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敌者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Copyright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distributed by any means, or stored in a database or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本书版权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独家所有。如未获得该社书面同意,书中任何部分之文字及图片,不得用任何方式抄袭、节录、翻印或存储利用于任何数据库及检索系统等。
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No. 19 Xisanhuan Beilu
Beijing, China 100089
http://www.fltrp.com
京权图字:01-2017-4585
Copyright©2016 by Hoffmann und Campe Verlag, Hamburg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投敌者/(德)西格弗里德·伦茨著;赵登荣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6
ISBN 978-7-5135-9173-7
Ⅰ.①投… Ⅱ.①西…②赵… Ⅲ.①长篇小说-德国-现代 Ⅳ.①I516.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52536号
出版人 蔡剑峰
项目策划 张 颖
责任编辑 孙嘉琪
出版发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社 址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9号(100089)
网 址 http://www.fltrp.com
版 次 2017年7月第1版
书 号 ISBN 978-7-5135-9173-7
凡侵权、盗版书籍线索,请联系我社法律事务部
举报电话:(010)88817519
电子邮箱:banquan@fltrp.com
法律顾问:立方律师事务所 刘旭东律师
中咨律师事务所 殷 斌律师
目 录
一本迟到的书——中译本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注释
成书历史
伦茨致戈尔纳的信
文本/稿本
关于书名
作家年表
所获奖项、荣誉
一本迟到的书——中译本序
2016年2月,德国当代著名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逝世后将近一年半、诞辰九十周年之际,他写于1951年、完成最后修订于1951年与1952年之交的长篇小说《投敌者》终于由霍夫曼-坎佩出版社出版。小说出版后引起轰动,一举登上明镜畅销书榜达5个月,连续5周高居榜首。书评家福尔克尔·魏德曼(Volker Weidermann)撰文指出:“这首先是相当意外的惊喜,其次,如果阅读此书,会感到震撼。《投敌者》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小说,既丰富了伦茨的创作,也为德国战后文学增添了令人难忘的一笔。”(《明镜》周刊2016年2月27日第9期)
《投敌者》是伦茨生前唯一没有出版的长篇小说,书稿是在作者2014年春捐给内卡河畔马尔巴赫德国文学档案馆的个人文档资料中发现的。该书本应于1952年出版。为何小说当年被拒绝,直到成书65年后才出版,是二战后德国人心态史和出版史上一个值得一记,也值得人们深思的小插曲。
西格弗里德·伦茨1926年3月17日出生于德国东普鲁士马祖里地区的吕克(今属波兰),1943年通过应急高中毕业考试后应征入伍,在海军服役。德国投降前他因为听说一个战友因反抗上级后被自己人打死而逃离部队,潜入丹麦的森林里。后来,他曾对此这样说:“为了让我们想起他们的权力,他们需要一个死者。我听说此事,觉醒过来。”伦茨后为英军俘虏,被安排担任战俘遣返委员会的翻译。战后,伦茨在汉堡大学攻读哲学、英语语言文学和文艺学。1949年至1950年,伦茨在《世界报》当新闻编辑和副刊编辑。伦茨的处女作《空中有苍鹰》——小说叙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受迫害的教师逃犯在俄芬边境地区被边防军打死的故事——1950年在《世界报》连载后,1951年春由霍夫曼-坎佩出版社出版,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和好评。自此,伦茨成为自由职业作家。
霍夫曼-坎佩出版社看好这位像一只“苍鹰闯进德语文学界”的年轻作者,很快就于1951年3月与伦茨签订了一份以《一定再聚首》为临时书名的新小说的合同。签订合同后,伦茨用《空中有苍鹰》的稿酬,携妻子先去非洲旅行。从非洲旅行回汉堡后,伦茨即开始新小说的写作,于1951年夏末完成第一稿12章。《时代》周报发表了首章,得到很高的评价。保罗·胡纳费尔德(Paul Hühnerfeld)发表了题为《论记录的得失:介于报告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作者——东方战争题材的德国书籍的困境》(《时代》周报1951年11月8日)的评述,他对自己看过的长篇小说中“对战争这一事物的或多或少的精确描述”感到失望的同时,却用赞扬的口吻提到了伦茨的小说,认为他的小说对战争中士兵生活及其环境的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透不过气来”。在这本书里,他看到某种超出描述本身的文学突破:“这本书不要求记录,恐怕是要求文学创作。这样,作者的描写反而更贴近战争。”霍夫曼-坎佩出版社委托评审书稿的日耳曼学者和民俗学家奥托·戈尔纳博士(Otto Görner)也十分欣赏小说那“紧扣读者心弦的力量”,和作者进行了一次面谈后致信伦茨,表示对这次谈话“感到无比高兴”,表达了原则上赞同小说的意向,同时提出了一些“技术性、工艺性”问题,希望作者加以修改和深化。
伦茨随即着手修改小说第一稿,把12章调整扩充为16章,增加了第二部分“投敌者”故事的分量,并把书名更改为《投敌者》。大约1952年1月,伦茨把第二稿交给了出版社。而此时,审稿人戈尔纳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变化,由先前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投敌者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