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知识分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6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所谓的知识分子
特别收录 马克思:披上科学外衣的诗人革命家
第一章 卢梭:「有趣的疯子」
第二章 雪莱:无情的理念
第三章 易卜生:「恰恰相反!」
第四章 托尔斯泰:上帝的兄长
第五章 海明威:深渊
第六章 布莱希特:冰一样的心
第七章 罗素:一则合乎逻辑的废话
第八章 萨特:「裹着毛皮的小墨水瓶」
第九章 威尔逊:因忏悔得救的人
第十章 高兰茨:被折磨的良心
第十一章 赫尔曼:谎话,该死的谎话
第十二章 理性的逃亡
特别收录 马克思:披上科学外衣的诗人革命家
这是台湾版《所谓知识分子》的第三章,为大陆版《知识分子》所未有。
科学的面具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对现实事件、人类心灵所产生的冲击,比任何一位现代知识分子都要来得大。之所以如此,最主要并不是因为他的思想概念与方法论吸引人——尽管他在这两方面确实对不够严谨的心灵有强烈的感染力——而是因为他的哲学已经在全球两个最大的国家:俄国与中国、及其众多卫星国,落实为实际的制度。就此而言,他可堪比拟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从五世纪到十三世纪,教会领导人最常阅读的就是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他的思想也因而在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但马克思的影响力更为直接,因为他想像自己所应拥有的那种个人独裁(底下将会讨论这一点)。由他三个最重要的门徒——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付诸实现,并给人类带来难以衡量的后果。就此而三言,这三人可说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是他那个时代、十九世纪中叶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典型的十九世纪哲学,其特征就在于宣称自己是科学的。「科学的」,是马克思最强烈的赞美词,他惯用这个词来区分自己与其众多敌对者:他与他的作品是「科学的」,他的敌对者则否:他觉得已经找到一种类似达尔文演化论的科学方法,可以解释历史上的人类行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而且历来的其他哲学都不是科学,也不可能有其他哲学会是科学——这个观念深植于他的门徒所建立的国家官方教条中,因而左右了这些国家的学校与大学所有学科的教学。这种情形还扩及非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因为知识分子,特别是学者,为权力所蛊惑,而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力则诱使许多教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纳入他们自己的学科领域,特别是不精确或看似精确的学科,像是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与地理学。如果1941到1945年中欧与东欧争夺战中获胜的是希特勒,而非斯大林,而且希特勒把他的意志加诸于世界上的广大地区,那么毫无疑问地,同样宣称科学的纳粹教条,譬如其种族理论,将被赋予学术的假面具,渗透到世界各地的大学之中。但军事上的胜利让马克思主义者占了上风,而不是纳粹。
他其实是个诗人
  因此,关于马克思,我们必须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何种意义上,他算是一位科学家?——如果他是的话。也就是说,在谨慎搜寻并评估证据以追求客观知识这一点上,他投入了多少努力?根据他的传记所揭露的,显然马克思主要还是一个学究型的学者,而且有两方面的学究血统。
  他的律师父亲海因利希,原本叫做希尔谢·哈列维·马克思,是犹太教士之子:这位教士同时也是犹太教典学者,是梅因兹(Mainz)著名犹太教士哈列维的后裔——哈列维之子敏兹是帕都亚的犹太教典学校负责人。马克思的母亲普列思博克同样是著名学者与贤人后裔的拉比之女。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生于特利尔(Trier,当时是普鲁士领地),家里有九个孩子,但他是唯一活过中年的儿子,姐妹们分别嫁给工程师、书商、律师。这是个正在发迹的典型中产阶级家庭,马克思的父亲是个自由主义者,被描述为「一个真正的十八世纪法国人,非常熟悉伏尔泰与卢梭」。
  1816年,普鲁士颁布命令:禁止犹太人在法界与医界中担任高阶职位,海因利希遵守这个命令而成为新教徒,并在1824年8月26日让他的六个孩子接受洗礼。马克思在十五岁接受坚信礼,有一段时间似乎是个狂热的基督徒。他就读于一所原属耶稣会、后来脱离教会的高中,毕业后进入波昂大学,接着又转到柏林大学,这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大学。
  他从未接受过任何犹太教育,也无此打算,而且不曾显示出对犹太诉求有任何的兴趣。不过,我们必须说,马克思发展出某种学究类型的性格特征,特别是犹太教典式的性格:他习于大量收集雷同的材料,并策划永远不会完成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对所有非学究型人物表现得尖刻轻蔑;与其他学者应对时极端武断且易怒。的确,可以说马克思所有的作品都有着犹太教典研究的印记:他的作品根本就是在评注与批判他那个领域里的其他作品。
  马克思成为一位古典学者,后来更专注于当时所流行的黑格尔式哲学。他取得了博士学位,但却是在标准比柏林大学低的耶拿大学,且其表现似乎从未好到足以在学院里得到一个职位。1824年,他担任《莱茵报》记者,并编了五个月的报,直到该报在1843年被禁;之后他在巴黎为《德法年鉴》及其他期刊撰稿,直到1845年被驱逐出境;接着他又到了布鲁塞尔,参与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在1848年为该组织撰写宣言(亦即著名的《共产党宣言》)。1848年革命失败后,他被迫迁徙,落脚于伦敦,这次是永久定居于此了。在1860与1870年代,有几年的时间,他又投入革命政治,发起国际工人协会(译注:又称第一国际,1864年创立于伦敦)。不过,他大多数时间都待在伦敦,直到1883年3月14日去世,这三十四年间,他都在大英博物馆里为一部资本研究著作找材料,并尝试使其出版。1867年,他亲眼看到第一卷付梓(文章刊行之意),但第二及第三卷是由他的伙伴恩格斯根据他的笔记编纂,在他死后出版。
  在那个时期,马克思过的是一种学者生涯。他曾经抱怨道:「我是一部被迫要狼吞书本的机器,」但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他并不是真正的学者,而且根本就不是科学家。他的兴趣不在于寻找真理,而在于宣扬真理。马克思有三种分身:诗人、记者与道德家,每一种都很重要。三者加在一起,再结合无比的意志力,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作家与观察家。但他身上没有什么可称为科学之物,在所有重要的关节上,他其实是反科学的。
  马克思 ............

书籍插图:
书籍《所谓的知识分子》 - 插图1
书籍《所谓的知识分子》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所谓的知识分子 - (EPUB全文下载)