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成功秘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手腕——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成功秘笈
段武军
目录
前 言
第一辑 广结良缘,无往不胜
第二辑 立志当老板
第三辑 官场靠山是经商之命脉
第四辑 用之所长而不计其短
第五辑 施以恩惠,笼络人心
第六辑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
第七辑 重信守义,一诺千金
第八辑 "方圆"之士,能屈能伸
后记 智、情、财集于一身
前 言
当代多数中国人对胡雪岩的了解,我想主要是两条途径:一是来自于对中医药界知名度甚高的"胡庆余堂"的故事演绎,再就是来自于台湾文人高阳的大作《胡雪岩传奇》。前者,流露的是"胡庆余堂"那"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神秘感,后者,描摹出胡雪岩从"平步青云"到"烟消云散"的传奇经历,两者综合一体,也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彼胡雪岩也,不过一传奇人物而已。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在当今中国社会影响力方面,一介商人的胡雪岩已成为与改变中国近代史走向的曾国藩并驾齐驱的人物,这就不能不引起现代人的高度关注了。
譬如,以"新锐"形象驰骋当今中国文学界、学术界,以笔墨为剑、挥戈征伐为能事的余杰,竟写下了这样的慨然"心得"--
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晚清一大奇人。通过台湾小说家高阳的《胡雪岩全传》一书,胡雪岩重新浮出历史的水面,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和偶像。在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里,在一个消费主义成为主流的时代里,在一个疯狂地攫取金钱的时代里,在一个不择一切手段以达到目的的时代里,胡雪岩成了一座开采不尽的宝藏。
我曾认真拜读过余杰的几部所谓"力作",由此对这位年龄不过30出头的后来俊杰衍生一些看法,以为其人"观点胜过功底,锋芒多于才华"。上述"余氏点评",是褒奖,还是揶揄?可能两者皆有,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文胜于质,言论庸常,见识浅显。
夫国中"新锐"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于是,我将馆藏典籍与稗官野史并置一桌之上,终于亦有心得。
在晚清历史上,有两位传奇式的人物:一是在政界运移乾坤的曾国藩,一是在商界长袖善舞的胡雪岩。
正是这两位未见得对中华民族有何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竟然引发了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广泛的认同和追随,从晚清时代开始,即有谚语云:"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其影响所及,于当代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遗憾的是,在学习曾国藩的过程中,近现代那些所谓的"政治家"(或曰"政客")、"军事家"(也叫"军阀")们却良莠不分,以致心智颠倒。譬如,举凡是曾国藩的优点:学业上的勤勉有成,生活上的克己简朴,大局上的无私奉公,政坛上的激流勇退......似乎均不复存在,倒是他在军事上的残忍、外交上的软弱等缺陷,被这些后来的"同仁"一一发扬光大:"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攘外必先安内"......为患中国,比于隋炀,过犹不及,亦可谓罄竹难书。
经商,似乎没有政治那么黑暗、残酷,所以,对胡雪岩其人的评价,就比曾国藩来得轻松自如,溢美之词上天入地,信手拈来而无所顾忌。
让我们先来领教一段"胡氏评语"--
胡雪岩集"财神爷"范蠡的致富技巧,"商人师祖"白圭的经营之术和吕不韦的政商手段,三种才华于一身,周旋于官场、商场和洋场,经历商海沉浮,得悟一套独特的经商奇学--灵活变通官商之道,由此铸就成无与伦比的辉煌商业,被慈禧太后赐予"二品顶戴",史称"红顶商人"。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人生与事业如此辉煌的一位商界人物,倘若不是绝后,至少也是空前的。由此看来,晚清时代谚语"经商要学胡雪岩",当真很有道理。
只是,从胡雪岩身上,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又学到了什么?或者如学者所说,面对胡雪岩这座宝藏,我们又能开采出些什么?
即为商人,以经商牟取巨利,由此成为近代中国首富,环绕在胡雪岩头顶这一耀眼光环,足以让当代中国无数渴望摆脱贫困、拥有财富的人们对胡雪岩顿生顶礼膜拜之心。人们首先想学到的,当然是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不过,自古迄今商场如战场,但凡事业有成的商人往往视成功经验为克敌制胜之锦囊妙计,岂能轻易外示于人?庄子有曰:"良贾深藏若虚";在现代则曰"商业机密",说的都是同一道理。故而,"财神爷"范蠡和"商人师祖"白圭以经商手段敛财为巨富,但关于他们成功的经验,却是经后人整理、概述后的"贱买贵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只言片语。
与这两位中国商界祖师爷不同,通过经商"震古烁今"的胡雪岩却以"君子坦荡荡"的风范,为后人留下一系列语录式的警句、格言,比如:把握时事大局是头等大事;宁弃一朵花,报得万锭银;维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先赚名气后赚钱......
如此看来,胡雪岩岂不是比中国商界祖师爷范蠡和白圭具有更高尚的人格?
尤为可贵的是,以经商富甲江、浙,又承蒙慈禧太后召见,被赐予"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殊荣,亦可谓是大富大贵之人了,本该以"侯门深似海"的城府,一言一行道貌岸然,以显其人身份之尊贵,而"红顶商人"胡雪岩却不掩其天真,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这在他的另一组"胡氏经商警句格言"中显现无遗,比如:用钱生钱,钱眼里能翻跟斗;驼子跌跟头两头落空的事,最要不得;舍不得今天花小钱,终久有一天被迫花大钱;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活脱脱一个"农民兄弟"、市井小人物的形象。
这样一位晚清朝野闻名的大人物,竟然毫无顾及地说着普通民众听来倍感亲切的自家话,也难怪胡雪岩在民间享有极为广泛的知名度。
近代以前的中国,在一些书香门第、鼎食之家的轩堂雅室内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胡雪岩借鉴这对楹联,曾对自己经商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做事容易做人难,要做生意先做人。所以,欲学胡雪岩的经商之道,必先学胡雪岩的做人。
胡雪岩的做人,与当今美国人崇尚的"穷小子奋斗成功"颇为相似,的确值得大书特书一番,只是,描写他的人生经历并非我写作此篇的初衷--我之所以关注他如何做人,是为了立足于现实,让众多沉迷在对胡雪岩崇拜中的中国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如果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和理性评判,胡雪岩的一生,有三个过程颇为精彩。
其一,倾其所能,将"赌注"压在王有龄身上。
首先必须说明,我使用了"赌注"二字,但并不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手腕——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成功秘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