,而西方列强也对朝鲜爱国志士的呼吁装聋作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加入了同盟国的敌对方,侵夺了德国的在华利益,并成为凡尔赛和约的五大战胜国之一。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胜利者们聚集一堂以惩办德国并重整世界秩序。当时任何其他非白人的、非基督教的国家,都难以想象能有资格忝列这种世界强国间的游戏,并在如此高端的层次上产生影响;诚然,也没有人能够预见到和平安定局面的土崩瓦解就在眼前,毕竟在当时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结束所有的战争而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世界陷人经济萧条和动荡的恐慌中时,日本的领导者以越来越狂热的对亚洲市场和资源的支配欲望,回应并加剧了这种混乱无序。“大日本帝国”的版图像一摊污迹一样蔓延开来(在日制地图上,日本帝国的版图总是以红色标示):1931年接管满洲, 1937年全面发动对华战争,1941年,作为控制亚洲南部与太平洋地区战略的一部分,袭击了珍珠港。到1942年春天,日本帝国已处于版图扩张的巅峰时期,像一个巨人凌驾于亚洲之上,一足植于中部太平洋,一足深人中国腹地,野心勃勃地向北一直染指到阿留申群岛,向南则直取东南亚的那些西方殖民飞地。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大致环抱了荷属东印度群岛、法属印度支那、英国殖民领地缅甸、马来亚和香港,以及美国殖民地菲律宾,甚至号称要进一步将印度、澳大利亚,甚至夏威夷纳入囊中。欢呼天皇“圣战”光荣和他忠诚的陆海军勇士天下无敌的万岁声,在日本本土及海外的无数地方响彻云霄。诗人、僧侣和宣传家们都齐声颂扬“大和民族”的优秀与王道的神圣天命。然而,“大东亚共荣圈”不过是一种狂想,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头半年的幸福幻觉不过是南柯一梦,很快就被自己“胜利的弊病”抵消殆尽。他们已经失去节制,在心理上和物质上都严重低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生命力和资源,并从此陷人与美国的长期战争之中。同时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战争说辞的奴隶,为所谓“圣战”疲于奔命,盲目信奉“要死于蒙受耻辱之前”,“战死者的血债需血来偿还”,“以天皇为核心的国体,神圣不可侵犯”,“马上就会有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扭转局势,击败‘中国强盗’并且阻止‘鬼畜美英’”等等。直到日本的失败命运已经昭然若揭,它的领袖人物还在尽全力说服天皇,坚持不考虑投降。他们已经冥顽不化,只能跌跌撞撞地一意孤行。美国人以他们向来忽略历史不易解释的复杂之处的有趣习惯,对诸如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全球经济的破坏等统统视而不见,声称是佩里把魔鬼放出了瓶子,而那个魔鬼已经变成了一个鲜血浸透的怪物。从战争起初几个月在中国的南京大屠杀,到太平洋战争末期的马尼拉大屠杀,日本帝国的陆海军士兵们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残忍与贪婪的斑斑劣迹。事实证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